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醇治疗眩晕96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5 03:33:57

【摘要】 目的 观察舒血宁联合甘露醇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6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用舒血宁20ml静滴,并联合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对照组(46例)用倍他司汀20-30mg静滴,滴注时间40-60min。两组疗程均为5天。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并观察两组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对照组总有效率76.1%,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舒血宁;甘露醇;倍他司汀;眩晕;膜迷路积水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8.25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8-4324-02

眩晕是平衡系统(视觉、本体感觉和前庭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的常见临床综合征,依据病变的部位及性质,眩晕分为两大类:一是系统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病变引起,常见者为梅尼埃病、内耳炎症、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是眩晕的主要原因;二是非系统性眩晕,是由前庭系统以外的全身系统疾病引起,如脑血管疾病、急性中毒、头颅外伤等。笔者在临床观察中发现舒血宁联合甘露醇对各种原因所致眩晕均有较好疗效,并与传统抗眩晕药倍他司汀作对照,现将结果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分析病例共96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男20例,女30例;年龄15-78岁,平均(46±3.7)岁;病程30min-20h,平均(6.2±1.2)h;其中考虑梅尼埃病15例,血管性眩晕13例,内耳炎症4例,急性中毒4例,头颅外伤6例,不明病因者8例。对照组46例,男19例,女27例;年龄17-75岁,平均(45.3±4.2)岁;病程30min-22h,平均(6.8±1.5)h;其中考虑梅尼埃病14例,血管性眩晕13例,内耳炎症4例,急性中毒5例,头颅外伤5例,不明病因者5例。两组患者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用舒血宁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静滴,并联合使用20%甘露醇注射液250ml静滴。对照组用倍他司汀注射液30m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二者滴注时间约40-60min。在此基础上两组常规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6、肌苷静滴,呕吐明显者给甲氧氯普胺10mg肌注,中毒者给相应解毒、排毒、对症等治疗,考虑炎症者给予抗感染治疗,有其他合并症者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1.3 疗效评定 治疗后24h内眩晕及恶心、呕吐等伴发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者为显效,24h后至7日内眩晕及伴发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者为有效,7日后症状无明显缓解者为无效。

2 结 果

2.1 疗效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治疗组50例,治愈27例(54%),显效13例(26%),有效6例(12%),无效4例(8%),总有效率92%;对照组46例,治愈15例(32.6%),显效8例(17.4%),有效12例(26.0%),无效11例(23.9%),总有效率77.1%。经统计学处理,两组患者在治愈、治愈+显效及总有效率各方面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2.2 不良反应 治疗组仅1例出现皮疹;对照组3例出现头痛,1例出现腹痛,3例出现心悸,2例出现皮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眩晕是一组临床常见综合征,是由于内耳、前庭神经或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或是其他因素刺激后产生的功能紊乱,是诸多疾病的一个共有症状。综观导致各种眩晕的发病机制,大多为直接或间接的内耳迷路病变或损伤。在常见病因中,梅尼埃病主要发病机制为:耳蜗微循环障碍使膜迷路缺氧、代谢紊乱,内淋巴液渗透压增加;内淋巴液生成、吸收平衡失调;变态反应、免疫反应与自身免疫异常可引起内耳微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而抗原抗体复合物在内淋巴囊沉积影响其吸收功能,这些改变最终导致膜迷路积水,产生眩晕。内耳炎症时,迷路受炎性或物理性直接刺激,以及内耳充血,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迷路积水均可导致眩晕[1]。血管性眩晕是指由血管病变引起的前庭系统血供不足致前庭系统功能障碍而产生的眩晕。球囊、椭圆囊和半规管对迷路动脉血供变化颇为敏感,血流稍有减少即可产生恶心、呕吐、眩晕等平衡障碍,故凡供给迷路的各级动脉供血障碍,均可导致迷路的缺血而致眩晕;另一方面,静脉回流障碍导致静脉压升高,内淋巴引流下降,最终也导致内淋巴水肿,产生眩晕[2]。急性中毒时,由于各种毒物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导致微血管痉挛,供血障碍,血小板聚集,自由基产生等,以及血脑屏障破坏,通透性增高,脑水肿致颅内压增高,静脉淤血等,均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内耳迷路的缺血、水肿与损伤。头颅及耳部外伤时,由于耳蜗局部缺血缺氧及随后的再灌注损伤,以及基膜的过度振动所致损伤等均有大量氧自由基产生,而氧自由基的产生可直接导致膜迷路积水。由此可见,上述眩晕的治疗主要是改善内耳迷路的血液循环和减轻膜迷路积水。舒血宁为银杏叶提取物,主要含有黄酮醇苷和银杏内酯,黄酮醇苷能调节血管张力,减低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善微循环;银杏内酯能阻断PAF受体,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降低血浆黏度及血浆纤维蛋白原,使血流速度增快,防止血栓形成,清除氧自由基,防止自由基诱发的脂质过氧化对组织细胞的破坏作用。甘露醇可降低血粘度,改善微循环,提高红细胞变形性,促进组织水平的氧转运,有益于改善脑血供,此外,甘露醇还是一种较强的自由基清除剂,能较快清除自由基。舒血宁与甘露醇联用,可迅速减轻膜迷路积水,改善内耳迷路的血液循环,较传统抗眩晕药物倍他司汀更安全,更有效。

参考文献

[1] 田勇泉.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69-375.

[2] 吕凡,黄魏宁.血管性眩晕.国外医学:耳鼻咽喉科学分册,2004,28(4):209-211.

上一篇:DSA引导下植入式静脉输液港植入术的配合与护理 下一篇:超声,DSA结合定位介入治疗急性重症胆囊炎的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