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

时间:2022-10-05 06:36:43

如何构建初中数学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

新课标提出:“以人的发展为目标,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地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体验。”因此,我们在教学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问题情境,使学生用自己的思维方式积极思考、主动探索、创新数学知识。

一、自主探究性学习模式的特点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突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重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我根据新课程标准,结合数年的初中数学教学实践,认为自主探究性学习应具备以下特点。

1?郾其教学目标是开发、挖掘和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2?郾从教育对象看,要求全体学生自主参与,自主选择和自主学习,使不同程度的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和提高。

3?郾教学关系为民主、互助、合作、协调发展,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合作者,而不是指挥者。

4?郾问题情境、自主探究、交流反馈、启发导学、强化训练、迁移应用,是其主要的教学程序和方法。

5?郾教学要素包括语言、教具、形象、价值、人际关系等。

6?郾评价方式是不仅仅关注结果,更应关注学习过程。

“结论与过程的关系十分密切。从教学角度讲,所谓教学的结论,即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或所需获得的结果;所谓教学的过程,即达到教学目的或获得所需结论而必须经历的活动程序。教学活动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正确的结论。因此,必须注重结论。但是,如果不经过学生一系列的质疑、判断、比较、选择,以及相应的分析、综合、概括等认识活动,即如果没有多样化的思维过程和认知方式,没有多种观点的碰撞、论争和比较,结论就难以获得,也难以真正理解和巩固。更重要的是没有以多样化、丰富性为前提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维就不可能得到培养。所以,不仅要重结论,更要重过程”。[1]基于以上分析,新课改把过程方法本身作为课程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从课程目标的高度突出了过程方法的地位。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的操作流程

适应新课改的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着一个崭新的课题――如何改进课堂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健康发展。我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以自主探究性学习为切入点,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一)创设情境,确立目标,激发动机,培养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可以使学生产生对具体学习目标的认识需要,在问题的情境中激发求知欲望,产生认知冲突。

【案例】在学习方程一节,引入新课时,教师先让学生做一个游戏:请学生想一个数,不讲出来,把这个数乘以3,再减去4,然后把运算的结果报出来,老师即可猜出学生所想的数是多少。第一位学生报出的数是5,老师就答“你想的数是3”;第二位报出的得数是0,老师就答“你想的数是”。学生顿感神奇,于是对求出这样的数兴趣大增。教师顺势引出课题:“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然后鼓励学生讨论,若设这个数为x,列出方程分别为3x-4=3,3x-4=0,从而可按等式性质求出x的值。学生需要学习的问题得到了解决,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成就感,并为顺利进入后续内容的学习作了铺垫。

再如:在“有理数的乘法”一节中,教材首先给出一系列算式:

(-3)×4= (-3)×1= (-3)×(-2)=

(-3)×3= (-3)×0= (-3)×(-3)=

(-3)×2= (-3)×(-1)=(-3)×(-4)=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的因数与积的变化规律。教学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发现规律:当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就增大了。由此学生便可以自己总结出有理数的乘法法则。学生通过这种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还能感悟获取知识的形成过程。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追求情境化,“上游乐场分组玩”、“上街买东西”,单纯用“生活化”、“活动情趣化”冲淡了“数学味”,忽略了数学本身具有的魅力。

不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简单、机械地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造”――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设置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

(二)反馈交流,点拨导学,释疑解难。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多维互动(同桌互动,小组互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形式)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获取反馈信息的途径主要有课堂提问、小组研学、启迪助学、点拨导学、学情检测等多维互动方式。让学生充分显现思维过程,暴露问题,以便教师适时点拨,并具针对性,从而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课堂上注重设计诱发性问题,引发灵感,以增强学生思维的严密性和深刻性。

(三)强化训练,总结巩固,迁移应用。

这是对前三个环节的评价、发展和延伸。教师可以紧扣教学目标,设计一些能顾及全体学生并具有一定梯度的思考题和设计巧妙、形式灵活、综合性强的应用题,通过对这些题目的练习,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设计一些容易出错的题目,旨在让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和能力,对自己学习严格要求,并时常进行反思,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

[1][2]教育部.新课程标准实施纲要.

[3]王磊.实施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P89.

[4]曹炎.劳伦斯中学“自主研究”课程设置.外国中学教育,1997,(3).

[5]高剑森.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教学.学科教学,2001,(2).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构建“探索型实践”外语教学团队 下一篇:立足课堂教学,训练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