张淑芬破解清宫松花石砚制作之谜

时间:2022-04-26 09:27:02

近年来,出自清宫的文房用品纷纷现身拍场,并在各路藏家的追捧下成交价格逐年走高,成为市场的新热点。在这之中,被誉为"大清国宝"的松花石砚尤其引人关注,据统计在已获成交的60多方松花石砚中,有8方拍出了上百万元的高价,占到总成交数的13%。为何松花石砚能够拍出众多高价?收藏投资者应当如何鉴赏它?本刊记者近日走访了著名鉴定家、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张淑芬。

杭州西泠2007年秋拍御铭夔龙纹松花石暖砚70.56万元成交

杭州西泠2008春拍御铭松花石砚42.56万元成交

民间真品清宫松花砚不足百方

细查松花石砚的成交状况,可见凡是拍出高价者,无不出自康熙、雍正、乾隆这三代。同时,据史料记载,松花石砚自被康熙帝看重、并在宫中造办处设置砚作以来,这三朝制作的数量最多,品质最佳。可见投资收藏者若想收藏好松花石砚,就务必要了解这三朝制作松花石砚的状况,把握三朝制品的特征,进而判断价值,准确出手。

张淑芬透露,目前北京故宫馆藏的松花石砚仅80多方,有100多方,而且,两地故宫收藏的松花石砚绝大多数是在康雍乾三朝制作的。北京故宫的藏品中,有康雍乾三朝款铭的松花石砚39方,则有86方出自这三朝。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是因为,自乾隆十九年下令封禁石场后,便不再采石,宫中制砚都取用存料。而且随着大清帝国的衰落,清宫中也无力大量制作松花石砚。可见本已十分名贵的松花石砚,更因存世的稀少愈发弥足珍贵。据估算,目前流落在民间的宫廷松花石砚不足百方,其中绝大多数是溥仪逃出故宫时带走的。

松花石以材知名,以色取胜。张淑芬介绍说,松花石是极好的制砚石材,不但发墨如油,而且夏天使用墨不会干,冬天使用墨不结冰,甚至用它研的墨书写绘画而成的作品会长久不遭虫蛀。康熙认为松花石砚"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将它作为"御批"和"朱批"的专用砚。乾隆帝则称赞它:"松花玉,色净绿,细腻温润,可中砚材,发墨与端溪同,品在歙坑之右",认为松花石砚完全可以与名砚之冠的端砚媲美,甚至超过歙砚。因此,他将康熙、雍正、和自己所用的六方松花石砚列入他主持编写的《西清砚谱》之首,以示推崇。

张淑芬披露,清宫以绿色和黄绿色的石材为上品,多用这两种石材制作松花砚。制作完成的砚台,放在乾清宫和养心殿的为皇帝日常所用;放在寿皇殿中的是供奉列祖所用;放在懋勤殿、端凝殿和昭仁殿中的供皇帝赏赐所用。

康熙朝没有如意首形砚

清三代制作的松花石砚虽然数量不多,但形制多变,纹饰多样,收藏投资者应当如何进行断代?

张淑芬介绍,通过对史料的研究和实物的比照,目前已经基本解决了清宫松花石砚的断代问题。首先在砚形上,康熙朝的制品多为长方形,间有椭圆瓜形,葫芦形等,墨池多取瓜形和石榴形,并常在墨池中浮雕异兽,池旁雕饰花叶等纹饰。而在砚面的周围常常雕饰花纹。康熙朝松花石砚的砚盖,有的利用松花石天然的纹色做天然石盒,有的则在盖面嵌饰鱼化石片,另外除了石盒外,有的还采用木盒。

雍正朝的松花石砚多沿袭康熙朝的长方形和椭圆形,不规则形除了葫芦形外又增加了如意首形,这一点藏友们要牢记。雍正朝松花石砚的砚池、池周、砚周雕琢纹饰的情形较少,即便雕刻,前朝喜欢用的勾云纹式回纹也已经不大用,较多出现的是如桃、灵芝等具有吉祥寓意的纹饰,而且砚池也出现如意首形、灵芝形等吉祥形状。

杭州西泠2008秋拍清雍正御铭松花石砚39.2万元成交

张淑芬透露,在乾隆朝,松花石砚除选用长方形外,不规则形的主要有如意首形、葫芦形、配形等,并出现了横长大于纵长的砚台。乾隆朝砚盒的装饰,在松花石砚的池周、砚周比前两朝要少,但这一时期却出现了一些特殊形式的砚池,有桃形、椭圆形、八边形、叶形、偃月形、如意首形,长方四隅内凹形等。当下市场上冒充的松花石砚很多,藏友们要特别小心。

乾隆朝砚铭只有一种

张淑芬介绍,除了依据造型的变化断代外,石砚上的铭款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康熙朝的松花砚常在砚背题写砚铭和款印。砚铭有:"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还有"以静为用,是以永年"等。康熙朝的砚题款是篆体的"康熙年制",刻在松花砚上的玺印有"体元主人","万几余暇"和"康熙宸翰","御铭"等。其中"以静为用"的铭文为康熙砚铭中最具代表性者,语出北宋《古砚铭存》中关于"笔"因为锐利好动而夭寿,"砚"因为钝拙安静而长生的说法,体现出康熙帝对道家养生哲学的认可。

在雍正朝,松花石砚主要用"以静为用,是以永年"为砚铭,仅在中有一方以"寿古而质润,色绿而声清,起墨益毫,故其宝也"为铭的石砚。除了"雍正年制"方篆印外,有的砚背上刻一直行篆体款"雍正年制"。雍正朝经常出现在松花石砚上的闲章有"为君难"、"朝乾夕惕"、"敬天尊祖"和"崇实政"。

张淑芬说,乾隆朝的砚铭仅有"出天汉、胜玉英,琢为砚,纯粹精,敕几ぴ,屡省成。"并常在此砚铭后加上"乾隆御铭"四个字。查阅乾隆御制文集,得知"天汉"为吉林松阿里江的汉语名称,这里既是松花石的产地,也是满洲皇室的故乡,表现出乾隆对自己祖先发祥之地高贵血统的自豪之情。

另外在乾隆御用砚上常镌刻"永宝用之"、"几暇怡情"、"得佳趣"、"乾隆清玩"、"德充符"、"会心不远"、"奉三无私"、"惟精唯一"、"乾隆宸翰"、"八徵耄念之宝"、"古稀天子之宝"、"长春居士"、"玉"、"质"等印。另外,乾隆的松花石砚大多采用乾隆十九年以前生产的砚料,除了选用吉林的松花石外,还选用了辽宁本溪的桥头石头,前者以绿色为主,后者则有紫色,紫绿色和黄绿色相叠。

上一篇:金融危机下的艺博会当代艺术市场的暖春之旅 下一篇:流拍不等于“崩盘”缩水昭示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