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教学浅探

时间:2022-03-01 01:27:00

字理识字教学浅探

字理识字是有较大影响的识字教学法。它注重通过对汉字的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构形理据的分析来突破字形这个难关,达到提高识字教学效率的目的。”字理识字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汉字记录的是汉语语素,所以汉字是语素文字。为了便于记认、便于应用,字形要与它记录的语素建立联系,表意字的字形和形声字的意符与语素的意义有联系,形声字的音符与语素的读音有联系,这就是字理。遵照这种联系分析字形,就可以帮助学习者掌握字形和字义的关系,帮助识字用字。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字理教学成为了提高学生识字能力的有效途径。

一、字理教学重视象形字的形象,丰富学生的形象感知,促进理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生刚入学时,学习的字词大都是在其生活实践中已熟识和掌握了的一些口头词汇,学生对字、词的音和义大都是熟识的。这时字(词)义的教学虽不太难,但学生对基本字的构字原理还是不理解。所以在“字理识字”的开始阶段,必须重视基本字(大多是象形字)的字形原理教学,使学生从汉字构造原理上记住字的音、形、义。基于这样的认识,如在教学“火”时,在屏幕上出示它的溯源图,是一个火苗的形状,然后逐渐演变成现代汉字“火”。学生在看到这一演变过程时,脸上就会洋溢着兴奋,眼睛就会闪烁出智慧的火花;再如教学“酉”字就绘出酒坛图来识字,教学“牧”字,只要解析牛字旁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与“牛”合起来指手拿鞭子放牛,就是“牧”的本义;教学“爪”字,我为了析解字理出示自己手心向下的右手,学生跟着做动作。再根据手的形状导出古体“爪”。这样,运用字理教学进行识字,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很快乐,形成了学习的兴趣。

二、在字理识字教学中,结合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增强记忆

我们的汉字被称为“方块字”,这旨出于若干个极其抽象的笔画组合而成。教学实践证明,对于初入学的儿童来说,要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识字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低年级儿童的思维具有鲜明的形象性和具体性。他们的特点就是记得快,忘得也快,识字成了入学儿童的一大难点,以致有些儿童产生厌学语文的心理。那么,如何解决这一大难点,提高识字的效率?字理识字教学法为我们打开了这扇门,使学生识字的质量大大提高。比如教师根据一些字的形、义特点,编字谜让学生猜想分析,童趣浓,符合儿童的心理,同时有利于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丰富学生的想象、分析、推理能力。如“二姑娘──姿”“半导体──付”“重逢──观”“二月平──朋”“木质门──闲”“要虚心──七”。再如学习“听”字时,学生这样表演:甲在乙耳边说话,而乙必须用耳(斤)才能听到甲口中发出的声音;又如学习“笔”字时,让学生边观察毛笔,边小组分析毛笔的构成。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全神贯注,争先恐后,积极思考,从而增强了对汉字的记忆。

三、字理教学能帮助学生提高审美情趣

我们的身边并不缺少美,只是学生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学生在分析字理的时候,实际上就是一种审美活动,而审美往往是从景物的外在形象开始。因为,形象美显得明确、具体,不仅给人以突出的印象,而且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在教学中,作为教师的首要任务是还学生一双寻找美的眼睛,引导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发现汉字的形象美,激发他们的直接美感。

运用字理进行识字教学的重要特点是通过溯源图教学象形字;通过“分解――组合”教学会意字等。这就是把象形字还原成图画,把会意字变成一个个小故事。如教学“山”字可通过展示群山图、群山抽象图、古体和楷体“山”,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在教“休”字时,把它演绎成一个人赶集累了,靠在树旁休息的小故事。还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再造想象,先让他们在头脑中把汉字还原成景物形象,再恰当运用图片、幻灯、录像等手段把大脑中的景物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使学生觉得生动、真实、身临其境的感知汉字的形象美。最后,教师可做示范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经验给生字扩词,如“山川”、“山水”等等这样应用性的理解字义,进一步深入感知汉字形象,强化发现美的效果。

四、字理教学有利于培养、发展和训练学生的思维

1.由字形展开联想和想象,引导学生大量观察和答问,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大家都知道,由此及彼,从一点向多面辐射,是形象思维最活跃的阶段。在字理识字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字的形、音、义之间,在字的词、句、段之间,在独体与合体之间,开通联想的渠道,展开联想的翅膀。例如:“色”字,上部表示一把刀,下部“巴”可以想象到尾巴,刀砍尾巴,就会流血,血是红色的:同时,“色”还可以组成“白色”,“黄色”,“黑色”等词,而这些不同的颜色组合在一起就有成“彩色”。又如“有”字,通过观察其演变过程,让学生知道,上部表示手,下部“月”表示肉,(下转38页)(上接62页)用手拿肉,那么你就有了它:接着就引导学生用“有”练习对话:1.我有――;2.――有――。这样,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很好地培养了思维的流畅性。2.借助字理,精心设疑,鼓励质疑,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为了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我在字理识字教学中精心设疑,让学生凭字理比较字形,鼓励他们大胆质疑,以此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例如教“买”字的时候,我先出示头上戴顶破帽子的彩图,设问:“买”字头部像什么?引导学生回答“像帽子”以后,由故事引出“头要戴帽无钱买,只好买顶破帽戴”的儿歌让学生边唱歌边记住此字,然后再引出“卖”字,设问:“买”字与“卖”字有什么不同?“卖”字头上为什么多了个“十”?它表示什么?于是有的说,“十”表示多,东西多了,就要拿去卖;有的说,“十”表示十字路口,那里人来人往,东西好卖,等等。这样,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字与字之间.字与实物之间的差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力;而在课堂上设置大量的问题,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思考机会和说话机会,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语言表达能力起到很好的效果。

识字教学是学生思维开发之始。在字理识字中,通过对汉字的字理分析,不仅提高了识字效率,而且在了解汉字负载的文化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汉字文化的熏陶,感受到汉字内蕴的博大精深,此时,一股对祖国文字和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从我们师生心底油然而生。

(作者单位:吉林省第二实验学校小学部)

责编 / 张 鹤

上一篇:一节“深厚”的数学课 下一篇:开放的语文充满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