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县食用菌发展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10-05 07:36:30

民乐县食用菌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 食用菌产业是目前民乐县发展的一项朝阳产业,能够充分利用民乐县的秸秆和粪肥发展双孢蘑菇及其他食用菌,通过种植业、养殖业和食用菌发展循环农业,促进全县农业发展,农民增收。但是,在食用菌的发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解决,笔者通过对民乐县食用菌发展的研究,根据民乐县实际提出了食用菌发展建议,可促进食用菌健康快速发展。

关键词 食用菌;发展现状;对策;甘肃民乐

中图分类号 F32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1-013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食用菌由于具有保健作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生产食用菌能够将农、林副产品利用起来,并且食用菌的生产具有生产技术简单、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特点。民乐县气候冷凉,光热资源丰富,日照充足,降水量少且集中,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5.2 ℃,无霜期短,耕地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保水保肥能力强、病虫害发生轻微,祁连山雪水灌溉。全县农作物种植面积6.67万hm2左右,年产秸秆42万t以上,牛、羊、猪饲养量达到90万头(只)以上,年产粪肥56万t以上,为发展食用菌提供了原料保障,国道227线及兰新铁路第二双线纵贯全境,加之张掖军民合用机场的靠建,是甘蒙青交界地区重要的运输物流中心和农产品东进、西出、南下、北上的“绿色通道”,为农作物外销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1 发展现状

2002年,民乐县职教中心建成了食用菌实验室和栽培基地,引进双孢蘑菇、黑木耳、白灵菇、平菇、鸡腿菇、杏鲍菇、香菇、猴头菇、金针菇、茶树菇、滑菇等食用菌进行试种,均成功出菇;双孢蘑菇、平菇、香菇、金针菇等品种在栽培基地进行大面积栽培。2005年以后食用菌栽培只有少数农户栽培平菇、双孢蘑菇,食用菌产业发展处于停滞状态。近年来,民乐县充分利用独特的气候特点,将海拔高、气候冷凉等制约传统产业发展的劣势转化为发展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大力引导沿山农户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食用菌产业,使其成为全县农业结构调整继中药材、马铃薯、高原夏菜的又一战略性主导产业。2011年顺化乡土城村结合该村自然条件和区域特点,利用山旱地建成双孢蘑菇半地下示范大棚14座,每棚收入达1.7万元以上。2012年全县双孢蘑菇种植大棚500多座,每棚收入达1.5万元以上。2013年全县双孢蘑菇种植大棚1 500多座,产值达1.5万元以上;并引进推广双孢蘑菇层架式栽培技术进行推广。2014年全县双孢蘑菇种植大棚2 027座,推广双孢蘑菇层架式生产技术和二次发酵生产技术,全县改建和新建层架式大棚达300多座。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建成沿山冷凉区地下式型、半地下式层架式型食用菌生产大棚3100多座;工厂化生产基地7处;占地133.3 hm2的食用菌产业园1处;年总产值达到1.2亿元。食用菌产业已成为沿山贫困村农民增收新的支撑点和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的新途径。

2 存在的问题

2.1 栽培品种单一,菌种质量不稳定

全县栽培食用菌以双孢蘑菇和姬菇为主,少量种植平菇、金针菇等,市场竞争力不强[1],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弱,经济效益偏低。由于食用菌生产是民乐县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菌种来源于山东、福建等地的科研单位和企业,菌种较贵,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并经常因栽培种质量问题影响食用菌生产。民乐县尚未建立菌种的繁育、检测中心,菌种的品种更新换代和优良品种引进、繁育、推广等受到限制,缺乏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缺乏有效的技术支撑[2]。

2.2 食用菌产量低,栽培技术水平低

近年来福建、浙江一带的双孢蘑菇产量已达到12~15 kg/m2,利用工厂化栽培的也已达到20 kg/m2以上,国外的达到35 kg/m2,而民乐县双孢蘑菇产量为5~7 kg/m2,仅仅为南方产量的1/2。菇农对食用菌栽培技术掌握不全,常因基质质量不高和处理不当、消毒杀菌不彻底、温湿度调整不当等原因导致产量低或绝收,主要问题是发酵不彻底、投料量不足、氮元素不足,每潮菇采收结束后未及时清除残根,也没有覆土。

2.3 双孢蘑菇生产安排不合理,导致产量低

民乐县双孢菇的出菇时间为秋季和春季,主要原因是夏季生产时间推迟造成的,秋季降温前(10月上旬),生产仍然继续,出菇时间延后至次年春季。养菌受温度的影响较大。春季,温度上升较慢,不利于养菌。后期随着气温逐渐上升,出菇期正好赶在6―7月的高温季节,菇棚温度难以控制,菇体易开伞,不能保证品质,也容易造成死菇[3]。

