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时间:2022-10-05 05:39:09

通过共情训练改善大学生人际关系

摘要:大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扰往往和他们缺乏共情能力有关,本研究旨在探索通过共情训练来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方法。借鉴国内外多种共情训练程序,设计一套提高大学生共情能力及人际交往水平的训练方案,将68名大学生随机分为两组,对实验组的大学生进行共情能力的干预,对照组的大学生不进行任何干预。结论表明:大学生共情能力可以通过有效的干预手段得到明显的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以及人际敏感都会随着共情能力的提高而得到明显的改善。

关键词:大学生;共情;人际交往;干预实验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46(2011)06-0079-06

一、问题提出

当代大学生虽然在经济状况、性格特点、生活习惯方面各有不同,但绝大多数属于个性特征鲜明的“90后”一代,他们遇事多从自己的角度考虑,往往因不善于处理各种人际关系而导致心理问题出现。笔者在工作中发现,相当一部分有关人际困扰的咨询个案都有着一些共同的特性:这些来访的大学生们虽然常常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却从不主动去倾听和理解他人;遇到摩擦和矛盾时,他们习惯于指责别人的过错,却很难体察别人的立场;一旦别人的行为与自己所期望的不一致,他们往往感到惊讶和不满,而忽略对方的感受;人际交往中,他们优先考虑的总是自己,非但不善于识别、理解和体察他人的情绪情感,相反却更多地强调自己的需要,忽略他人的需求和情感,对他人的痛苦和烦恼也表现得相当漠然。一言以蔽之,就是这些大学生的共情能力相对比较欠缺。

共情(empathy),是指个体由于理解了真实的或想象中的他人的情绪而引发的与之一致或相似的情绪体验。[1]这是一种替代性的情绪反应能力,即个体能够以他人为中心,识别和接纳他人的观点并能够亲身体验他人情绪的一种心理过程。国内外大量关于儿童、青少年的研究综述显示:共情是情绪发展和成功的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和社交能力呈正相关。[2-3]

国内以往对于改善人际交往的干预研究,往往针对的是有社交焦虑或缺乏社交技能的人群,而设计的训练方案也往往侧重于使来访者调整认知,以及练习恰当的交往方式。[4]本研究从共情的角度对大学生进行干预,希望通过短期的共情训练来帮助那些共情能力较低的大学生提高积极共情水平,从而达到改善人际关系的最终效果,以期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一种新的可以借鉴的方法。

二、研究方法

1. 被试的选取

在南京工业大学不同年级的学生中,通过自愿报名的方式,从中选取6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组间、组内的男女比例都大致相同。

2. 干预措施

(1)共情训练方案的理论依据

本研究中的共情训练方案是在参考、借鉴国内外多种共情训练方法和程序的基础上自行设计的。借鉴的方法有:阅读、讲演、讨论、模拟、实践,拍成幻灯片的共情反应示范和角色扮演练习;[5]共情训练游戏;电影;心理剧;[6]表情识别和分享感受;[7]情绪追忆;情感换位和作品评析等。[8]

(2)共情训练方案的设计

干预试验训练时间为8周。每周3学时,共计24个学时。每个干预措施进行两次(3学时)。具体内容见表1:表1共情训练方案大纲

单元第一节课 (1.5学时)第二节课(1.5学时)作业引言一前测、分组共情的基本知识共情访谈认知训练二情绪词汇的认识与了解表情的识别与命名观察报告三观察非言语交流信息看无声电影,识别情绪文艺作品分析情感训练四情绪追忆训练与分享理解他人意图的练习描述某种情绪五学会换位思考理解他人的需要观察和体验行为训练六倾听的练习积极反馈的练习体验练习七角色扮演(1)角色扮演(2)体验练结八总结与分享后测(3)共情训练方案的测试及修改

