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旅中的人生

时间:2022-10-05 07:08:33

我有很多平时看起来很正常的同事,在出差时都会表现出纯属私生活范畴的怪癖。譬如我知道一位同事每逢出差住酒店,必须将房间里的电视通宵开着,并且音量必须达到一定分贝以上,才可以入睡;另一位则正好相反,睡觉时必须保证绝对的安静,此外还需关掉所有的照明。有一晚他甚至爬起来用毯子将房间的门缝堵上,理由是走廊的灯光渗进来影响了他的睡眠。凡是和他同寝过的人,没有谁愿意再和他睡一个房间,因为感觉很像是在陪葬。

西方有句俗语叫”Everybody has a skeleton in his closet”,意思是说只要是人,都会有些见不得光的事。自己一个人呆着,有些怪癖当然无可厚非,可是出差在外,又碰巧和人同住一个房间,就只能相互宽容。我的一位同事就曾经做过一件事让我很感动:为了赶完她的演讲稿、同时不影响我的睡眠,凌晨5点多爬起来,捧着笔记本电脑悄无声息地溜进卫生间,工作到8点。其间因为肚子饿,居然还坐在马桶上吃了两个白水煮蛋!相比之下我的另一个同事就非常不仗义:在我深夜加班赶功课时不停地抱怨灯光晃了她的眼,逼得我只好跑到商务中心去上网。

我曾经很羡慕经常飞来飞去出差的人,那时我尚处在职业生涯的起始阶段,尚不知其间的险恶。以后迅速明白“出差”和“美差”根本是两回事。除了参加培训,尤其是海外培训,是令人期盼的差事之外,旨在处理客户投诉和开会的出差,都是对人的胆识、精力、耐力的考验。我算不上很勤勉的员工,但也不可避免地尝试过在20天之内,奔赴方向不同的三个城市参加总共15天的会议。那些天的印像就是不停地收拾行李,打车去机场。对城市的印像就是机场到酒店的那段距离;对酒店的印象就是房间里的洗手间、床和网口所在的位置。像我这样道行很浅的人只能尽量避免类似频繁的出差,因为怕折阳寿。我的老板修行很深,经常做跨越大洲、混淆时差的飞行。但只要人回北京,一定是比我上班早,下班晚,在办公室里哈欠也不打一个。我曾经读过一篇科普文章,解释为什么飞行之后人会感觉疲惫,大概意思是说飞机会逆行地球的磁场,与人体内部的磁场互相抵触,因此造成人体疲劳。我怀疑我的老板经过多年的修炼,已经可以随时调节自身的磁场,使其与地球磁场保持一致,因此感觉不到累。在可以展望的未来,我还不认为自己能具备这样的功能,所以他当我的老板,我心服口服。

前几天收到人事部的邮件,告诫员工不要借出差之名,行休假旅游之实云云。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能把这两件事结合在一起,这对我来说完全是两码事。惟一一次例外是出差去成都,因为临行前读了一篇非常抒情的散文,描写大慈寺的银杏叶如何“忧郁地缓缓飘落”,我鬼使神差地在机场前,打车去了趟大慈寺。结果发现寺里的人多得像买足彩,其中不乏老头老太太,围坐在一起打纸牌,出牌速度像电影播放慢镜头。银杏树倒也见了几棵,但并未见有树叶“忧郁地飘落”。我站在树下,疑心来的时间不对,又担心去机场的路上堵车,驻足不到20分钟便匆匆走人。从那以后,我出差便专心忙公务。我连等待一片落叶飘落的耐心都没有,又哪有兴致去欣赏差旅中的美景?

我的一位售前工程师朋友外号“赵三多”,意为“出差比上班多,在外比在家多,在天上比在地上多”。原以为他这样的人会对差旅中的人生别有感触,没想到他眼一翻,手一摊,说:“活着不就出差呗,出差不就活着呗。”让人丧气。前天看辛稼轩的《丑奴儿》,说起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觉得和职业生涯初期的心境有些相似。现在是懒得去说了,有人问起现在的境况,只能道一声“天凉好个秋啊”。

上一篇:默克尔夫人难成德国“铁娘子” 下一篇:警惕“自由贸易”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