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快乐成长

时间:2022-10-05 08:31:40

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快乐成长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7-0238-01

《纲要》中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说明游戏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回忆童年,永远是那么幸福美好,印象中,儿时给我们带来的最大欢乐就是民间游戏了。说起“民间体育游戏”,人们马上会想起儿时和三五个小伙伴一起念着儿歌跳皮筋、围着草垛捉迷藏、打着弹珠进泥洞的情景,那种快乐会让每个孩童难以忘怀,而这些,正是现代养尊处优的孩子缺失的快乐。为了让民族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本学期,我们在课题“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应用与研究”的引领下认真收集、解读、开展好民间游戏,让它在幼儿园教育中发挥巨大作用,让孩子们体会民间游戏的乐趣,促进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

1 民间体育游戏自身的特点

根据资料分析和实践研究,我们把适合小班幼儿的民间体育游戏定位为:来源于民间游戏内容,符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规律,能促进小班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的体育游戏。具体来说,它具备以下特点:

1.1 自由性

从游戏的组织和取材角度来说,民间体育游戏具有一定的规则,但又具有随机性和自由性。民间体育游戏简单易玩,有的游戏只需要幼儿借助身体的某些部位就可以玩,如“木头人”“石头 剪刀 布”等;还有的只需两名或几名幼儿互相配合就可以玩,如“炒黄豆”“斗鸡”“金锁银锁”等。此外,民间体育游戏大多不受场地、时间等的限制,幼儿S时随地可以进行游戏。

1.2 趣味性

民间体育游戏能够代代流传是因为具有极强的趣味性,符合幼儿好奇、好动的特点。民间体育游戏大多配有朗朗上口的歌谣,这些儿歌形象、生动、通俗易懂、韵律优美,如“炒黄豆”游戏,幼儿边说边跳,节奏感强。民间体育游戏让幼儿百玩不厌,游戏时还能愉快地体验运动带来的快乐。

1.3 多样性

民间体育游戏丰富多样,有发展走的技能的游戏,如“小孩小孩真爱玩”;有发展跑的技能的游戏,如“切西瓜”;有发展跳的技能的游戏,如“骑竹马”;有发展平衡技能的游戏,如“踩高跷”。这些游戏不仅能满足孩子各种动作技能的发展需要,也能促进幼儿身心各方面的发展。

2 民间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

民间游戏经过长久以来的文化积淀,内容更加丰富多样,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在发生不断的改变,而民间游戏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时代和地方的局限性。在收集、分类、实施和完善民间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我们改编了近20则民间体育游戏,并从中筛选出适合小班幼儿的体育游戏,如“小孩小孩真爱玩”“炒黄豆”“骑竹马”“老狼老狼几点钟”等。这些游戏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有助于促进小班幼儿身心愉悦的发展。

3 民间体育游戏开展的注意点

3.1 注意幼儿在活动中的安全性

(1)场地的安全。小班幼儿跑、跳的动作还不够娴熟,但很多民间体育游戏都带有跑、跳的动作,如“小孩小孩真爱玩”、“老狼老狼几点钟”。教师在组织幼儿玩此类游戏时,应选择在塑胶场地进行,同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空间,避免幼儿在奔跑中的碰撞,保证幼儿活动中身体的安全。

(2)动作设计的安全。在开展民间游戏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些游戏具有较大的危险性,如玩“老鹰捉小鸡”时,要求幼儿排成长长的一排拉着前面小朋友的衣服躲闪,由于小班幼儿的身体控制能力差,很容易摔倒货受伤,于是我们就把幼儿按体能分成几个小组进行游戏,每组不超过5人并缩短了追捉的时间。减少了剧烈的运动和幼儿活动量,即让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又减少了活动的危险性。

(3)玩具使用的安全。小班幼儿游戏的规则意识还不够强,游戏中表现出不够坚持、不够遵守规则,如在玩“骑竹马”的游戏时,有的幼儿会玩“斗马”,教师在选择制作“竹马”身体时,可以考虑硬度较小的材料来做“竹马”的身体,如用报纸卷成纸棒代替竹子,避免活动中意外的发生。

3.2 注意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性

首先,在小班年龄阶段,教师的直接参与不但能引导幼儿有序的开展起活动,还能激发幼儿参与游戏的更大兴趣和持久性,孩子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很快掌握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减少了教师“说”的时间,把更多的时间还给孩子来“玩”。在共同游戏的过程中拉近了与孩子之间的距离,促进师幼间的交流。

其次,教师生动形象、鼓励的语言,也能促进幼儿对游戏的进一步深入,更能激发幼儿游戏的积极主动性。在指导游戏中,教师应该运用生动形象、鼓励、积极的语言,这样不仅满足幼儿的成就感,还能巩固幼儿的正确行为,更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动机,使幼儿获得自信心,同时也更有利于游戏的开展。

3.3 注意实施过程中的创新性

民间游戏有其相对固定的规则和玩法,教师在帮助幼儿理解、掌握游戏规则的之后,重要的是鼓励幼儿对游戏的创新。在组织民间游戏时,教师不应让幼儿呆板地遵守规则,按照固定的玩法,一成不变地使用材料,而是要鼓励幼儿在游戏中根据自己参与游戏的体验和需要,丰富游戏的玩法,使陈旧、单调、枯燥的游戏更具趣味性。如“切西瓜”,“切、切,切西瓜,我把西瓜一切二。”孩子们在玩过几遍后,有了厌烦情绪,这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创编新的儿歌保持游戏兴趣,就问:“除了切西瓜吃,小朋友还想切什么吃呢?”于是,各种各样的创编都有了,如“切、切,切桔子,我把桔子一切二”,“切、切,切菠萝,我把菠萝一切二”等等,幼儿的兴趣立刻又调动起来,也激发了幼儿的创新意识。

3.4 注意发挥家园的合作性

家长是我们很好的合作伙伴,况且,爷爷奶奶辈的人们比我们这一代更熟悉和了解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园可以运用多样化的活动将家长引导、参与到游戏中来,如“邀请爷爷奶奶来园教民间体育游戏”、定期举办“亲子民间体育游戏竞赛”、“民间体育游戏材料制作赛”等。通过这些活动,既能满足孩子的精神需求,又能达到家人同乐的最佳效果。在家庭中,鼓励家长每天抽出一部分时间陪伴孩子玩民间体育游戏,在游戏中孩子得到了更多亲人的关爱,增进了亲情,同时,孩子对游戏的内容、玩法、规则等方面的有了更全面地了解,各方面的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通过课题的开展和研究,我们觉得在幼儿园实施民间体育游戏是切实可行的。让民间游戏走进真正现代幼儿的生活,不仅是一种尝试,更是一种需要、一种新的体验,我们还将深入持续下去。愿我们的民间游戏之花越开越美,愿我们的孩子在游戏中健康快乐的成长。

上一篇:浅谈怎样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下一篇:浅谈怎样才能当好物理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