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古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时间:2022-10-05 03:51:19

浅谈如何在古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古文在初中课本中占有相当的比重,而且在中考中的比重也比较大。但文言文毕竟是古人写的文章,与我们的生活相去甚远,其中许多字、词、句、语法均已不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又有一些文化典故、风俗礼仪,我们现代人很难理解。因而给学生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很多学生也厌学,甚至怕学,失去了学习古文的兴趣。那么,该如何在古言语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一、设计新颖的导语,激发学生的未知欲

新课的导入是教师把学生引入兴趣大门的钥匙,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的重要一步。良好的导入像戏剧的序幕,令学生心驰神往;像巨大的磁石,使学生倍受吸引;像投石激浪,让学生开启思维的大门。在古文教学中它也起着同样的作用。如讲《狼》一文时,我先为学生讲一个故事:一天,一个屠夫晚间归来,在路上遇到两只狼。两只狼紧跟不舍,一心想吃掉屠夫。天已经黑了,路上没有一个行人。屠夫该怎么办呢?他会被狼吃掉吗?通过设置悬念,吸引了学生的好奇心,所以学习起来格外用心。

又如,学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时,通过课件播放,烘托出雪天差别景象,使学生不知不觉地进入了优美的情意中,喜欢它,进而愿意学习它。

二、利用教具,采用灵活教法

单一的教法必然使学生产生枯燥的感觉,久而生厌,所以教师可根据所授课文的特点,恰当运用图片、课件等可视材料,变抽象为具体,将说明对象由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呈现在学生面前,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学《爱莲说》一文时,可通过教学课件,在欣赏莲亭亭玉立、冰清玉洁的形象的同时,自然会想到它不随波逐流的高洁品质,也自然而然地理解了作者寄托在莲身上的感情,与作者形成了共鸣。

三、开展语文活动课,点燃兴趣之火

有人说,兴趣是学习知识的前提,是发展智力的关键。在古文教学中,开展语文活动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在轻松欢快的学习氛围中接受知识,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如在教《石壕吏》一文时,我将全班分成若干个“剧组”,让“小编剧们”将本文改写成话剧,然后进行排练。练好之后进行比赛,看哪一组编得好、演得好。通过这一活动,调动了全班的学习积极性,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在编、演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内容的理解、感悟,爱憎之情溢于言表。

四、结合课文内容,穿插小故事

中学生好奇心较强,特别喜欢听故事。我根据这一心理特点,结合课文内容讲一个小故事,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古文的兴趣,从而收到预期效果。如学习《核舟记》一文,对于佛印这个有趣的人物,向学生讲述其法号的来历:佛印姓谢名端卿,与东坡关系密切。有一年饶州地区发生大旱,宋神宗驾临,召令东坡,要他带领府中官员拜佛求神,(下转1-8版中缝)

上一篇:如何教学生学习记叙文 下一篇:高三语文教学的几点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