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茶马古道ざ匝叵呙褡宓厍发展作用研究

时间:2022-10-05 12:54:08

“一带一路”背景下茶马古道ざ匝叵呙褡宓厍发展作用研究

摘 要:茶马古道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经济文化线路之一,同其他古道相比,茶马古道具有自己的特点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重新挖掘茶马古道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本文立足茶马古道的历史与现实,从历史中发掘出茶马古道在历史殊的历史意义,还结合“一带一路”战略背景,试图找到茶马古道在当今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一带一路”;茶马古道;沿线民族地区;发展作用

“茶马古道”是一个有着特定含义的历史概念,它是指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①一般而言,它可以分为川藏线和滇藏线两条大的线路。茶马古道隐藏于云藏高原的崇山峻岭之中,它用丰富的支线网罗滇、川、藏三省,构成连接三省的血脉,它曾是中国西南地区社会交往、民族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同时,它更向外辐射到越南、老挝、泰国、尼泊尔以及印度等国,加强了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同时也是在世界范围内传播民族文化和传承精神文明的载体,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历史上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着重要的历史意义。

现如今,茶马古道已经是闻名世界的历史文化传播的古老通道,在学术界存在着“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的研究格局。②更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推进,茶马古道必将对沿线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起到良好的带动作用。

一、茶马古道的历史与意义

关于“茶马古道”的命名,是在20世纪80年代末,作为一个学术命题首先由云南大学的木霁弘教授以及陈保亚等学者提出。在二战之后至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历史原因以及诸多的现实因素,茶马古道一直沉寂在云藏高原的山间水畔。直到20世纪90年代,木霁弘、陈保亚等六名学者徒步考察了古道的滇藏线和川藏线,共同出版了《滇川藏“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在书中,他们借用古道上最具有代表性的“茶马互市”提出了“茶马古道”的概念。这可以说是茶马古道学术考察活动的开端。从此之后,形成了一波茶马古道学术研究的热潮,茶马古道的路线和历史渐渐清晰,茶马古道的知名度也在这些研究中不断上升。

茶马古道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在汉朝之前就已经存在的“蜀身毒道”。但由于茶马古道地处祖国的大西南,古代多为各少数民族聚居,所以一直不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茶马古道兴于唐宋,盛于明清,二战中后期最为兴盛。唐宋期间,唐王朝同吐蕃战争不断,但民间交流反倒因为战争逐步的增加。滇川藏的各少数民族有的亲唐,有的亲吐蕃,但不管是亲唐还是亲吐蕃,都在一定程度上同其他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交往过程中,尤其是在同吐蕃的交往过程中,逐步的促进了茶马古道的兴盛。到了明清时期,统治政府在茶马古道设置现在学术界普遍认为茶马古道存在两条主道,一条是滇藏线,另一条是川藏线,两条线均以“茶马互市”③为最主要的交易方式。

茶马古道在中国的分布主要是在滇、川、藏三省地区,向内可延伸到广西、贵州、湖南等省市,向外则直接抵达印度、尼泊尔以及东南亚的缅甸、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并辐射南亚、西亚、东南亚的另外一些国家。作为西南地区的重要国际通道,自茶马古道出现以来,它就在推动中国西南边疆经济和文化的开发,促进国内各民族之间乃至同国外的交流与合作,维护边疆的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民族文化风情以及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等等因素,茶马古道同其他历史上存在的古道相比,具有自己的特点和特殊的历史意义。这些特点和特殊历史意义可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

1.茶马古道被学术界誉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中国古文明传播的国际通道”。④正因其地势最高,同时沿途气候环境又复杂多变,路途又是极为遥远,因此茶马古道又是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

茶马古道翻越横断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横跨金沙江、怒江、澜沧江和雅鲁藏布江,所经之地海拔均在三四千米以上,几乎横越整个青藏高原。而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因此,说茶马古道是海拔最高的古道是毋庸置疑的。

茶马古道沿途气候更是所谓“一日有四季”,一日之中可同时经历大雪、冰雹、烈日和大风等天气,气温变化幅度极大。有民谚曰:“正二三,雪封山;四五六,淋得哭;七八九,稍好走;十冬腊,学狗爬”。千百年来,茶叶正是在这样人背畜驮历尽千辛万苦的情况之下而运往藏区各地的。据有人统计,经川藏茶道至拉萨,“全长约四千七百华里,非三、四个月的时间不能到达。⑤藏区民众中有一种说法,称茶叶翻过的山越多就越珍贵,此说生动地反映藏区得茶之不易,同时也说明了茶马古道上行路之艰辛。

