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梯溜梯原因及对此应特别注意的检验项目

时间:2022-10-05 02:30:41

浅谈电梯溜梯原因及对此应特别注意的检验项目

摘 要:文章主要针对造成轿厢运行至平层位置后溜梯的问题进行分析。探讨了造成溜梯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电梯定期检验过程中针对这些原因的具体检验注意事项。

关键词:电梯;溜梯;原因;检验

作为特种设备,电梯的设计、制造、安装、维保及检验等环节都有严格的法规和标准进行规范,曾被认为是最安全的公共交通工具,极少出现安全事故。可是,随着改革开放和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电梯保有量在持续不断的增加,截止2015年底全国共有电梯425.96万台。在这么大的保有量下,电梯安全事故也逐渐增多,在这些事故中因溜梯造成的安全事故占其中很大的比重。

1 电梯溜梯的定义

1.1 正常运行时发生故障情况下而进行自我保护的溜梯现象

一般情况下,电梯正常运行过中,发生故障后,如果控制系统突然检测到异常信号的发生,电梯将会自动发出立即停止运行的指令,电梯接到停梯指令后,在即将要紧急停止的短暂过程中,势必造成电梯运行加速度的改变,同时不会在选定的层站停靠。随着电梯运行加速度的改变,此时轿厢内的乘客就会产生失重感觉,造成电梯溜梯的感觉。如果该异常故障信号可以通过系统的重新自动寻址来消除,电梯就会自动在就近的平层位置开门放出乘客;如果异常故障信号无法自动消除,就会发生长时间的困人,此时必须专业的电梯维护保养人员来进行救援,放出被困乘客。综上所述,从电梯故障异常信号发生到系统发出停梯指令过程中一系列的运行速度或加减速度的变化、系统重新自动寻址、不按目的层站停靠造成乘客产生失重感觉,这就是一般情况下常出现的溜梯现象,这种溜梯现象是电梯正常运行时发生故障情况下而进行自我保护的溜梯现象,这种溜梯现象通常不会出现重大的安全事故。这种溜梯现象一般表现为:制动器工作正常,不存在制动器不抱闸(不制动)、制动力矩不足或者是曳引能力不够等原因。

1.2 严重情况下因制动器或曳引力不够引起电梯失控出现溜梯现象

这种溜梯现象一般是指在电梯失去电力驱动和控制的情况下,由于轿厢与对重之间的拉力比值发生变化,造成轿厢上升或者下降的现象。这种溜梯现象对电梯本身的破坏性很大,尤其给乘客的人身安全产生很大的危害。这种溜梯现象非正常故障的溜梯,在以下的论述中,主要讨论的也是在这种非正常故障的溜梯现象。

综上所诉,广义上电梯的溜梯是指在电梯的运行过程中,在没有接收到任何外部指令信号的时候突然上升或者下坠的现象。

2 造成电梯溜梯的主要原因

2.1 制动器的制动不良

制动器是电梯驱动主机乃至整个电梯系统最关键的安全部件之一,制动器失效对电梯运行安全的威胁极大,而且由于制动器失灵而造成的危险依靠其他安全装置进行保护也是非常困难的。电梯制动器的结构包括:(1)电磁铁:电磁铁的主要作用是将控制系统的电信号通过电磁作用转变为铁芯的机械动作(打开或者闭合)。(2)制动臂:制动臂要求具有较高的强度,通常采用钢锻件和铸钢件加工而成,它的作用在与将电磁铁的运动传输给制动闸瓦。(3)制动闸瓦:由制动瓦和制动衬组成,制动闸瓦的材料为铸铁或钢板,制动衬采用摩擦系数大而且耐磨的橡胶合成。(4)制动弹簧:主要作用是压紧制动闸瓦,产生制动力矩。通过调节双头螺栓两端的螺母来调整弹簧的压缩量,获取所需的制动力。(5)制动轮:安装在蜗杆一侧,以保证联轴器断裂时,电梯仍能被制停。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是当电梯运行时,控制系统令制动器电磁线圈通电,使铁芯吸合,带动制动臂克服弹簧压缩力使闸瓦张开,使主轴可以自由转动,驱动电梯运行;当电梯需要停止时,控制系统令制动器电磁线圈断电,线圈中的铁芯在制动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制动闸瓦把制动轮抱紧,使电梯停止。

