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历史课堂与“时代”的链接

时间:2022-10-05 01:53:44

浅谈历史课堂与“时代”的链接

信息化时代赋予历史课堂更丰富的内涵和更深厚的底蕴。与“时代”链接,历史课堂便拥有了丰富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文字资源、影视作品、历史文物,以及遗址遗存等。其中最直观的、学生又非常喜欢的就数历史剧的电影或电视剧了。

一、借历史剧再现历史情景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听、读、讲历史故事,学生无不喜欢,更别说看历史题材的电影或电视连续剧了。近年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影视文化也有了长足的发展,涌现出了大量历史题材的优秀电影和电视连续剧,成为一种非常重要且容易获取的历史资源。比如清史剧中的《康熙帝国》《雍正王朝》《慈禧太后》《末代皇帝》等。《西楚霸王》以细腻笔触描写楚汉相争的故事,项羽因有勇无谋的个性渐渐屈居刘邦下风,最后“楚汉相争”,两人对决,项羽兵败乌江而自刎,汉高祖刘邦描绘了汉朝史篇的第一页。汉史剧《大风歌》则是讲述汉朝帝王更替的一首长篇史诗。

还有一些比较接近历史实际的、娱乐性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比如《康熙微服私访记》《刘罗锅》《铁齿铜牙纪晓岚》等等,只要其违背史实不多不远,也可以有选择地利用,因为它们或多或少提供了某一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益于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历史,以增强其历史感和历史理解能力。

巧用这些资源即要精选画面,优化重组内容,确定最佳的呈现方式。在课堂上,教师可向学生作一简单介绍,布置下周末或假期家庭作业;抽时间,在网上搜看这几部清史剧和汉史剧,以对高中历史有关清朝和汉朝有一个直观而全面丰富细腻的理解,并思考古为今用,从清汉朝各自的兴衰史来看,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朝代趋于灭亡的教训是什么?

实践证明,学生很感兴趣,认真地完成了作业,并从此对历史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学习有了自觉性,成绩也会渐渐得到提高。

二、借书报资源重温历史轨迹 树立学生学好历史的信心

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人文学科,涉及的知识广泛,图书报刊各单位都订阅,是极易获得的。教师平时如果注意收集和保存,号召学生课外去阅读摘录,那么这样做就可丰富学生的社会人文科学知识,加深他们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又能促使他们“动起来”,促使课堂“活起来”,使学生感觉到历史是比较容易学好的,是风趣而又有条理的。

三、借当地历史资源重温历史英模事迹 增强时代使命感

发现和利用乡土资源,如著名历史人物的事迹、塑像、故居等。再如介绍或走访历史见证人、历史专家学者、历史教育专家或阅历丰富的长者,游览我们山东曲阜的孔府、孔庙、孔林,泰安的泰山,淄博的“齐文化”等名胜古迹,从不同层面、多角度地为学生提供历史素材和历史见解。家谱、不同时代的照片、图片、实物以及长辈对往事的回忆和记录,也会在不同程度上有助于学生的历史学习。

学生对身边的事物很感兴趣,如能恰当巧用这些当地资源,就能够增强学生的自豪感和使命感,很自然地以他们为榜样和楷模,增强了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怀,坚定了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好好读书的决心。

四、借信息网络资源精练历史知识 提高历史考试成绩

信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教育装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的实施与发展,以及计算机教学辅助软件、多媒体历史课件、远程教育中的历史课堂、历史教育网站等技术的成熟利用,中学历史教学得以获取精练的资源,很好地把握了重点难点,为提高中高考成绩提供了保证。

笔者以为,对于历史教学帮助较大的网站有“中学历史教学资源”“人教社—高中历史”“中基网—历史”等,还有一些学校网站如“建桥学习网”“天河部落”等也很有特色。巧用这些资源,精选是关键,及时下载是保证,因为有些专题性的资源过期难觅。如2011年的纪念二战胜利60周年专题,纪念郑和下西洋600周年专题,在今年的网上是最齐全的,一旦错过就再难找全了。

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纪念馆、档案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蕴涵丰富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也可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知识,有助于提高学习成绩。

(作者单位:山东省淄博市沂源县实验中学)

上一篇:生活事例、学术笑话与西方经济学教学 下一篇:保险专业本科教育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