2.4 食用菌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技术指导不到位

虽然民乐县的食用菌研究栽培起步早,但没有专门从事食用菌研究生产的专业技术人员,技术指导力量薄弱;食用菌生产人员只能边种边学,靠引进外地技术人员指导生产,但外地技术员由于不熟悉当地的情况,存在技术指导不到位现象[4]。

2.5 销售渠道不畅,生产加工企业少

由于全县食用菌生产规模小,食用菌销售依然各卖各的,自己联系客商,销售价格只能由外地客商定价,导致价格较低,挫伤了菇农的积极性。食用菌加工仅仅进行简单的初加工烘干,没有进行深加工,仅仅靠销售鲜菇,不能提高食用菌的附加值。

3 对策

3.1 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模式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食用菌产业,民乐县将按照“政府引领、科研支撑、公司带动、农民参与、全球销售”的发展思路,采取“原料生产工厂化、菌种生产标准化、出菇管理家庭化、销售加工专业化”的生产管理模式,在稳定粮食生产的前提下,推广户户种草种药养畜,用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为原料发展食用菌,再用废菌料生产有机肥还田,实现绿色循环高效,推进以种植业、养殖业、菌业为循环链条的“三元双向”循环模式,走“种―养―菌―肥”一体化的现代循环农业路子,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增加农户收益。积极引进适合民乐县发展,又有市场前景的新品种,通过试验示范不断地推广新品种。建立食用菌菌种繁育和检测中心,实现菌种本地化生产,为全县食用菌生产提供菌种,降低生产成本[5]。

3.2 培育食用菌专业人才,加强技术培训力度

采取送出去和请进来的办法,从专业技术人员中筛选出一批人,到专业院校和食用菌发展较好的地方进行培训,由他们专门从事食用菌技术指导,提高全县食用菌种植水平;邀请食用菌专家常驻示范点对种植户进行集中指导和现场培训,分期分批轮训菌种生产人员、市场销售人员、农民技术骨干,建成一支多层次、结构合理的食用菌专业技术队伍;从外地聘请技术员对全县的食用菌进行技术指导,在各村带动一批种植户成为技术示范户,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对全村的食用菌生产进行技术指导。

3.3 合理安排双孢蘑菇生产,提高产量水平

民乐县适宜发展双孢菇的时间为夏季和秋季,最好在越冬前结束生产,避免春季出菇。采取适当的措施升高温度,在4月中旬到5月上旬进行原料的堆制发酵,采用二次发酵技术,5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至10月中旬出菇。生产实际中,考虑到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出菇后期,如果气温较适宜,可以加强管理,继续生产。如果气温较低不出菇,可以直接拆料抖棚,为来年的生产做准备工作。

3.4 加大生产投入力度,推广标准化生产

继续加大对食用菌生产的投入,合理规划,因地制宜发展食用菌生产。要以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吸纳资金进入食用菌生产中,降低生产成本,生产出质优价廉的产品[6]。大力推广标准化生产,在栽培环境控制、栽培原料、菌种以及采摘保鲜、加工、贮存、运输等环节都实现变准化。在防治杂菌和病虫害中少用或不用化学制剂,实施规范化、标准化生产,生产出绿色有机食用菌产品。

3.5 完善销售渠道,大力扶持加工企业

鼓励食用菌加工企业参加各类产品推介会、交易会、展销会,引导民众增加消费,创新电子商务,提高市场占有率和产品竞争力。成立食用菌产业协会,充分发挥协会的作用,积极关注国内外最新市场变化、贸易变化等信息,加大交流,强化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抱团闯市场,防止价格无序竞争。引进加工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因地制宜地开发生产食用菌系列加工食品,如盐渍品、干品、休闲食品、药用食品、美容食品、保健食品等,满足市民多元化生活的需求,实现产品就地加工增值。

6 参考文献

[1] 张俊飚,李波.对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政策思考[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13-21.

[2] 兰良程.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9(5):205-208.

[3] 郑焕春,张文艳,张春凤,等.黑龙江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J].北方园艺,2009(11):233-236.

[4] 李玉.中国食用菌产业现状及前瞻[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8(4):446-450.

[5] 金萍,秦粉菊.我国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和特色化发展思路[J].江苏农业科学,2007(1):54-56.

[6] 王哲,赵帮宏.河北省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5(1):128-132.

上一篇:东海县超藤与藤发葡萄良种繁育技术推广优势及... 下一篇:循化县核桃放任树存在的问题及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