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塔河五姑娘

时间:2022-10-05 10:52:02

难忘塔河五姑娘

1958年5月,为了解决塔里木河南岸50万亩新开垦土地的灌溉问题,农一师决定在荒原上开挖一条引水总渠,也就是南干大渠。这条渠线地形非常复杂。上级规定,参加修建南干大渠的人,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要身体好,二要思想好,三要男性。

出发前,20多名姑娘也排得整整齐齐,挺胸昂首,要一同前去。“谁叫你们来的?回去!”20多双眼睛瞪着不动,队长只好打电话向场部求援。政治处主任骑马赶来了,他给大家讲道理,却遭到了姑娘们一连串的质问:“为什么男女不平等?”“为什么轻视我们女同志?”领导还是不同意,“领导偏心眼,瞧不起人!”不满18岁的赵桂荣便和姐妹们一起哭,眼泪让领导心里有点乱。于是,场领导默认了。

正值盛夏季节,天气炎热,荒漠戈壁地面晒得滚烫,气温高达40摄氏度,长长的挖渠队伍,一字排开,一眼望不到边。跟在小伙子们后面,姑娘们开始挖渠了。每天天不亮起床,不擦黑不回来;每天定额10.5立方米,全靠两个肩膀往外挑;还要伐树,挖红柳。几天下来,果然不出大家所料,劳累、困顿,炎热、风沙,使很多姑娘受不了了!有的叫苦,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哭鼻子――本来嘛,连小伙子都感到很吃力的活,姑娘们怎么受得了!接着,陆陆续续地,今天走两个,明天少三个,20多个姑娘,只剩下了五个:王世卿、王华玲、赵桂荣、郭桂荣、赵爱莲。四面八方的泄气话,冲向她们,有讥讽、嘲笑、同情、怜悯、劝说。但是,5只娇嫩的拳头握在一起,挥出了一句有力的誓言:“干下去,干到底!”

为了提高效率,她们组成了一个女子突击队。挖渠中,上坡、漏沙是影响劳动效率的大问题。可是她们力气小,遇到流沙的陡坡,没有大力气爬上去,她们就用铺树皮、铺草等办法。

为了争先,她们5个人用于挑土的筐子选的都是特大号的。可是筐子大,一走路,满满一筐沙子,就会从筐的缝隙往下漏,等挑到渠坝上,只剩了半筐。于是,她们就撕掉刚买来的床单,脱下自己的外衣,铺垫在筐子里,这样沙子就不漏了。

男人和女人的体力毕竟是有差别的。5位姑娘知道,男同志力气大,一天下来肯定比女同志干的活多。只有晚上加班,才能赢得胜利。“那个时候人人都是争先恐后,所以我们只好晚上偷偷地干。

为了不让男同志察觉,我们不是点火把,就是打手电,将手电筒挂在树上或吊在脖子上,挑灯夜战。”郭桂荣说。有时候,不知不觉,干到天快亮了,场里给她们送来了绿豆稀饭、油饼,她们顾不上坐下吃,抓个油饼,一路挑担,一路往嘴里塞,继续干。有时候,不知不觉就干了一个晚上,等天蒙蒙亮,刚刚睡醒的小伙子们走到工地时,发现她们负责的渠顶上,已经堆起了一座座小山。

赵桂荣说,当时她们每天最渴望的事,就是好好睡上一觉。有时,人太困了,挑上一筐土,从渠底迷迷糊糊走到坝上,又原封不动地把土挑回渠底。有时小便时,竟停在那里睡着了。为了赶走瞌睡,她们每人口袋里都会经常备点辣椒,实在困了,就咬上一口。顿时,满嘴火辣辣的,瞌睡一下全跑了。就这样,5位姑娘挖渠的速度一下子超过了所有的小伙子,创下了人均每天搬运沙土72立方米的好成绩。当时的《生产战线报》(现《兵团日报》)在头版位置大篇幅报道了她们的事迹,她们还受到了陶峙岳等兵团领导的接见,被授予“穆桂英小组”称号。

“塔河五姑娘”是兵团戈壁母亲的典型代表,她们的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兵团人。如今,除了去世的赵爱莲和王世卿,其余三人都已退休。三五九旅屯垦纪念馆为她们塑了像,她们仍幸福地生活在塔里木河畔。赵桂荣的女儿,如今是一名团场党委书记;郭桂荣的儿子是一个万亩大连队的连长,他们已接过母亲手中的旗帜,让它们在屯垦一线飘扬!<E:\2013正文\2013.9下正文\2013.9下正文图片送印调\当.tif>

上一篇:铿锵玫瑰花正艳 下一篇:忠诚书写壮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