制动器的制动不良主要指的是以下两种情况:(1)制动器不抱闸。(2)制动力矩不足。引起制动器不抱闸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制动弹簧机械卡阻;b.制动器的电器触点粘连;c.制动器铁芯有油污发生吸附现象不能释放;d.制动器线圈不断电。

引起制动器制动力矩不足的原因有以下几点:a.制动弹簧调解不当,弹簧过松;b.制动轮与制动闸瓦之间间隙过大;c.制动轮与制动闸瓦之间存在油膜;d.制动闸瓦磨损超标。

2.2 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打滑

曳引式电梯是通过曳引轮的正反旋转,利用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的摩擦力,带动曳引绳两端的轿厢和对重上下运动。曳引力必须适宜,否则会引起安全事故。如果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摩擦力过大,对重压缩缓冲器后,轿厢仍然会继续受曳引力作用,被曳引轮所提升造成冲顶;如果过小,则会导致曳引绳与曳引轮之间打滑。曳引能力与钢丝绳与轮槽之间的摩擦系数和钢丝绳绕过曳引轮包角有关,根据公式曳引能力公示: ;

其中:T1、T2为曳引轮两侧曳引绳中的拉力;e为自然对数的底;f为当量摩擦系数,与曳引轮的绳槽形状和曳引轮材料有关;a为钢丝绳在绳轮上的包角。

由此分析,导致曳引能力不足产生打滑现象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钢丝绳由于曳引轮之间包角过小;(2)钢丝绳与曳引轮之间过度,导致摩擦系数降低;(3)电梯的超载。电梯在设计时是有额定载重量的,当超出额定载重量时,对重侧和轿厢两侧的拉力相差太大,大于曳引轮与钢丝绳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此时钢丝绳就会在曳引轮上打滑;(4)提升系统制动加速度过大。动摩擦因数随着钢丝绳运行速度增加有逐渐变小的趋势。(5)电梯平衡系数的改变。此时制动器需要提供比正常平衡系数情况下更大的制动力矩才能制停轿厢。

3 为防止溜梯现象的发生,在电梯定期检验过程中应特别注意检查以下部位

3.1 检查曳引轮的轮槽磨损情况

曳引轮轮槽不得有严重磨损,严重磨损主要有以下几种:(1)曳引轮槽型由于磨损而改变形状,如由原来的V型槽或带切口的半圆槽,已磨损为圆形槽;(2)钢丝绳接触到曳引轮绳槽底部,如带切口的半圆槽;(3)多根钢丝绳在曳引轮槽上的高度有明显偏差。有以上问题时,可以认为轮槽有严重磨损,可能影响曳引能力。当发生上述情况时,应当进行曳引能力验证试验。

3.2 检查钢丝绳

(1)检查钢丝绳是否出现磨损、直径减小或者直接达到报废标准。通常,钢丝绳接触曳引轮绳槽底部可视为最严重的情形之一;(2)钢丝绳表面的情况是否过度或不足;是否使用专用的电梯维护油脂来钢丝绳,不得用柴油或者汽油,这些油脂不仅不能消除电梯的打滑现象,还会加剧对钢丝绳的破坏;钢丝绳上的油泥是否过多或者过厚,这种情况会降低摩擦系数。

3.3 检修运行、停止,观察制动器张开和制动情况

制动器应当动作灵活,制动时制动闸瓦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上,必要时,用片式塞尺测量制动间隙,判断制动是否均匀;电梯运行时,制动闸瓦与制动轮之间不发生摩擦现象;观察制动器表面,制动闸瓦以及制动轮工作面上是否有油污。

4 结束语

通过对电梯非正常故障的溜梯原因进行分析,得出在实际电梯定期检验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对那些项目的重点检验,从而确保电梯的安全使用。

参考文献

[1]毛怀新.电梯与自动扶梯技术检验[M].学苑出版社,2001.

[2]陈路阳,戴凤俊,庞秀玲,等.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M].中国质检出版社,2012.

[3]TSG T7001-2009.电梯监督检验和定期检验规则[M].新华出版社,2010.

上一篇:生态工程化南美白对虾养殖设施系统构建技术研... 下一篇:百善煤矿沿空掘进巷道锚网支护技术改进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