在训练方案正式实施之前,对其进行了可行性测试,测试对象为南京工业大学20名本科生,使用该训练方案干预前后测量的共情能力显示出了极为显著的差异,证明该训练方案对于大学生共情提高是有效的。最后,方案经心理咨询专家审核后通过。

3.研究程序

(1) 前测:2010年10月,将68名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34人。用“共情问卷”和“人际关系问卷”对参加共情训练的实验组学生和未参加共情训练的控制组学生进行问卷测量,采用的问卷为:《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子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定量表》[9]和Simon和Sally(2004)编制的《共情问卷》。[10-11]

(2) 干预实验:2010年10-12月,对实验组进行共情训练的干预实验。干预实验训练时间为8周,每周3学时,每个干预措施进行两次(4学时)。控制组不进行任何干预。

(3) 即时后测:2010年12月干预结束后立即进行后测,采用《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中的人际关系归因分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人际关系敏感子量表;《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评定量表》和《共情问卷》再次对参加共情训练的实验组学生和未参加共情训练的控制组学生进行测量。

4.数据处理

所有的数据用SPSS for windows11.5统计软件处理分析。

三、研究结果

1.实验组和控制组共情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

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发现,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t=-0.128,相伴概率为0.898,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差异不显著,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t=2.952,相伴概率为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有了极其显著的差异(见表2)。 表2实验组和控制组共情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组别NMeanStd.

Deviation FSig.tSig.

(2-tailed)共情前测实验组3419.7610.7510.1650.686-0.1280.898控制组3420.1211.923共情后测实验组3427.0311.3980.1660.6852.952**0.004控制组3419.0011.0322.实验组和控制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之间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发现,实验组共情能力的前测和后测之间t=-6.132,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差异极其显著,而控制组共情能力的前测和后测之间t=1.627,其相伴概率为0.113,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3)。表3实验组和控制组共情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组别NMeanStd.

Deviation FSig.tSig.

(2-tailed)共情实验组前测3419.7610.7510.8070.000-6.132**0.000后测3427.0311.398共情控制组前测3420.1211.9230.9420.0001.6270.113后测3419.0011.0323.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

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之后发现,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t=1.321,相伴概率为0.191,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差异不显著,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人际交往能力的t=-3.002,相伴概率为0.004,小于显著性水平0.01,有了极其显著的差异。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人际敏感度t=0.745,相伴概率为.45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差异不显著,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人际敏感度的t=-2.290,相伴概率为0.025,小于显著性水平0.05,有了显著的差异。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人际归因总分t=1.547,相伴概率为0.127,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差异不显著,而后测结果显示,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人际归因总分的t=0.792,相伴概率为0.431,大于显著性水平0.01,没有显著的差异(见表4)。表4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

组别NMeanStd.

5.9400.8770.3520.7920.4314.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关系配对样本t检验

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交往能力的前测和后测之间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发现,实验组人际交往能力前测和后测之间t=5.226,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差异极其显著,而控制组人际交往能力前测和后测之间t=-0.711,相伴概率为0.482,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敏感度的前测和后测之间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之后发现,实验组人际敏感度前测和后测之间t=4.882,相伴概率为0.000,小于显著性水平0.01,差异极其显著,而控制组敏感度前测和后测之间t=-0.296,相伴概率为0.769,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归因总分的前测和后测之间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之后发现,实验组人际归因总分前测和后测之间t=1.432,相伴概率为0.161,大于显著性水平0.05,差异不显著,而控制组人际归因总分前测和后测之间t=-0.140,相伴概率为0.890,大于显著性水平0.05,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见表5)。表5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关系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

组别NMeanStd.