茶马古道大多为山路,加之极高的海拔,以及变化无常的天气,其行路之艰难可想而知,而其路途又遥远。如《明史・食货志》载曰:“自碉门、黎、雅抵朵甘、乌斯藏,行茶之地五千余里。”焦应的《藏程纪略》记:“坚冰滑雪,万仞崇岗,如银光一片。俯首下视,神昏心悸,毛骨悚然,令人欲死……是诚有生未历之境,未尝之苦也。”⑥如此漫长艰险的高原之路,使茶马古道不仅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道,同时也是世界上通行难度最大的古道。

2.除两条主线外,茶马古道的支线如毛细血管,分布极为广泛,紧密联结滇、川、藏三省。

茶马古道的线路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滇川藏三省的交通网络线。在两条主线的沿途,密布着无数大大小小的支线,将滇、藏、川“大三角”地区紧密联结在一起。这些大大小小的支线,其实等同于各地区相互交流的交通线的总和。从一定意义上讲,茶马古道是滇、川、藏地区的生命线,失去这些生命线,滇、川、藏三省的联系不会如此紧密,甚至于在三省内部,个地区之间的联系也不会如此的灿烂多姿。

如果将茶马古道的两条主线路比作“大血管”的话,那么茶马古道的小支线就是“毛细血管”,而各条小支线相互联结就形成了“毛细血管网”。虽然“大血管”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毛细血管”也是必不可少的。甚至于这些“毛细血管”在维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上比“大血管”还有更现实和直接的作用。

3.茶马古道所经之地均为民族地区,在其沿途,包括汉族在内的20多个民族比邻而居,因此,茶马古道也是一条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进步的团结之路。

藏族史诗《格萨尔》说“汉地的货物运到博(即藏区),是我们这里不产这些东西吗?不是的,不过是要把藏汉两地人民的心连在一起罢了”。⑦这是藏族民众对茶马古道所起作用的最透彻和最形象的理解。所以,无论从历史与现实看,茶马古道都是汉、藏民族团结的象征与纽带。

茶马古道不仅促进了与祖国的统一和藏汉人民唇齿相依、不可分离的亲密关系,而且促进了茶马古道所经之地各民族的血脉联系。茶马古道沿线,傣族、拉祜族、回族、基诺族、白族、布朗族、彝族、哈尼族比邻而居,和睦相处。哈尼族、基诺族、布朗族、拉祜族、白族、藏族等各族村寨隐藏其间,可谓一幅山美、水美、人美的天然画图。⑧在马帮中,亦有各族人民参与其中,他们之间彼此照应,不仅加强了文化的交流,更在艰难的旅途中形成了深厚的情谊,加强了各民族的血脉联系。

几千年来藏、彝、纳西、傈僳、哈尼、基诺、羌、普米、白、怒、景颇、阿昌等民族通过这条古道不断加强彼此之间的经济文化联系与往来,增进了各民族间的团结和友谊,促进了沿途的经济、文化、艺术、宗教、民俗等各方面的繁荣和发展。这就如木霁弘教授等学者提出的一样,茶马古道加强了滇、川、藏三省之间的相互联系,使它们成为一个在经济上文化上不可分割的“大三角”,促进了西南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和健康发展。

茶马古道是汉、藏、白、纳西、傣、拉祜、哈尼等民族和谐关系和民族团结的见证和纽带。见证了汉、藏以及西南各民族发展。融合的历史,见证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的历史进程。各民族的茶马贸易不仅仅体现为单纯的商品交换和贸易活动背后的经济上的依赖性和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联系,也促成了汉、藏等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和多民族间的相互沟通和情感上的联系。

二、茶马古道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茶马古道与沿途居民血脉相连,至今仍然发挥重要作用。在滇、川、藏三省的边远地区以及深山区,川藏、滇藏公路难及之处,茶马古道至今仍为当地人民所利用,还在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茶马古道之所以知道现在仍在运转,是与它毛细血管般的丰富支线分不开的。这些支线随着历史的发展已经完全的成为当地人交通,贸易的必须之路,甚至是唯一的道路。除了这些千年的古道,很难开发出新的道路。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古道,从形成的时候起,就是根植于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的,它是为了方便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而开辟的。现在茶马古道已经融入到当地人民的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离开这些古道,当地人民无法出行、经商访友,正常的生活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建国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茶马古道还在不断地发展。在社会主义的新时期,伴随着公路事业的发展,以及旅游业的长足进步,茶马古道也随着时代的变化有了新的现实意义。在“一带一路”大背景下,茶马古道对沿线民族地区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1.“一带一路”背景下茶马古道的新发展

和平解放后,青藏线、川藏线同时建成,开辟了与内地交往的全新时代。古老的茶马贸易活动早已变成了历史,而承担茶马贸易的道路也焕发出新的青春。1957年,国家修通了滇藏、中乡公路,各种物质、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通过内地运往,彻底改变了茶马古道上人背畜驮的落后状况。

