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移民学子”退学之后

时间:2022-10-05 05:43:02

“高考移民学子”退学之后

河南省唐河县居民彭海为了给孩子办理“高考移民”,举债数万元给当地一位小学校长作“活动经费”,求他将孩子“办”到内蒙古参加高考。2007年,彭海的儿子彭鹏如愿以内蒙古乌海籍学生的身份参加高考并被西南某重点大学录取,一年后,彭鹏因有家长举报被学校清退后郁郁寡欢。彭海心疼不已,认为是老校长毁了儿子,遂伙同另几位家长将老校长拘禁。老校长羞愧难当,趁人不备,大呼一声“孩子们,我对不起你们”,从六楼阳台纵身跳下,当场死亡。2009年5月8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宣判。

名校情结害死人,砸锅卖铁办“移民”

对于河南省唐河县城关居民彭海来说,2007年的头等大事就是举全家之力帮儿子彭鹏考上大学。

彭海在县里一家建筑公司当工人,妻子下岗在家,身体一直不好,家里很不宽裕,但抱着“再穷不能穷孩子”的想法,夫妇俩省吃偷用,出钱替儿子请家教,送他去老师家补习。彭海常对妻子说:“我这辈子吃够了没文化的苦,雨不能让孩子步我的后尘!”然而彭鹏的成绩实在令他担忧,高三上半学年的一次摸底考试,彭鹏只考了509分,这样的成绩别说上重点大学,就连一般本科也上不了。

眼看高考的日期日益逼近,彭海的神经绷得越来越紧。他每天忙着上网查资料,给老师、熟人打电话,希望找到一条捷径,帮儿子实现“大学梦”。

2007年3门的一天,邻居李大年到彭海家申门,得知彭海的苦恼,立即给他出了个主意:“这事你找贾平,只要他答应帮忙,包你儿子能考上理想大学。”贾平是彭海的一个远房表叔,干过几年小学校长,可表叔做人一向规规矩矩,没听说他有多大神通啊!见彭海一脸愕然,李大年笑了:“你别小看你这位表叔,他的能量不小,可以把你孩子从河南办到内蒙古参加高考,这叫‘高考移民’。”

“高考移民”彭海听说过,就是把学生的户口迁到海南、新疆、、内蒙古等高考分数线较低的省份,让他们避开本地激烈的竞争环境,和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争夺上大学的名额。在本地连三本都考不上的学生,到新的地方有可能考上全国重点。可每个省都对“高考移民”防范很严,一般人办不成。

彭海不以为然地摇摇头:“‘高考移民’固然是个办法。可我表叔哪有这个本事!你别拿我开心了。”“谁拿你开心!没有确切的消息,这事我能瞎说?不瞒你说,我早就想给我家孩子办‘高考移民’,可我跟贾平不熟,怕他不肯帮忙,你去求他就不一样了。内蒙古比河南的分数线足足低了四五十分呢!”

话说到这分上,彭海信了。他的心里掀起了万丈波澜,虽然他一心想让孩子上好一点的大学,可他也知道,“高考移民”是违法的,一旦出现差池,孩子的前程就被耽误了。但以孩子现在的成绩,如果不办“高考移民”,连上三本都没有把握,得了,赌一把吧!

2007年3月底的一个清晨,彭海夫妇敲开了贾平家的大门。还没入座,彭海便急急地央求贾平:“表叔,我家鹏鹏的事你也知道,眼看就到高考了,他的成绩还是提不上去,我们为这事愁得饭都吃不下,听说您能把孩子办到内蒙古考试,那就把我家鹏鹏也办过去吧。”贾平一听,立即皱起了眉头,一口回绝:“这事你听谁说的?我哪有这个本事!”

贾平嘴上这么说,心里却犯起了嘀咕:办“高考移民”的事,自己一向做得很隐秘,怎么传到了彭海这里?