5.9400.6100.000-0.1400.8905.实验组共情的提高与人际关系水平的提高的相关分析

我们把实验组前后测大学生共情能力的得分相减,作为大学生共情分数的提高,把实验组前后测大学生人际关系能力和人际关系敏感度上的得分相减,作为大学生人际关系水平分数和人际关系敏感度的提高,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共情能力提高与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有极其显著相关(r=-0.618),实验组共情能力提高与人际敏感度的提高有显著相关(r=-0.355),实验组共情能力提高于人际关系归因风格总分之间的相关不显著(r=-0.171)(见表6)。表6实验组人际关系提高与共情能力提高的Pearson相关

共情提高人际提高敏感提高归因提高共情提高Pearson Correlation-0.618(**)-0.355(*)-0.171Sig. (2-tailed)0.0000.0390.335人际提高Pearson Correlation-0.618(**)0.3200.180Sig. (2-tailed)0.0000.0650.309敏感提高Pearson Correlation-0.355(*)0.3200.259Sig. (2-tailed)0.0390.0650.139归因提高Pearson Correlation-0.1710.1800.259Sig. (2-tailed)0.3350.3090.139**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1 level (2-tailed).

*Correlation is significant at the 0.05 level (2-tailed).

6.实验组大学生共情的提高与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回归分析

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实验组大学生共情的提高与人际交往能力提高进行了回归分析。以共情能力提高为自变量,以能人际交往力提高为因变量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格7,标准化回归方程式为:人际交往能力=-0.923-0.411*共情能力提高。对回归方程式进行方差分析显著性检验,表明回归方程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F=19.73,Sig.=0.000),说明用共情能力提高来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是完全可靠的(见表7)。表7实验组大学生共情的提高与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回归分析

回归系数β标准化回归系数βtSig. 回归常数(constant)-0.923-1.0010.324共情提高-0.411-0.618-4.4420.000四、分析与讨论

实验组和控制组共情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的结果表明:实验组和控制组在进行干预训练之前,并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在进行干预训练之后,实验组和控制组产生了极其显著的差异。实验组和控制组前测和后测之间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之后发现,实验组共情能力的前测和后测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而控制组共情能力的前测和后测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干预训练使得实验组的共情能力产生了显著的变化。也就是说,干预是有效果的。

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敏感度、人际归因风格总分进行独立样本的T检验之后发现,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人际交往能力差异不显著,而后测的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人际交往能力有了极其显著的差异。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人际敏感度差异不显著,后测的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人际敏感度有了显著的差异。前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的人际归因总分差异不显著,而后测中实验组和控制组之间人际归因总分也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对实验组和控制组人际交往能力、人际敏感度、人际归因风格总分进行配对样本的T检验之后发现,实验组人际交往能力前测和后测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而控制组人际交往能力前测和后测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人际敏感度前测和后测之间差异极其显著,而控制组敏感度前测和后测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组人际归因总分前测和后测之间差异不显著,控制组人际归因总分前测和后测之间也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干预训练对实验组的人际交往能力和人际敏感度产生了显著的影响,而这种影响并不包括人际归因风格的改变。这很有可能是因为,能力和心理感受是很容易通过训练而在短时间内改变的,而归因风格涉及到长期以来形成的固有价值观念,很难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

对大学生共情能力提高和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的得分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实验组人际交往能力提高与共情能力提高有极其显著的相关,人际敏感度的提高与共情能力的提高有显著相关,实验组共情能力提高与人际关系归因风格总分之间的相关不显著。这证明,通过干预训练提高大学生的共情能力的同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敏感度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与t检验的结果是一致的。在相关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又对实验组大学生共情的提高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与共情的提高存在着线性回归的关系,用共情能力提高来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是完全可靠的。

除了通过问卷对参加实验的学生做量化研究,学生们在训练结束后分享的一些心得体会也可以从质的角度反映出共情训练的效果:

成员一:在团体辅导过程中,让我学到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多从别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不说伤害别人的话,不做伤害别人的事,要努力从对方的立场出发,去感受别人的内心。

成员二:通过参加的这几次活动,我对老师叫我们做的一些小游戏很感兴趣,在这些游戏里,我学会了换位思考,在与大家的交流和讨论中,我也更多地了解了别人在想些什么,对于同一件事情,大家竟然会有那么多不同的看法。可见人和人之间能够感受他人的情绪与情感的能力还是挺重要的,至少,我以后再遇到有不同看法的人,我能够努力去克服自己的反感,让自己静下心来试图去理解别人了。

