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商业银行选择管理

时间:2022-10-05 06:53:53

新经济商业银行选择管理

作者简历:吴卫光,男,大学学历,经济师,现任职于中国工商银行海南省乐东支行副行长,从事基层银行个人金融、公司金融、银行信贷、资金营运实践与管理工作十八年,长期来工作业绩突出,先后十四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其中1998-1999年连续两年被工作海南省分行评为"优秀兼职教师",1999-2001年度连续三次被工行海南省分行评为先进工作者,2000年度被工作海南省分行授予"海南省工行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光荣称号,2001被工行海南省分行评为"优秀教育管理干部"等。

关键词:个人金融;商业银行;现实选择

论文:

目前世界各国商业银行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金融市场高度发达;非银行金融机构业务领域不断延伸;通讯技术和电子计算机广泛应用使商业银行的比较优势逐渐消失,过去的垄断地位已成为历史。具体表现在:(1)资本市场繁荣,实现社会融资渠道的多元化,经营业绩优良的大企业越来越多地走向市场,商业银行的间接融资作为传统的金融媒介作用的逐渐减弱,以往依赖存贷利差收入的状况必将发生改变;(2)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和金融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通过拓展业务,不断推出创新的金融产品,抢占市场分割客户资源。以美国为例,银行体系持有的资产占其全国金融资产总额的比重从50年代的75%下降到1998年的25%;(3)网络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社会的经济和生活方式,传统的银行资金清算和遍布各地的营网点等原有的优势受到巨大冲击。据专家预测,未来15年,在欧美将有95%左右的家庭会在国际互联网上办理以往需要到银行去办理的业务。比尔·盖茨曾宣布:未来10年,微软将用自己的应用软件系统取代银行的清算系统承担起全球的资金清算业务。有业内人士悲观预言:21世纪,银行业成为金融业中的夕阳产业。

现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已向纵深发展,市场经济的框架已初步形成,各种经济活动日趋与国际接轨,金融业也逐渐融入到世界金融体系中,随着经济金融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我国银行业切实感到了由此所带来的压力。资本市场规模迅速壮大,使信贷资产业务出现了明显的萎缩。据《黑龙江日报》报道,从银行贷款、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招商引资三个筹资渠道看,银行贷款所占比重逐年下降,1996年银行贷款占79%,到1999年已降至27%。

面对这种变化,在经济发达国家,许多比较优质的银行纷纷调整策略,把目光盯上了个人金融领域,千方百计地为个人客户提供新的服务,使零售业务成为最重要的业务利润来源,一般占到了利润总额的40%-70%左右。在欧洲,个人消费贷款的净收益率甚至超过传统工商贷款。目前,我国正式加入WTO,经济处在快速发展阶段,个人金融业务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必将成为各商业银行在新经济下拓展空间,扩大利润来源的现实选择。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使我国原有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国有经济随着国有企业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战略调整,实行了多元化产权结构改造。党的十五大对所有制问题的重大突破,又给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持和体制保障,个体和私营经济成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二十多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经济力量,在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已占居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一项研究表明,中国经济70%以上的产值来自非国有企业,按GDP角度来统计,有60%以上来自非国有经济就个人储蓄和对公储蓄而言,目前我国的全社会金融产品中,个人份额显著增加并已改变了以往存量的对比格局,由九十年初期的4:6,变成现在的6:4。以上统计充分说明,个人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社会金融主体之一。

(2)金融证券化的蓬勃发展,使银行信贷资产业务表现出明显的衰退趋势。一方面,企业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筹措资金,大大地降低了对银行的依赖程度,银行原有的公司优质客户资源减少,另一方面,许多经营效益大佳,资信不帐普遍上升。公司批发信贷在银行信贷资产业务中渐渐失去了以往的主导优势,银行经营的主要收入来源也随之发生根本的改变。商业银行要适应经济金融环境的变化,拓展生存空间的出路在于业务创新。个人金融业务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开发程度最低,创新空间最广,发展潜力最大的一块领域。

(3)2001年11月10日,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议案经过了15年艰难谈判,张于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世界贸易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上获得通过。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对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无疑将产生意义深远的积极影响,但由此而带来的挑战和冲击也几乎是整个社会都要面对的难题。不同的行业或不同的产品受到的影响程度不尽相同的,就银行业来讲,受影响较大的显然是批发业务。这是因为第一、"入世"后,国有商业银行原有的某些优良企业因受国际市场变化的影响失去优势,可能会陷入经营危机,如电讯、电脑、汽车等行业均受到这种冲击;第二、在未来,经国际市场的"洗礼",我国原有产业结构的优劣态势必然会发生变化,有些优势行业因为失去政策的保护而变成劣势行为又因为取消"壁垒"而显现优势。趁此,外资银行利用选进的管理技术和经营理念,大举进入朝阳行为,抢占国内有限公司客户资源;第三、外资银行具有操作规范、手段先进以及跨国网络和资金雄厚的明显优势,自然是国内一些外贸企业、跨集团和合资企业的首选目标。他们不仅竞争信贷市场,在一些优势领域,如国际结算、信用签证、信息咨询,结售汇等业务也将扩大份额,国内商业银行这部份业务的流失几乎是不可避免。相反较之公司业务,个人金融业务却存在着许多方面的优势:首先是网点优势,国内商业银行,特别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几乎遍布全国的营业网络,在服务无大差别的情况,能最好地满足客户的趋近偏好,这是外资银行无可媲比的;其次是地优势,国内银行每在一地作为本地金融企业,在长期的业务交往中和广大客户建立了一定的感情,加上文化同缘,语言同系,与外资银行相比更有亲近感;再次是考虑到成本的因素,外资银行不会一进来就会面争夺个人金融市场,而只则重于从一些附加值相对较高,依靠网络技术支撑的业务入手,如信用卡等;最后是根据我国"入世"承诺的条件,外资银行竞争个人金融业务还需在5年之后,这适好给我国商业银行留有宝贵的发展时间。

上一篇:贫困地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下一篇:税收法治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