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05 01:48:17

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46例临床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76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30例,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2.6%)明显高于对照组(60.0%)。治疗组治疗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脂、肾功、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西医治疗基础上联用黄芪和丹参注射液能改善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液流变学、血脂、肾功,减少尿蛋白排出,疗效显著,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黄芪;复方丹参

[中图分类号]R58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P2(a)-060-0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DM)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是造成终末期肾衰的最常见原因。该病在临床治疗上是一大难题,也是影响生活质量及致死的主要因素之一。我们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黄芪和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46例糖尿病肾病(DN)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1年1月~2006年1月在我院住院的DN患者76例,男42例,女34例;年龄40~70岁,平均年龄61.5岁。所有病例均符合1999年WHO和中国糖尿病学会有关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4h微量蛋白尿≥1200mg,伴不同程度水肿、高血压及进行性肾功能减退。所有患者均排除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心力衰竭、高血压、泌尿系感染、发热、急慢性肾炎、短期高蛋白饮食等其他疾病引起的蛋白尿及肾功能损害。患者按人院先后顺序单盲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男27例,女19例;年龄38~72岁,平均62.7岁;平均病程12.4年。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3.1岁;平均病程11.5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病因、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糖尿病教育和饮食控制,同时口服降糖、降压药物,严格控制空腹血糖≤7.8mmol/L、血压≤130/80mmHg。治疗组同时给予黄芪注射液40ml和复方丹参注射液20mL,加生理盐水250ml中静脉滴注,1次/d,4周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检测血液流变学、血清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尿素氮(DUN)、血清肌酐(Scr)、进行24h尿蛋白定量及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检测。

1.4 疗效标准

参照卫生部制定的《中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标准。显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24h尿蛋白定量下降>70%;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改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30%~70%:无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无改善,24h尿蛋白定量下降<30%。

2 结果

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2.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60.0%。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的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现代医学认为,DN的发生发展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高血糖、高血压、肾小球血液流变学异常、生化代谢紊乱、多种细胞因子的异常表达和影响以及遗传背景等多因素相互作用。其中高血糖、高血压是DN发生、发展的基本因素,而血液黏度增高、红细胞变形能力减弱、血小板黏附性及聚集性增高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重要因素。其主要病理改变为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间质纤维化,最终发展为不可逆性肾组织结构损害。在临床上早期表现为微量白蛋白尿,随时可出现持续性蛋白尿、高血压和进行性肾功能损害。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最佳指标是尿白蛋白排泄率的测定。

西医对DN的治疗采取综合措施,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调脂,予优质低蛋白饮食以及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和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等,可取得较好疗效,但其临床应用受到患者肾功能状况和某些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制约。中医药治疗DN不但能控制其病情发展,改善临床症状。而且不良反应小,安全有效。

黄芪和丹参注射液是临床常用的中药。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芪注射液为传统中药黄芪的提取物的灭菌溶液,主要含有黄酮类和丰富的氨基酸、黄芪皂苷、多糖等。具有益气养元、养心通脉、扶正祛邪、健脾利湿之功,此外还有免疫调节、扩张血管、降低血压、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血小板黏附率、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黄芪对肾小球基底膜屏障有保护作用,可减轻通透性蛋白尿,对肾性蛋白尿有减轻作用。周钦等报道黄芪能提高血浆白蛋白水平,降低尿蛋白排出量,增加肌肉蛋白储备,提供必需氨基酸,从整体改善,肾小球代谢紊乱。黄芪能使冠状血管和,肾脏血管扩张。并使全身末梢血管扩张,皮肤血循环畅盛,使高血压患者血压下降;黄芪多糖有双向调节血糖作用,可使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水平下降。黄芪还能改善肾血流灌注、抗低氧、抗自由基、保护红细胞的变形能力,保护肾小球基底膜的电荷屏障和机械屏障,抑制血栓烷A2(TXA2)产生和血小板聚集并促进其解聚,阻断TXA2对人球小动脉的收缩,改善肾脏微循环,减轻肾脏损害,减少尿蛋白,降低血清BUN和Scr上升的幅度。复方丹参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率,降低全血黏附率,抗凝血、抗血栓形成的作用。丹参且能激活纤溶酶原一纤溶酶系统,促进纤维蛋白及纤维蛋白原降解,使得沉积于肾小球的纤维蛋白分解,减轻基底膜的纤维化;丹参酮具有降血脂,扭转慢性肾衰所致的肾素和血浆容量的失调,缓解由于肾素增加所致的肾血管阻力增加和肾脏血流减少。丹参对肾衰有保护作用,可增加肾血流量,降低血尿素氮,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和尿量,延缓肾小球硬化的进展。黄芪和丹参合用,具有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的作用,可充分发挥它们所具有的抗凝、去纤、降低血黏度、降血脂、改善肾血液循环的协同作用。

上一篇:复方细辛壳聚糖滴鼻液的制备及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小柴胡汤应用举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