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快乐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时间:2022-10-05 02:37:27

实施“快乐阅读”,打造“书香校园”

我校是一所城镇百年老校。如何让城镇老校焕发出勃勃生机,我们提出了“以特色项目创建为抓手,走特色亮校之路”的学校发展策略。几年来,学校积极实施“快乐阅读”方案,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并取得了可喜的变化。

一、具体策略

1.优化环境,营造书香校园氛围

(1)完善校园物态环境,进行校园墙面喷绘,在校园显著位置创设读书励志的名人名言,在走廊张贴有关读书、经典励志美文、书法作品,营造书香氛围。

(2)将教育局发放的“书香工程”的大量书籍,进行分类、编号,有序地发到班级。图书室由图书管理员负责,定期借阅,提高图书的流通率。

(3)充分利用每班添置的“书香校园”书架,为学生放置图书所用。

(4)每天由各班自行组织朗读古诗或诵读美文。

2.根据年段,确定阅读目标及内容

一、二年级

(1)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逐步学会独立阅读适合低年级学生知识水平的课外读物。(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儿歌、童谣和浅近的古诗)

(2)能背诵积累20篇(段)优秀诗文。培养有感情地朗诵自己喜爱的文章的良好习惯;培养初步的理解能力和欣赏能力。

(3)初步具有独立阅读能力,注重感情体验,有一定量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4)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

(5)能初步了解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逐步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四年级

(1)学会略读,粗知文章大意,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初步学会选择适合自己阅读的课外读物,感受阅读的乐趣,使阅读成为自己一种主动的、快乐的阅读。

(2)在阅读活动中,适当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有初步的鉴赏语言文字的能力;能评析文章中人物的善恶美丑,从中受到教育。

(3)背诵一定的格言警句、古诗及文章片段;有摘录、品味好词佳句的能力和习惯,并学习做读书笔记。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4)学习写读后感,写下自己对读物的独特理解和感受。能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能主动做读书笔记,随时汲取阅读材料和生活中的好词佳句。

五、六年级

(1)喜欢阅读,养成一有空就看书的习惯。

(2)会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各类读物,感受阅读带给自己的乐趣。

(3)在阅读过程中,能感受作品中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主动与他人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在交流与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

(4)在阅读活动中,进一步提高阅读速度;对文章有一定的鉴赏、分析能力,并主动从中汲取营养;能背诵较多的名家名篇(或片断);有摘录好词佳句及文章精华的能力,并学习分类;能独立阅读课外读物,学习制作阅读卡片;能按兴趣归类剪报。

3.因地制宜,开展相关阅读活动

(1)定于每周二、周四午间管理时间为课外阅读时间。教室内负责的老师要保证专时专用,值周领导巡视抽查,发现一人次扣0.1分。

(2)动员家长购书,创设温馨的家庭阅读环境,开展“亲子共读”活动。

(3)要求学生每周必背一首古诗;并进行每日一句的积累活动。

(4)每次征文活动按年级提出不同要求,每位学生写好一篇读后感或征文,再根据要求选送参加上一级比赛。征文活动由各班语文老师负责。

(5)根据上级和学校要求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类读书活动、向报刊、小作家协会投稿。

(6)结合有关节日,并根据年段阅读要求、内容,每学期开展有特色、有成效的读书节活动。

(7)组织3-6年级的学生积极参加课外阅读竞赛和争级活动(分赤、橙、黄、绿、青、蓝、紫六级)。

二、初步成效与体会

几年来,由于我校全体教师的投入,学生家长的支持,学生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不少成果。真可谓“浓浓的书香浸润校园”。

1.读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首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通过氛围创设、教师有效引导、机制激励等多种形式,学生的阅读兴趣得到了有效培养。有不少学生在一学年中要买几十本书,所积攒的零用钱都花在了这儿。他们只要有空就聚精会神地看起课外书来。

