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

时间:2022-06-14 05:20:05

8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4例,根据就诊序号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经分组治疗,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诊断; 临床治疗

中图分类号 R692.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4)29-0138-02

慢性肾小球肾炎的发生会出现肾间质纤维化以及弥漫性节段系膜增生、硬化,甚至会出现肾小管的萎缩[1]。由于病程较长所以多数患者均是在出现严重肾功能损害及水肿后就医的。为进一步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本文特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4例进行分组治疗比较,现对相关情况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4例,根据就诊序号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男22例,女20例,年龄20~61岁,平均(28.21±1.21)岁,病程1.2~11年,平均(5.12±0.12)年,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为(1.51±0.42)g,Alb为(29.12±8.12)g/L,Scr为(231.56±78.21)?mol/L,BUN为(10.09±4.12)mmol/L;对照组男24例,女18例,年龄21~62岁,平均(28.19±1.23)岁,病程1.5~10年,平均(5.26±0.11)年,治疗前24 h尿蛋白定量为(1.52±0.41)g,Alb为(29.09±7.89)g/L,Scr为(231.62±78.19)?mol/L,BUN为(10.12±4.07)mmol/L。两组患者数量、年龄、病程、基本指标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

1.2.1 诊断方法 对实验室检查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情况并结合患者临床体征进行诊断[2]。中医辨证慢性肾小球肾炎主要分为水湿浸渍型、脾肾阳虚型以及气阴两虚型。详细诊断体征如下。

1.2.1.1 肺脾肾气虚型 周身浮肿,面色萎黄或者接近苍白,患者感觉疲乏无力,腰膝酸软,不思饮食,便溏,舌色质淡,脉搏沉细。

1.2.1.2 脾肾阳虚型 患者周身浮肿明显,畏寒怕冷,脸色白,腰膝酸痛,神疲乏力,显著降低,常出现、阳痿等肾阳虚症状,舌态肥胖,有齿痕。

1.2.1.3 气阴两虚型 患者疲乏无力,面色晦暗,少食耳鸣,口干舌燥,大便先干后溏,舌色淡形胖,手足燥热,脉细数。

1.2.1.4 阴阳两虚型 患者浮肿,视力减退,视物模糊,手足燥热,内心烦躁,失眠不寐,畏寒怕冷,夜尿增多,舌淡红,脉虚细。

1.2.1.5 阴虚火旺型 患者证见耳鸣、头晕、头痛、失眠、心烦,腰膝酸软,脉弦细数,面红。

1.2.1.6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患者证见耳赤,烦躁易怒,喜冷,便干尿赤,头晕潮热,体型消瘦。

1.2.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对临床诊断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常规西医治疗主要包括:纠正电解质、酸碱紊乱,给予抗感染、抗血小板及降压降脂治疗[3]。中西医结合治疗是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中医辩证施治。临床中医治疗主要方法为宣肺健脾、益气健脾、温肾行水、滋养肝肾等[4]。具体中医辨证治疗方法如下。

1.2.2.1 肺脾肾气虚型 治疗方法主要强调益肾补气补脾,可给予防已黄芪汤随证加减治疗,组方构成为黄芪24 g,防风12 g,白术12 g,泽泻12 g,益母草15 g,泽兰12 g,茯苓9 g,甘草6 g,蝉蜕6 g,以水煎服250 ml,每日早晚给一剂。

1.2.2.2 脾肾阳虚型 治疗方法主要是强调温肾补阳,健脾益气,可给予真武汤合实脾饮随证加减治疗,组方构成为白术12 g,茯苓12 g,车前子30 g,大腹皮12 g,干姜9 g,附子6 g,泽泻12 g,木瓜9 g,厚朴9 g,甘草6 g,木香6 g,以水煎服200 ml,每日早晚给一剂。

1.2.2.3 气阴两虚型 临床治疗主要强调气阴双补,可给予参芪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组方构成为黄芪15 g,剂太子参15 g,生地9 g,山茱萸9 g,丹皮9 g,山药12 g,泽泻12 g,茯苓12 g,丹参15 g,益母草15 g,蝉蜕6 g,甘草6 g,以水煎服200 ml,每日早晚给一剂。

