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5 04:23:20

基于元认知理论的高中化学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

反思在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基于元认知理论提出开设自主探究、开设问题课型、开设校本课程是促进学生提高反思能力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平时“教”与“学”的心得体会,在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基础上发现:师生通过自主探究、问题课型、校本课程和学生实验等手段,在知识、体验和监控三方面进行调控,能有效促进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1.搭建平台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调查发现,传统的授课方式让学生养成了缺乏批判性继承的习惯,学生渐而养成了听老师语气就能判别问题是非的“能力”.如果仅有的一丝批判性继承习惯也被扼杀,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成了口号.

笔者曾听过一节关于《硝酸 硫酸》公开课,授课老师讲授到“在常温下,可以用铁、铝制容器来盛装浓硫酸或浓硝酸.这是因为它们的表面被氧化为致密的氧化物薄膜,这层薄膜阻止了酸与内层金属的进一步反应”.学生突然发问:氧化物薄膜是氧化铁和氧化铝吗?如果是,那就能与酸反应啊;如果不是,那这个氧化物薄膜是什么呢?学生的突然发问把授课老师给难住了,该老师在备课时仅考虑到让学生了解“钝化”现象,至于氧化物薄膜的具体组成,并没有列为本节课教学内容.事实上,研究江苏近几年高考题型的老师很清楚,II卷第一道题是物质制备的工业流程题,涉及到样品分析、化废为宝、实验能力等方面的考查.在课堂上,老师被学生问卡住的时候,正是学生因自我反思而提出高质量问题或疑似高质量问题的时候,不管问题是否重要,老师都要尽可能保护好学生的“好疑心”.庆幸的是这位老师临时应变能力还不算差,建议该同学先上网搜索,然后和老师到实验室共同完成这个实验.

寻求自主探究的素材很多,人教版教材有许多插图,如化学实验装置操作图、微观粒子模拟图、工业生产流程图、化学家肖像图等.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插图设计学生自主探究活动,让学生自我提问、小组讨论、老师点评、最后整理记录形成结论.笔者在必修2“海水提溴”设计出如下活动:(1)阅读课本第92页资料卡片内容;(2)思考并讨论:①该生产过程分哪几步进行?②预测每一步的操作目的?③推测出流程中涉及到的试剂分别具有哪些重要的性质?学生自主解读海水提取液溴的生产流程,并通过反思,发现问题并尽可能提出高质量问题的能力.

2. 跨出常规 开设问题课型

当前化学课堂主要由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等课型组成.各种课型环环紧扣,节奏快,势必造成学生对部分知识的掌握囫囵吞枣,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堆积成山.如果教师增设问题课型,投“学生”之所好,让学生多问为什么.学生寻找为什么的过程就是一种自我反思.问题课型,又称解疑存疑课型,它的原则是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通过自我反思、小组交流、老师指导,解决疑难问题.问卷调查结果显示:问题课型的效度取决于生成问题水平的高低,提出问题水平高低又取决于反思深浅度.考虑到当前高中生在化学学习中的问题基本上分为零碎型、简单型、广杂型和价值型等,笔者设定如下流程:

以问题课型――解决离子方程式书写困惑――为例,一开始学生提出了五花八门的问题:次氯酸为什么不能写成离子形式?铝单质为什么不可以写成Al3+?NaHCO3和Ca(OH)2反应为什么有多种配平?易电离的物质有哪些?……通过学生自己查阅资料和交学习小组讨论两个环节后,只剩下极少的问题需要笔者统一讲解.

3. 结合学情 开设校本课程

笔者所在学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考虑到当前校本课程开发领域中出现的“注重活动多,课堂关心少;注重综合多,追求学科少”的现象,结合学生特点,开发了一项题为《饮食与健康》的校本课程.课堂上,师生共同完成“河水的净化”、“蒸馏水制备”、“维生素C性质探究”、“ 检验火腿肠有无亚硝酸钠”等实验.让笔者感到惊讶的是,学生不再满足于看“戏”,而是追问:蒸馏水制备时,怎么可以少温度计?维生素C既然有还原性,那药店里出售的维生素C片该如何保存?既然亚硝酸钠有毒,在食品制作中为什么还要添加?思维的火花随着特定的情境迸发出来.“问”是“学”之始,创新从问开始,创新从反思中来、到反思中去.

4. 追本思源 开设学生实验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脱离实验的化学学习无异于闭门造车.教师须高屋建瓴,站在实验教学目的达成的角度,帮助学生理顺实验原理和内容,开设学生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结合实验现象进行总结、归纳,最终实现自我反思的提升,从而达到学习目的.在进行卤素间置换反应的实验:向碘化钾淀粉溶液中滴入氯水,溶液显紫色.教师不应回避少数实验小组看不到紫色这一现象,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一问题?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质疑、反思,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总之,众多的教学细节组成了完整的课堂教学活动,切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教学起点、适合学生承受能力的教学容量、激发学生思维的课堂提问等细节,都能促成学生反思能力的提升.

五、元素守恒法在解题中的应用

元素守恒即在化学变化发生前后元素的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例410 g过氧化钠和铝的混合物和水反应,加入400 mL的4 mol/L的盐酸可以使沉淀刚好消失.求混合物中和组分质量.

该题涉及到大量复杂的反应,若用常用解题方法则复杂又耗时.我们首先弄明白最终溶质为氯化钠和氯化铝,则可以利用元素守恒一步计算出各组分含量.设过氧化钠质量分数为x:

10x/78+3×10(1-x)/27=0.4×4

计算出x=0.347,即过氧化钠质量为0.347×10=3.47 g,铝的质量为10-3.47=6.53 g

综上所述,能够巧妙地将守恒法运用于解题过程中可以有效地将解题过程简单化和系统化.一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节约解题时间,简化解题步骤,二来还可以大大提高解题的准确率.经过不断地总结,在复习的过程中,就可以提升复习的效率,节省时间.

上一篇:高中物理习题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生长素的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