现在,昔日的“茶马古道”早已被青藏公路、川藏公路、滇藏公路等现代公路所取代,如在昌都已形成“两横一纵”(两横:北线国道317,由四川德格-江达-昌都-类乌齐-了青-巴青-那曲-拉萨;南线国道318,四川巴塘-芒康-左贡-八宿-林芝-拉萨;一纵国道214,由云南的德钦-芒康-左贡-昌都-类乌齐-青海的囊谦)的交通格局,基本形成了“干”字形的现代“茶马古道”。⑨

现代“茶马古道”是茶马古道在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新发展,是党关心滇、川、藏各少数民族与民族地区发展的具体表现,并必将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有序推进的得到进一步的加强。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共同繁荣发展的新时期。茶马古道作为联结滇、川、藏三省的纽带,在加强文化交流,繁荣三省经济,促进三省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把原来落后的山路改造成先进的公路,以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进步,也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

2.茶马古道具有极高的旅游价值

茶马古道沿线有独具特色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开发潜力,尤其是滇、川、藏三省区对茶马古道的旅游联动开发,能够构建成一条世界级的黄金旅游线路,将茶马古道打造成全球著名的旅游品牌。

现在这条世界上最为艰险的,也是最为壮丽的道路引起了越来越多的人们的浓厚兴趣。虽然滇藏、川藏公路早已取代了过去蜿蜒伸展在深山、河谷及连接起一座座村寨的“茶马古道”,但江山依旧,古风犹存。滇藏、川藏公路便利了茶马古道的交通,同时也为茶马古道发展优质旅游带来了便利。渴望对自然的亲近,对神秘的茶马古道的向往,必然使得“茶马古道”成为世人关注的一条黄金旅游线路。

茶马古道沿线民族文化灿烂多彩,有俗语形象的表述为“五里不同音,十里不同俗”。这种多元文化特点,使茶马古道成为一条极富魅力且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走廊。这也是茶马古道发展旅游业的重要文化资源保证。也正是如此,“茶马古道”作为区域联动开发战略的内容之一被写入了中国“十五”旅游发展规划之中,纳入中国旅游“十五”计划优先开发的黄金旅游线路。

而茶马古道的开发也已经有了一些较为成功的案例。如世界文化遗产丽江大研古城不仅是一个多民族文化的交融地,更是茶马古道上重要的货物产地和中转集散地,是“活着的茶马古道重镇”,而丽江古城也一直在处在茶马古道的旅游业的前列。2001年11月,丽江因其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方面的卓越成就,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丽江模式”向全世界推广。⑩

茶马古道集中了我国最好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完全可以将其开发成世界级别的旅游品牌,并把它培育成西部经济增长的新的战略支撑点。而在茶马古道品牌的带动下,沿线地区的国际旅游发展必将得到长足的进步。

3.茶马古道可以带动滇、川、藏三省发展

茶马古道将滇、川、藏三省联结为一个紧密的“大三角”区域,茶马古道的发展会直接带动茶马古道的沿线乃至滇、川、藏三省的发展。随着对“茶马古道”研究的深入和旅游开发的进一步进行,将会对滇、川、藏三省的社会经济文化乃至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新时期,茶马古道的开发受到了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由于茶马古道是我国西部地区最具开发潜力的黄金旅游路线,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的不断深入,国家将茶马古道的开发最为旅游工作的重点来抓,正在投入巨资对“茶马古道”的线路进行整合与开发,这不仅可以进一步促进茶马古道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也必将推动云南、四川、三省“大三角”旅游经济圈的蓬勃发展。旅游业又必将带动服务业以及周边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该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各方面事业的共同进步。

三、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重新挖掘茶马古道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所能起到的作用,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的。在沿线各民族地区的发展中,发展了的现代茶马古道将起到更为重要的作用,既是走出去的重要通道,又是凝聚力量的重要纽带。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继续发挥茶马古道的作用,可以有效在当今对沿线民族地区发展所能起到的积极推动。(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注解:

① 石硕.茶马古道及其历史文化价值[J].研究,2002,04:49-57.

② 张永国.茶马古道与茶马贸易的历史与价值[J],大学学报,2006(6):34.

③ 杨镰.丝绸之路的经行者与探索者[M],见于斯文赫定著,江红、李佩娟译.丝绸之路.代序.

④ 王川.茶马古道旅游品打造的思考.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4(2),27-32.

⑤ 《康藏交通与抗战建国》,载《边政公论》卷五.

⑥ 吴丰培辑《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版,第13页.

⑦ 转引自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昌都茶马古道旅游开发可行性研究报告》,2001年铅印本,第133页.

⑧ “昆明民族茶文化促进会”会刊,民族茶文化.2004年第1期.

⑨ 罗莉.依托“茶马古道”黄金旅游线建立藏、川、滇“大三角”藏区旅游经济圈[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3(2):34.

⑩ 苏宏华.“丽江现象”对云南省申报世界遗产的启示[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2):148.

上一篇:公允价值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研究 下一篇:对基层银行业开展“三权”抵押贷款情况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