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

时间:2022-10-05 03:06:55

浅谈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研究

摘要:环境艺术设计是建筑工程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艺术设计主要包括建筑、绿化、装饰、道路等因素,各种因素首先要有自身美、根本要求要有统一整体美的格调。基于此,本文就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进行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色彩

中图分类号:TS958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逐渐提高,生态环境观念加强。因此,也对传统的环境艺术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基于实用性和美观性进行设计,更要从生态视野看待环境艺术设计问题,使其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总要求。当今,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建筑设计中的色彩应用显得尤其重要。 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应用,直接影响到建筑设计的艺术效果。

一、环境艺术设计概述

(一)环境艺术的基本内涵

环境艺术并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环境加艺术或环境加装饰。它是综合运用各种艺术和科技手段,使人生活的周围环境不但能满足人的休憩、工作、交通、聚散等物质要求,还要满足人们审美、参与、安全、隐私等社会心理需要。环境艺术是整合的艺术。它把环境构成的诸多要素一建筑、山水、树木,道路、广场、公共设施等和谐地组织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它创造性地解决环境问题的着眼点始终是兼顾环境的不同特点,既要展望未来,又要尊重历史、民族、宗教等文化特性;既要巧妙利用环境,又要善于保护环境系统,使人与环境建立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环境艺术是人们为了满足个人和社会生活的需要,提高生活环境的品质,对建筑室内、室外及城市环境进行的一种整体的、美学的艺术再创造。环境艺术设计包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室内外设计、装修设计、景观园林、景观小品等,这些都是围绕环境艺术所进行的设计和装饰活动。环境艺术更广义的概念和范围几乎涵盖了地球表面的所有地面环境和与美化装饰有关的设计领域。

(二)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自然景观的选择和人文景观的营造,它成为民族传统的缩影和现代文明的集锦。环境艺术设计包含极为丰富的信息,它通过空间的组合秩序,实现生活环境等的协调,以优化人的心理精神状态,减轻人的生活负担和提高生活质量的作用。“环境艺术设计”融合了多学科的相关内容,涉及艺术与技术两大领域,与社会科学有着密切的联系。环境艺术设计是以创造具有实用价值和艺术品味的环境为目标,研究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审美要求和审美规律,使环境能够更好地为人们服务、激起人们的美感,并且促进人的身心健康、提高生产效率和调节心理情绪等,所以在“环境艺术”中,人的主观因素至为重要。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

(一)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个性化

在环境艺术设计中,如果说风格是其个性化的最好体现,那么色彩就是体现个性化的最优媒介,同时也是设计中最难以把握的因素。在环境设计中,一定要把握好整个设计中色彩的整体性与协调性,使用的颜色应能够与人的视觉感官相结合,让人觉得舒适、平静,而不是激情、烦躁与不安。另外,环境艺术设计最大的目的就是宜居性,所以在使用颜色时,首先要确定整个环境的基调与主题,然后选择与主题相符合的色彩,在选择颜色时一定要注意主色调应是平缓而舒适的,在平缓、舒适的色彩中再加入一点亮色,注意亮色的成分一定不能太多,否则就达不到宜居性的目的。

(二)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象征性

色彩设计在环境艺术形式美中蕴涵着较为丰富的意境,意境美的核心就是其所具有的独特的象征意味。色彩的象征性是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文化长期积淀形成的心理认同,与宗教意识、信仰习惯相联系。中华民族是乐观而向上的民族,善于用红、黄、绿、金色表达完整、圆满、喜庆、和谐的文化特征,呈现鲜艳、明快、热烈而轻松的视觉效果。

(三)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情感性。

人们在观看色彩时,除了直接地受到色彩的视觉刺激外,在思维方面也可能产生对生活经验、环境事物的联想,进而影响我们的心理情绪,这种反应就称为色彩的心理感觉。

三、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色彩设计的应用

(一)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色彩内容

从建筑外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内容来看,建筑外部设计的色彩内容主要包括了建筑物的外部墙面、门和窗户、突出部分、屋顶以及周围环境。具体的内容如下:

1.建筑外部环境的外墙部分。

建筑的外部墙面部分,主要包括了建筑物外部的整体墙面、外部开口以及突出部位以外的四周墙面。

2.建筑外部环境的门窗部分。

建筑的门窗部分主要包含了门框、门、窗户和窗框、玻璃、空调窗口、窗台以及遮雨板等。

3.建筑物外部环境的突出部分。

建筑的突出部分,主要包括了阳台、空调安防台、楼梯、门廊花架、招牌以及铁窗部分等。

4.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屋顶部分。

建筑的屋顶部分,主要是指建筑物的台基部分、台座和栏杆等。

5.建筑物外部环境的周围环境。

建筑的周围环境主要包括了建筑物周围的环境设施、绿化设施、公共设施等,比如绿化植物、山石、花草、喷水池、运动设备以及园区总体环境等。它们都是构成建筑整体外部环境色彩设计的重要因素,也是建筑外部环境色彩设计中常用的用以辅助建筑主体色彩搭配的常用方法。反之,若没有建筑周围环境色彩搭配的衬托,即便是建筑主体修饰的再好看,都无法给人以清新、舒适的感觉。

(二)建筑色彩与造型

1.色彩与材质

在建筑造型要素中,材质及其加工工艺与色彩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比如不同材料构成的建筑造型,其给人所表达的情感是迥然不同的,比如材料光滑的表面可以通过增强对光的反射而增强色彩效果,反之,色彩效果较弱,有花纹的材料比较适合刺激性的色彩,反之,则适用柔和的色彩。同时,自然材料的色彩亲和力比较高,而合成材料或新创造的人工材料则更加绚丽多彩。

2.建筑色彩的面积效应

在建筑环境工程设计中,视面积在对建筑环境的色彩上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的视面积具有不同的视觉效果,通常情况下,视面积越大,其对人的心理作用也就越强,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平方厘米的大红时,会直观的感觉到其鲜艳的表征,给人以一种兴奋的冲动,而当我们被大红所包围时,我们就会感觉到烦躁而疲倦,因为这种强烈的刺激让人难以忍受。为此,在建筑环境中,对小面积的色彩可以浓重一点以突出其强烈,而对于大面积的色彩则需要清淡一点,否则将难以实现预期的效果。

(二)环境色彩的配置关系

1.针对相近的色彩可以根据其浓淡、明暗及冷暖的变化来实现对环境色彩的简洁和清爽的性格。通过对色彩的对抗程度的分析,从色彩的“面积效应”来创造出强烈的、鲜明的环境性格,针对色相的相近性,可以体现出环境色彩的亲近性,从而为环境空间创造出灵活的适应性和宽泛的包容性。同时,对环境色彩的有无彩色的配置,无彩色的环境色彩可以营造平静、素雅的情感基调,而有彩色的环境色彩则可以营造丰富的环境效果。

2.色彩不仅能够营造环境的情感认知,还能为建筑造型提供独特的魅力,比如在对空间的层次关系上,通过色彩的组合来增强空间的主次关系,从而建立建筑空间秩序感,通过对建筑的尺度和比例进行综合分析,从而运用色彩来描绘出建筑的亲切与精美的空间感,通过对建筑材质的表面进行色彩的表现,从而将单调的材质机理统一起来,使得环境艺术效果更具张力。

结束语

在建筑环境艺术设计中,通过对色彩的有效运用,不仅能够将思想、情感融合到建筑环境中,同时,还能通过建筑色彩来影响和丰富我们的生活,从而为人居提供和谐的视觉氛围。

参考文献:

[1]张文静.性格心理在艺术设计色彩中的应用研究[D].齐齐哈尔大学,2013.

[2]赵昆.少数民族建筑元素在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探索[D].昆明理工大学,2013.

[3]张铁骊.略论环境艺术设计中色彩的合理搭配[J].大舞台,2013,05:109-110.

[4]陈黄庆.环境艺术设计中数字技术的运用和发展[D].安徽工程大学,2012.

[5]潘怡.当代环境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新观念及美学意义[D].中国美术学院,2009.

[6]徐硕.现代环境艺术设计中的传统文化构思[D].东北师范大学,2007.

上一篇:浅谈厂房钢结构施工过程中焊接变形的产生及防... 下一篇:工民建施工防水技术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