2.读书活动改变了学生的行为规范

自开展“课外读书活动”以来,孩子们的精神状态明显提高了。孩子们都陶醉在与“安徒生”的约会中,连课间也在“鲁滨逊”的漂流中流连忘返。

“腹中有书气自华”。也许是一个个灵动的故事打动着他们的心灵、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影响着他们,学生课间活动文明有序,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经统计,凡是读书活动开展得好的班级,班风、学风都非常不错,学生的精神面貌普遍较好。

3.读书活动成为了学生提高学业质量的支撑点

学生读书、感悟的过程是一个静心的活动,只要有一个读书感悟的习惯,就会改变人的思想境界与生活情趣,也更会使人明理。近年来,我校学生的学习质量在区教研室的抽查科目中,无论是平均分还是综合评估,次次都是名列前茅的。区教育局副局长等专门来我校进行教学调研,对我校课外阅读活动的开展更是给予高度评价。如今,经常有兄弟学校来我校“取经”。课外阅读活动也真正成为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支撑点。

4.读书活动让学生实现自我价值

(1)在作文(征文)竞赛中崭露头角

众所周知,看书和习作二者关系非常密切。不看书的难以写出生动形象的好文章来,即使偶尔写得好一些也不是稳定的写作水平。作家冰心说:“很多小朋友写不好作文或是不爱作文,就是因为有事却不知如何表达,真是欲说无词。”因此,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使孩子们从不愿意读到喜欢读,从不愿意写到喜欢写,读读写写、写写读读,读写结合,不但使孩子们喜欢习作,写作水平也日益提高。

(2)在故事演讲比赛中娓娓道来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习作水平,还对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有了很大的帮助。许多学生还达到了“出口成章”的水平。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源于生活,但也源于课外知识,或在与同伴的交流心得中表达自我、充实自我,胸中有了这么多的素材,就不怕在交流时无话可说了。为了给学生们营造表达自我的舞台,展示孩子们的阅读成果,每学期都要开展一次“故事大王”比赛活动,先在各班开展故事比赛初赛,再选拔优秀学生参加学校的“故事大王”决赛。

(3)在编小报比赛中历练综合智慧

学生读了那么多的课外书,获得了那么多的课外知识,比如各种科学家的故事,文学大师的作品与人生经历,世界各地的地理知识,甚至古代或未来世界的奥妙,等等。作文竞赛、故事大王毕竟是少数人的舞台,然而,编小报则为更多的孩子提供了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孩子们的编报形式多样,种类也比较多,可以是两三个人的小组合作,也可以是个人智慧的结晶;可以是科学类的小报,也可以是诗歌文学类的小报。孩子们在合作与互助中进步、成长!

(4)在读书笔记展览中互相取长补短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要求学生做好读书笔记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做好读书笔记是最好的选择,并要求孩子们读书要“精”。因此,孩子们记笔记的习惯得到了很好的培养。有的班级进行“笔记周评”,有的班级开展“笔记评星级活动”,还有的在班级里安排了“优秀美文摘录欣赏角”,将孩子们的优秀笔记在欣赏角里进行展示,给孩子们记笔记能力的提高做了学习与示范。学校也为孩子们的优秀作品安排了一个展示的平台,每学期组织一次“校园优秀笔记展览”。

(5)在自编课外读物中体验成功

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还让学生自己编书。几年来,每年的六月一日之前,我校总要出版一本《小荷》作文集,这本册子是由师生共同完成编辑的。册子分为“成长轶事”“童话故事”“读后感”等十几个栏目,都是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每集100篇左右的本校学生的优秀习作,大大地鼓励了学生的习作兴趣。这本书不仅为学生习作提供了一个表现的舞台,还能让学生读到自己身边“小作家”的佳作,从而使孩子们明白其实“作文并不可怕”。读写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真可谓“一石三鸟”。

总之,由于“快乐阅读”方案的实施,使我校充满了浓浓的书香气息,“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已成为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使我们这所百年老校焕发出了勃勃生机。但是,对学生的人格塑造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可塑性很强,需要我们不断创新机制,探寻更适合于学生“快乐阅读”的模式,让学生在阅读活动中更好地成长。

(作者单位: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塘栖镇第二小学)

责编 / 齐鲁青

上一篇:阅读与孩子常相伴 下一篇:视觉经验的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