1.2.2.4 阴阳两虚型 临床治疗主要强调大补气血阴阳,可给予左归饮随证加减治疗,组方构成为生地15 g,珍珠母24 g,泽泻12 g,茯苓12 g,山药12 g,龟板9 g,枸杞子9 g,磁石24 g,干草6 g,以水煎服250 ml,每日早晚给一剂。

1.2.2.5 阴虚火旺型 临床治疗主要强调滋阴降火,可给予六君子汤随证加减治疗,组方构成为党参12 g,白术12 g,茯苓12 g,半夏9 g,陈皮6 g,生姜9 g,干草6 g,泽泻15 g,黄连6 g,附子6 g,陈皮6 g,以水煎服500 ml每日早晚给1剂。

1.2.2.6 肝肾阴虚、肝阳上亢型 临床治疗主要强调滋肝补肾,可给予杞菊地黄汤随证加减治疗,组方构成为熟地12 g,山茱萸12 g,泽泻9 g,山药12 g,茯苓9 g,丹皮9 g,枸杞子20 g,句话10 g,以水煎服250 ml,每日早晚给1剂。

1.3 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评价及相关临床指标情况比较(24 h尿蛋白定量、Alb、SCr、BUN)。临床疗效评价标准。疗效优:患者肾功能基本恢复正常,1 d尿蛋白量不超过0.2 g,尿红细胞少于3个每HP,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良:患者肾功能有所改善,1 d尿蛋白量不超过1.0 g,尿红细胞少于5个每HP,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有所好转;疗效差:患者肾功能无显著改善,1 d尿蛋白量、尿红细胞较治疗前没有改善,患者的临床体征症状基本消失;疗效优良率=[(疗效优例数+疗效良例数)/总例数]×100%[5]。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经分组治疗,观察组疗22例,良18例,差2例;对照组优10例,良22例,差10例。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临床指标

经两组治疗,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但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比较

组别 24 h尿蛋白定量(g) Alb

(g/L) SCr

(?mol/L) BUN

(mmol/L)

观察组(n=42) 0.52±0.15 41.02±5.32 149.54±65.98 7.91±3.01

对照组(n=42) 0.89±0.21 32.43±6.42 219.45±35.87 11.14±4.14

t值 9.2916 18.2434 19.4513 20.4144

P值

3 讨论

慢性肾小球肾炎为一种自身免疫性缺陷疾病,临床主要症状为:血压升高、局部水肿、血尿或者蛋白尿,临床实践中发现西医治疗虽然在短时间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由于仅仅是针对表症治疗,所以临床长期疗效不能保证[6]。近些年随着国家对中医临床实践应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慢性疾病得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并且经临床实践证明临床疗效良好,为进一步探讨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本文特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84例进行分组治疗比较。

经研究发现,观察组疗效优良率为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1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查阅相关文献发现,近些年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也比较多,袁忠等[7]对101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进行分组性研究分析,结果发现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治疗组,其患者血清CD4百分率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显著优于对照组,免疫指标改善情况也十分理想,其研究结果和本文结果比较相似,更加肯定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方案,但是由于本文研究对象的病例数依旧有限,辨证施治对于临床医生水平要求也比较高,在临床基层医院普及上依旧存在诸多困难,所以需要继续加大研究对象范围,详细总结中医辩证施治的相关经验,这样才能更好应用于临床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治疗中[8]。

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罗小东.3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1,9(8):93.

[2]林源.5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分析[J].中外医疗,20l3,32(1):33-35.

[3]朱瑶琼.60例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诊治探讨[J].北方药学,2012,9(11):45.

[4]魏明刚,孙伟,程宗琦,等.加味当归补血汤抑制微炎症与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疗效的研究[J].中成药,2014,36(1):48-51.

[5]蔡宏宇.中医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临床辨证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13):122.

[6]许勇芝,唐德焱,刘华锋.肾脏疾病患者1627例肾活检的临床与病理分析[J].广东医学院学报,2009,27(4):377-379.

[7]袁忠,吴玉霞.金氏肾炎方对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3,13(19):38-40.

[8]冯晶远.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68例[J].光明中医,2009,24(9):1758-1759.

(收稿日期:2014-06-11) (编辑:金燕)

上一篇:企业财务部门统计学调查工作管理研究 下一篇:浅析我国保障性住房的制度障碍与解决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