成员三:我发现我最大的改变就是变得细心起来了,或者说“敏感”了,呵呵。我变得善于“察言观色”了,以前的我比较毛躁,不怎么太关注细节,导致我和好多同学之间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搞得大家十分尴尬。现在的我开始去关注别人的细微表情和他们的喜怒哀乐,从而采取相应的行动,既减少了我和同学朋友之间的矛盾,又为我赢得了更多的友情,使我也不必老是为了失去友情而痛苦不安了。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大多数学生都乐于接受这种干预训练的方式,并感到对人际交往有帮助。有些学生从认知上发生了改变,懂得了去理解人和人之间的差异,有些学生在行为上发生了变化,比如说变得“细心”,学会“察言观色”。这说明,本研究的共情干预计划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五、结论

本研究通过借鉴国内外多种共情训练程序并针对共情的定义,从认知、情绪和行为三个方面自行设计了一套完整的共情研究方案,将抽取的64名大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每组各34人。对实验组的学生进行为期8周(每周3个学时)的共情训练,而控制组的学生不做任何干预。对实验组与控制组的前测和后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干预训练提高了大学生的共情能力,同时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与人际敏感度产生积极的影响。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与共情的提高存在着线性回归的关系,用共情能力提高来预测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提高是完全可靠的。质的研究也表明:学生的共情能力从认知到具体行为都发生了一定的改变。综上所述,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可以通过短期的共情训练得到提高,本研究所设计的共情训练方案能够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积极影响,这一方案为改善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水平提供了一种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Duan C. Hill, C.E. The current state of empathy research[J].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3):261-274.

[2]Eisenberg, N. Miller, P. A. The relation of empathy to prosocial and related behaviors[J]. Psychol. Bull., 1987(1):101-119.

[3]Hoffman M.L. The contribution of empathy to justice and moral judgment. In: N. Eisenberg and J. Strayer (Eds.), Empathy and Its Development[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943-946.

[4]郑日昌,李占宏.共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4):277-279.

[5]李百珍.移情能力培养与幼儿亲社会行为研究[J].社会心理研究.1993(2):47-50.

[6]李福芹,叶文君,陈丽.移情训练对幼儿分享行为的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1994(3): 150-154.

[7]魏玉桂, 李幼惠不同移情训练法对儿童分享行为影响的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01(5): 557-562.

[8]琚贻桐.通过移情训练提高5-6岁儿童亲社会行为的教育实验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1991(6):20-26.

[9]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3:285-286.

[10]Simon Baron-Cohen, Sally Wheelwright. The Empathy Quotient: An Investigation of Adults with Asperger Syndrome or High Functioning Autism, And Normal Sex Differences[J].Journal of Autism and Development Disorder, 2004(21): 163-172.

[11]安秀琴,杨辉,徐建萍,等.杰弗逊共情量表的编译与评价[J].护理研究,2008(8):2063-2065.(责任编辑:张叔宁校对:臧莉娟)Improv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of College Students Through Empathy Training

CHEN Xu, FU Hong, ZHANG Xiao-wen

(1,3.Mental Counseling Center, Nanji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Nanjing, Jiangsu, 211816;

2. Educational and Scientific College, 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24)

Abstract:Objective: Students’ trouble in constructing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ir lack of empathy competence. This research aims to explore methods to improve college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through empathy training. Methods: 68 students are selected from volunteer participants. They a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intervention or control group. Empathy training is conducted only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Conclusion: Empathy competence can be markedly improved through effective intervention.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s and interpersonal sensitivity can be greatly improved together with improvement in their empathy competence.

上一篇:基于高考命题趋势的地理探究式复习教学策略 下一篇:新课标下重点中学高中生物教师的角色定位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