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

时间:2022-10-05 12:08:13

浅析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教育变革

摘要: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

关键字:信息技术;教育变革;教学观念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6-0165-01

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提高了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使信息的处理功能远远超越了人类自身的能力,达到了信息存储、传递、处理、利用的一体化和自动化,开创了一个全新的信息时代。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延伸了人的大脑功能,拓展了人类的智力,从而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而且广泛渗透和影响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内,引起了从教育观念到教育过程各环节的巨大变革。

1.教学观念的变革

现代信息技术从各个方面冲击着传统的教育模式,首先引起教育观念的革命。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教学主体,总是被假定为知识渊博,即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桶水",而学生则是学习主体,他们往往被比做海绵、白纸,或者他们的头脑被假定为空空的容器。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流动,是一种单向注入式的,缺乏双向互动。这种传统的线性封闭式教学方式,往往能达到一种知识的继承性,却不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广泛应用,首先给传统的教育观注入一股清新的空气,教育不再局限于校内,而是以信息网络为传输技术核心,拓展到课外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教育对象也突破青少年的圈子而向中老年延伸,由阶段性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真正实现了"活到老,学到老"。教师借助新式的信息化、多媒体化工具,采用动感的画面和音响效果,栩栩如生地向受教育者传输知识、信息,由传统的线性教学转变为非线性的资源型教学理念。在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取开放式的教学,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计算机和网络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而且是课堂活动的积极参与者。教师和学生不再仅是盛水容器,他们还必须具备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造信息和信息的能力,在接受和熟练掌握知识的基础上,还必须具备作为信息时代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课程观念的变革

传统的教育教学中,课程的设置、课时的要求以及授课内容都有严格的规定性,教师按大纲要求备课,按照规定的授课时间授课,课程与课程之间也缺乏交融,每门课的老师基本上只是讲授本门课的知识,使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往往支离破碎,不能达到学科间的交叉和融会贯通。随着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课时与课程的要求相应较为灵活,教师借助教学支持系统和备课系统,可以采集到各学科的大量相关知识信息,用以支持自己的授课内容,这样不仅大大地丰富和生动了自己授课内容,而且极大地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实现了学科知识之间的融合,使学生的知识具有了整体性和连贯性。

3.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

3.1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定义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观念、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过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教学过程中主要包含教师、学生、教科书和媒体四个因素,这四个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结构形式。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认知结构的主动建构者;教师是学习主体的帮助者、引导者与促进者。由学生、教师、教学信息、学习环境构成了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结构。

3.2信息化教育模式的框架传统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而信息化教学模式是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框架可简单描述为,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这种模式的框架中,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和运用者;教师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与组织者,意义建构的促进者和帮助者;信息所携带的知识不全是教师传授的内容,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客体);学习环境包括"情境"、"协作"、"会话"等要素。

4.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多媒体教学有许多优越性,但它毕竟只是一种教学手段,教学手段和方式的现代化并不代表整个教学的现代化和先进性,特别是使用不当时,还会适得其反,还不如传统教学的效果。观察当前多媒体教学应用情况,不难发现存在以下明显的认识误区和使用不当:

4.1追求课件的漂亮外观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是为了让多媒体在课堂中尽可能发挥它的所有优越性,在课件的漂亮外观和动感的表现形式上花费大量的时间,配上图画、影像,希望所有的页面看上去丰富多彩、富于变化。事实上,过多的色彩、动态和音响既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偏离了教学的主题,而且,因为在课件形式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影响了教师对教材的深入钻研,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精心设计课堂,没有认真考虑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情感交流,没有引导学生进行深刻的思考和探索。这样的课堂教学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抽象思维力,也不利于学生情感的健康发展。

4.2刻意增加课堂信息容量多媒体教学的一个重要优点是以电子屏幕代替黑板,减少了教师在课堂上的板书,既节省了时间,又增加了课堂信息容量。因此,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多了解信息,多学知识,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也为了防止课堂上因演示太快而内容不够出现剩余时间太多的尴尬,在设计教学内容时,尽量做到"充实"与"丰富"。但是,当教师把大量的信息不经认真筛选和过滤就展示给学生时,琳琅满目的内容就会让人目不暇接,而且目前的多媒体教学中,实际使用的课件多数属于数字化型的备课笔记,很多教学课件只是用一页页幻灯片式的屏幕放映代替原来教师应该在黑板上的板书,大多数课件还缺少一个能启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思维共鸣的场景呈现和能触发学生空间想像能力、帮助学生完成知识构建的解析性演示动画。结果,整堂课上教师盯着电脑屏幕不停地按鼠标,甚至是坐在电脑桌旁,很少抬头看学生;学生则无精打采、似懂非懂地看着滚动的屏幕,听着教师念念有词的解说。

上一篇:如何抓好初中数学的学习 下一篇: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启发式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