贾平退休前在城关一小当副校长,由于一生谨小慎微,家里的经济捉襟见肘。贾平有一个身患痴呆症的儿子,常年需要住院吃药,前几年妻子从医院退休后,儿子的医药费成了压在贾平心头的一块石头。就在这个时候,贾平以前教过的一个学生陈亮找到他,说可以将河南的学生“移民”到内蒙古参加高考,内蒙古那边的事由他办,贾平可以帮他在这边联系生源,每名学生只需给陈亮3万元“感谢费’,陈亮自己留1万元,给贾平1万元,剩下的1万元用来“活动”。“有了这些钱,你可以带儿子到北京、上海等大医院治病,再说,你教书育人一辈子,不也希望学生们都能考上好大学,有一个好前程吗?”

作为老师,贾平当然希望每个寒窗苦读的学生都能考个好学校,思虑再三,贾平答应跟陈亮联手。但为了稳妥起见,他给自己定下了一个“规矩”:只给熟人办,不宣传不张扬,没有熟人介绍,坚决不办。现在彭海冒冒失失来找他,他不知道彭海是从哪里探听到的消息,不敢贸然答应。

彭海见贾平不肯帮忙,顿时慌了神,连声哀求道:“表叔,我这辈子也没啥心愿,就盼着孩子能考个好大学,您就帮帮忙吧!”可贾平仍然直摇头,不肯答应。彭海的妻子于秀前阵子刚被查出患有乳腺癌,身体十分虚弱,现在心中一着急,脸色越发惨白,她颤颤巍巍走到贾平面前,哭着求道:“表叔,这孩子要是考不上大学,我们也没什么指望了……我们不怕花钱,哪怕是倾家荡产,只要能为孩子谋个好前程,我们愿意。”

于秀弱不禁风的样子让贾平心头一酸,他一把扶住于秀,长长叹了口气:“可怜天下父母心呀!你是从哪里打听到我能办‘高考移民’的?”彭海见妻子的“怀柔政策”起了作用,急忙趁热打铁说:“表叔,我是听李大年说的,李大年是我的邻居,他是听一位学生家长说的,都不是外人,你不用担心,出了什么事我们自己承担,绝不会怪你。”

贾平心想,既然是熟人牵线,就没什么好担心的了,我这也是做好事,便说只要拿2.4万元,就给彭鹏在乌海建个学籍档案。

2.4万元对彭海一家来说可不是个小数目,为给妻子治病家中已经欠下了1万多元的债务。但为了儿子能考上好大学,很快,彭海东拼西凑借来了2.4万元。

读完大一被清退,说不出的苦道不尽的悔

在“做好事”思想的麻痹下,贾平通过学生陈亮将彭鹏的户口“迁到”了内蒙古乌海市,并在乌海市替彭鹏建了个学籍档案,这样,彭鹏摇身一变成了内蒙古乌海市的学生。彭海见贾平事情办得如此漂亮,十分感谢,又为李大年、刘尔妹、邱篮等邻居、亲戚牵线,在贾平处为孩子办理“高考移民”。

2007年6月,彭鹏以乌海籍学生的身份在内蒙古参加了高考,结果考了560分,这样的成绩在河南恐怕连上二本都危险,但彭鹏却收到了西南某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彭海高兴坏了,在当地一家豪华酒店摆了一桌谢师宴,毕恭毕敬将贾平请到上座。对彭鹏说:“贾老师是咱家的大恩人,以后你有出息了,要好好报答贾老师,对我马虎一点不要紧,要是敢怠慢贾老师,我绝饶不了你!”

贾平嘴上说着客气话,心里却十分受用,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晚上回到家,贾平一脸陶醉地对妻子说:“我活这么大,总算扬眉吐气一回,人啊,还是要有点本事!”如今的贾平想通了一个道理:这个世界没有绝对的公平,高考制度看似公平,其实也有不合理

的地方,内蒙的分数线凭什么比河南低那么多?这对河南的考生来说难道公平?所以他移民几个学生过去也没什么不对。

经彭海、张发旺等人牵线,贾平的“生意”越做越大,其中经彭海牵线办理的“移民”有11人,彭海一下就交给他26.4万元。截至2008年5月,贾平办理的“高考移民”学生达到了70多人,提成收入近百万元。如此巨额的回报,让贾平喜忧参半,欢喜的是,有这么多钱,不仅可以给儿子治病,自己和老伴也可以安享晚年了;忧虑的是,一旦事发,后果不堪设想。

