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动态经济效益评估

时间:2022-10-05 07:19:17

城市绿地生态效益与动态经济效益评估

摘要:本课题紧密结合“十二五”宜宾“生态宜宾、人居宜宾”的发展战略。以RS作为重要数据来源,以GIS作为技术支撑获得城区绿地格局,采用市场价值法、旅行费用法等研究方法,对宜宾市城市绿地系统的降温增湿、休闲游憩及心理调试等方面生态功能进行估算,并进行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的预测。

关键词:城市绿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

中图分类号:S731.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主见加快,城市绿地在生态调节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将绿地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量化,对宜宾绿地发展趋势进行合理预测,对宜宾城市绿地规划提出科学建议。

一、降温增湿估算

宜宾市是四川省地级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近几年随着城市下垫面的下沉,热岛效益增加,城市绿地在降温增湿方面功效显著。城市绿地的此项功能可用等效益替代法即减少空调等降温增湿工具的耗电费用来衡量。

根据宜宾市历年天气变化情况,设计测定方案;利用土壤温度和相对湿度。选择密植的灌木和乔木、高大稠密的宽林以及公共设施绿地为研究对象,各选三块地区,在绿地外的硬质地面作为对照点,选择无风的天气,测定高度1.5m。根据绿地内外同步测定的指标值的差值计算生态效应。

通过城市绿地内外同时测量的数据显示,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有更明显的降温增湿效应,最高降温量达到5.0℃,平均降温3.1℃。不同绿草地各个样本之间的差异不明显,每天10点后内外温差半大。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增湿量在1.3%~6.2%,增湿效果明显。高大稠密的宽林降温在0.4℃~1.4℃,增湿幅度在0.5%~0.7%之间变化。公共设置绿地降温变化在0.8℃~1.7℃,增湿幅度在-0.9%~12.6%之间变化,平均增湿幅度为5.7%.

二、固碳释氧估算

在固碳释氧的计算方面,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评价生态系统,参考前人工作经验,比较造林成本法与碳税法两种方法,选择碳税法评估宜宾市生态系统固定CO2的间接经济价值;而生态系统释放氧气的价值用释放的氧气量与氧气价格的乘积衡量,具体为:CO2与O2含量的测定:采用LI-6400便携式红外气体分析仪在无风天晴的上午9:00到10:00,下午4:00到5:00按照植物种类分别随机选取选取树木向阳面中部的叶片进行测定。计算:固碳释氧价值(Ec(o))利用光合作用公式和碳税法进行估算:Ec(o)=A×Fc(o)×Pc(o),其中A为城市绿地覆盖面积;Fc(o)为城市绿地固定CO2(释放O2)的能力;Fc(o)为城市绿地固定CO2(释放O2)的价格。固定CO2成本用碳税法计算,使用瑞典的谈税率150$?t-1进行货币化;O2价格利用调查活动市场价格计算。

宜宾市现有绿地固定二氧化碳69287.62t/年,释放氧气89713.24t,经过计算,固氮价值达到了8314.52万元/年,固氮释氧总价值达到了17285.83万元/年。不同类型植物固氮释氧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类型植被单位面积固氮释氧价值从大到小,依次为阔叶树>杂竹林>灌木林。因此在绿地的设计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植被的固氮释氧的价值,合理的搭配种植。

三、滞尘估算

植物具有减少粉尘和颗粒物污染的作用,滞尘估算采用P=(Cck-Cs)/Cck计算,式中Cck代表裸地污染物指标浓度,Cs代表绿地污染指标浓度。根据得到的受分析不同类型绿地滞尘效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密植的灌木和乔木滞尘效果最明显,PM5消减量为83.23μg/m3,PM10消减量为60.85μg/m3,对TSP消减量平均为48.35μg/m3。高大稠密的宽林的滞尘作用存在一定的差异,对TSP的消减量在47.62μg/m3左右,PM10消减量为41.6μg/m3,PM2.5消减量为39.1μg/m3。依照公用设置绿地内外污染物浓度检测,TSP消减量为41.81μg/m3,PM10消减量为41.89μg/m3,PM2.5消减量为38.10μg/m3。

四、净化空气估算

采用LI-6400便携式红外分析仪在无风天晴的上午9:00到10:00,下午4:00到5:00按照植物种类,分别随机选取选取树木向阳叶片测定。测定实验区内植物对空气中有SO2、NOx的吸收量。利用市场价值发,和市场价值计算其需要的费用。

密植的灌木和乔木对大气中的污染物有明显的消减作用,对SO2的消减量在58.1~771.6μg/m3之间,对NOx的消减量在56.1~65.8μg/m3。高大稠密的宽林对大气中的污染物的消减作用较好,对SO2的消减量在30.7~63.7μg/m3,对NOx的消减量在36.1~46.9μg/m3。公共设施绿地对大气中污染物有净化能力,对SO2的消减量在40.5~52.1μg/m3,对NOx的消减量在48.1~56.4μg/m3。

五、休闲游憩估算

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市场调查问卷,采用支付意愿法与旅行费用法调查民众对所建生态绿地的满意度和效能满意度以及对未来城市生态绿地的要求和期望值。通过往返景区交通费和门票费、购买纪念品等旅行费用资料确定某环境服务的消费者剩余,并以此来估算该项环境服务的价值。结果显示一些综合性的绿地更能得到人们的青睐,如人们在综合性公园、旅游景点等话费最大。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宜宾市绿地为研究对象,分析城市绿地的生态效益和动态经济效益。城市绿地对于防治空气污染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经济的同时,也需要重视城市生态建设,重视绿化面积,合理配置绿地结构,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孙晓刚,夏楠,姜大崴,等.长春南湖广场植物生态和生态经济效益的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09,25:66-68.

[2]胡小飞,傅春.南昌城市绿地系统生态调节服务功能价值动态分析[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4,01:230-237.

[3]张杰,徐婷,李瑞改,等.基于ArcEngine的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动态评估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智能计算机与应用,2014,02:84-88+93.

作者简介:王 洁(1984-),女,四川宜宾人,学历:硕士,职称:助讲,生态学。

上一篇:电网企业物资集约化管理存在问题探析 下一篇:总承包(EPC)模式下的工程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