贾平的担忧很快变成了现实。

2008年年初,有人开始给内蒙古自治区招生委员会写信,说乌海市有不少考生涉嫌“高考移民”。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经过调查,证明举报属实。2008年5月,自治区招生考试中心规定,凡父母户口不在内蒙古的考生,即使考生本人户口迁入内蒙古,只要考生在内蒙古实际接受学校教育不满两年的,一律不得在内蒙古参加考试。同时开展严厉打击“高考移民”专项活动,依法取消了“高考移民”或涉嫌“高考移民”的4500名考生的资格。

除了贾平于2008年介绍到内蒙古参加高考的学生纷纷被取消录取资格外,已经上了一年大学的彭鹏也遭到勒令退学的厄运。这个消息对彭海夫妇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2008年7月24日,接到退学通知的第二天,失魂落魄的彭鹏就离开了学校。一进家门,彭鹏扔下行李,一下瘫软在地上,泪水在眼眶中直打转。看着儿子憔悴的样子,彭海心痛地搂过儿子,一家人抱头痛哭起来。

退学在家的彭鹏颓废到了极点,他的眼神空洞无光,整日不吭声,躲在家里不出门。彭海害怕儿子出问题,就建议儿子去亲戚家散散心。闻听此话,从小听话懂事的彭鹏再也按捺不住了,他有生以来第一次顶撞父亲:“全是你害的!我哪里也不去,我没脸见人!”

彭海愣了一下,自责道:“是我不好。要不是我让你‘高考移民’,也不会是这样的结果……”

彭鹏病倒了,高烧不退。住院期间,彭鹏整夜说胡话,喊的都是我要上学,我再也不要“高考移民”之类的话……彭海守在他的身边,痛苦得无以复加。他觉得,都是贾平害了儿子,自己要向贾平讨回公道。

2008年8月1日一大早,彭海心急火燎地赶到贾平家,一把抓住他的胳膊说:“彭鹏退学在家里,都愁出病了,你把收我的钱还给我!”

看着面容憔悴的彭海,贾平恨不得有个地洞让自己钻进去,他断断续续地说:“我实在对不住你,可我真的拿不出钱了……”彭海气冲头顶,怒斥道:“你还配当老师吗?你眼中只有钱,有没有想过孩子的未来,彭鹏的前途让你给毁了……你太狠心了!”

其实,贾平手中所有的积蓄早已被先来的学生家长如数讨了回去,如今他再也没有能力偿还这么多的债务了。贾平想解释几句,但彭海一句也听不进去,他甚至怀疑贾平压根就是在骗钱。彭海指着贾平破口大骂:“你的心到底是不是肉长的?你害了这么多学生,就不怕报应吗?”说完摔门而去。

贾平恨不得一头撞死在墙上。

自从“高考移民”事发以后,他就再也没过一天安稳日子,家中的门槛都快被讨债的人踏破了。就在前一天晚上10点多,还有不少人来讨债,大门就被捶得“当当”响,来人骂得很难听,惹得不少邻居前来围观。

不堪骚扰的妻子带着儿子躲到亲戚家去了。妻子走时,贾平流下了浑浊的泪水,自己一辈子辛辛苦苦攒起来的声誉就这么毁于一旦了。为了躲债,贾平将大门紧锁,窗帘紧闭,―个人呆在家中蒙头大睡。

然而五天后,一场更猛烈的暴风雨彻底卷走了他的生命。

曾经的恩人变仇人,老校长以死谢罪恩怨难说

2008年8月4日,曾由彭海等介绍办理“高考移民”的数十位家长,也先后找到了彭海,要求一块去贾平家中追债。当天下午,一群愤怒的家长挤进了贾平家中。一进门,一位中年妇女就冲出来,指着贾平的脸,嚎啕大哭:“你这个骗子,为了凑齐你的中介费,我借遍了所有亲戚,可你却骗了我们。今天你如果不把钱还给我,我就死在你家里,反正我们孤儿寡母的也没啥奔头啦!”

贾平万分羞愧,用手狠狠地掴着自己的脸,脸上顿时被他掴出几道红红的手印,他一边打一边对众人说:“我现在就去内蒙古找经办人,能要到钱,万事皆休,要不到钱,我就以死谢罪!”众人闻言都怔住了,沉默片刻后,众人推选出彭海为家长代表,准备第二天与贾平一同去内蒙古追回自己的血汗钱。

8月5日,贾平和彭海一起来到内蒙古乌海市。一打听,陈亮因为非法办理“高考移民”,已经在半个月前就被警方逮捕,现在根本就见不到人。这个消息让尚抱一丝希望的贾平呆若木鸡。

当晚,一无所获的彭海和贾平下榻在乌海市喜来登宾馆。彭海深觉此事严重,仅凭自己一人很难把钱要回去,于是就给儿子和另一名学生家长王宏打电话,让他们前来帮忙。第二天,王宏带着儿子王立、彭鹏一起来到了乌海市。二人催促贾平尽快想办法退款,孤立无援的贾平只好给妻子打电话,要她给自己汇钱,妻子觉得贾平毁了这个家,拒绝了他的要求;贾平又求助于自己的表弟,也遭到拒绝。

8月9日,彭海和王宏眼看在乌海市追款无望,当天下午就带着贾平返回唐河县。为了防止贾平逃跑,二人商量后决定将贾平强行拘禁在王宏家中。

精神恍惚的贾平没有提出任何的反对,他顺从地跟随彭海一行人来到王宏家中。面对家长们的轮番追问,贾平只有一句话:“对不起,我错了,我会尽快还钱的。”

10日晚上,彭鹏给贾平送晚饭。年近六旬的贾平突然像孩子一般,拉着彭鹏的手“哇”地一声大哭起来,一边哭一边说:“我是罪人。是我害了你呀,孩子,你肯原谅我吗?”彭鹏也忍不住哭道:“贾老师,我只想上学,不想害你呀……”

看着短短几天就老了好几岁的贾平,彭海心中一阵抽搐,他对王宏低语道:“要不是咱们当初找上门,贾平也害不到我们。”王宏也叹息道:“说来我们自己也有错呀!”

“要不……要不咱放了表叔吧。”彭海迟疑地说。“可其他人不答应啊,咱可不能引火上身!”王宏的话让彭海立刻斩断了“妇人之仁”,他实在不敢想像,当那些愤怒至极的家长们得知他放了贾平,会怎样对待他这个“帮凶”?这些人有不少是他介绍给贾平的,找不到贾平,他们岂肯饶了他?1

2008年8月11日上午,彭海上班前交代儿子:“你在家小心点,别让他跑了。”彭海出门不久,王宏等家长就陆续来催贾平还债。贾平的心中充满了愧疚、沮丧,他恨自己一时糊涂被金钱蒙蔽了双眼。恨自己太幼稚总以“做好事”为幌子麻痹自己,他喃喃自语道:“总有一天,我会全部偿还给你们的。”看着昔日备受尊敬的校长如今落魄成这般模样,众人心中一片悲凉。

王宏离开贾平的房间后,贾平步履蹒跚地走到阳台上,外面白花花的阳光照在他的脸上,格外刺眼。想到自己现在名声扫地,众叛亲离,贾平觉得再无活下去的意义了,大喊一声“孩子们,我对不起你们”,从六楼阳台上一跃而下……

此时是上午10时许。

2009年5月8日,河南省唐河县人民法院以非法拘禁罪判处彭海有期徒刑三年,缓刑五年:以非法拘禁罪判处王宏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

(文中主人公姓名为化名。本文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摘录、上网。)

(责编 王蕾)

上一篇:临终前结婚 下一篇:圣洁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