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县级医院急诊科规范化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时间:2022-10-05 10:47:19

浅谈县级医院急诊科规范化管理在医院管理工作中的作用

【摘要】医院急诊科是全院医疗急救工作的窗口,在医院护理管理中,加强急救技术的培训和危重病人的观察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应急能力,为患者实施切实有效的急救护理,为提高急诊抢救护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促使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合理。

【关键词】急诊科规范护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8-0-01

我院是一个280张床位的县级医院,担负着全县壹百五拾多万人口的医疗救治工作。2005年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以来,在急诊护理管理的内容中突出体现了护理基础质量、护理人员抢救技术水平、应急能力、抢救设备的使用等方面内容。经过认真督导,我认为提高抢救护理水平的关键是规范的护理管理,而护理管理的关键应从以下方面来抓。

1 各项规章制度的健全和落实

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尤其是危重病人抢救制度、查对制度、分级护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消毒隔离制度等核心制度的健全是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重要的是各项规章制度特别是核心制度落到实处,不流于形式,让各位护理人员熟记,并使之落实到实际护理工作中,恪守“慎独”精神,才是提高护理质量的保证

2 护理急救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培训

(1)从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基础知识三方面实施严格要求、严密组织、严肃管理。并根据护理学的发展和护理新技术的应用,不断修定和完善护理技术操作规程。组织规范化训练,提高技术操作水平,是提高护理质量的基础,是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必须掌握的基本功。同时,在护理技术操作中要把病人看作是具有生理、心理、精神、文化、社会需要的人[1]。要对病人的整体情况以及不适症状进行评估,实行人性化护理。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树立安全意识。每一步骤、每一操作都不能给病人带来外源性感染,要把安全原则贯穿在护理操作的全过程中,随时采取防止意外发生的措施,及时与病人沟通,指导病人合作[2]。

(2)医院管理年督导中我认识到:在急救技术的掌握和急救设备的使用方面是一个薄弱环节。如止血包扎不迅速,骨折固定不准确,吸痰不规范,心肺复苏不熟练,心电监护仪不能全面掌握等等。这些方面的不足,将严重影响抢救的进程和抢救的成功。这要求作为护理管理者,自身应加强急、危、重症知识的学习,娴熟掌握各种急救护理技术、熟练使用常见抢救设备的使用方法、简单故障的处理、设备的保养和注意事项。把急救操作技术训练和急救设备的使用作为工作的重点,制定详细的培训方案和预期达到的目标,并组织实施。通过定期考核、实际观察、随机抽查等方式进行评价,总结经验,找出不足,提出整改意见和措施,力争每个护理人员都达到预期目标。

3 抢救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制定常见急、危、重症的抢救预案,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演练。熟悉每一步骤,完成好每一操作,才能实现抢救时迅速、及时、准确,做到急而不乱,有条不紊,为抢救争取时间。

4 重视对危重病人病情观察能力的培养

注重急危重知识的学习和临床护理经验的积累,采取直接和间接观察法,从危重病人生命体征、意识状态、瞳孔、心理状态、特殊检查后、药物治疗以及一般情况如、姿势、呕吐等的观察,及时发现异常病情变化,分析产生的原因,及时提供有效的抢救和护理。同时作好病情观察记录,才能了解疾病的进程,判断病情的转归。因为患者的病情变化是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发展过程。只有加强护理工作的细节处置能力,对病情作全面的观察、判断,才能为病人提供整体的护理。

在护理实践中,必须随时观察,能机警、敏锐地以适当方式反应。这就要求每一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备广博的医学知识、严谨的工作作风、高度的责任心及训练有素的观察能力。做到勤巡视、勤观察、勤询问、勤思考、勤记录。通过有目的、有计划,认真细致的观察,及时、准确地掌握或预见病情变化,为危重病人的抢救赢得时间。

5 稳定心理素质的训练和敏捷反应能力的培养

(1)社会心理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心理应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人们常常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反应。一方面应激要消耗精力和体力,过度则形成消极应激。另一方面是在维持稳态过程中增长和发展应对的能力,即提高适应及作业能力,构成“积极应激”。护理管理者要及时通过不同的形式向护理人员提供心理支持,减少可控制性职业压力源,合理调配人员,缓减工作压力,了解其工作和家庭的困难,改善和提高其应对水平,降低心理应激对健康的影响[3]

(2)急诊科工作复杂且不可预见

急诊科病人急、危、重,常伴有生命危险。病情往往复杂多变、争分夺秒是抢救患者生命和减少并发症以及肢体残疾的重要环节。护理人员要有急救意识,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保持冷静的头脑,敏捷的思维能力、快速的反应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果断的处置能力。且学会自我心态调整,使之保持在最佳状态,适应复杂多变的工作环境,在病人到达科室的最短时间内,做好各种应急准备,迅速准确地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6 努力完善科学规范的护理记录

门诊病人常因急诊入院,因此护理常规往往只停留在医生的口头医嘱下,急诊科护理人员必须具有严谨的工作态度,确保护理记录完整、规范和连续,要准确观察并记录病情变化,为医生诊断明确准备第一手资料。同时,规范的护理记录也是防范医疗纠纷的关键。

7 加强医德医风教育,牢固树立“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

急诊科护理人员应进行急诊专业思想、医德医风教育,不断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换位思考,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重视病人的意见和感受,主动积极和病人及家属沟通,以良好的态度和同情心对待病人,倡导良好的服务意识,认真学习交流技巧,协商技巧以及解决冲突的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使病人及家属产生信任感、信赖感。

参考文献

[1]殷磊.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出,2004,14:399~400.

[2]张洪君.从医院管理年督导谈规范护理管理[J].中国护理管理,2006,6(3):10

[3]李西,邓世廷.护理部在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06,21(5)13.

作者单位:威宁县人民医院553100

上一篇:浅谈提高妇产科护理质量的有效方法 下一篇:临床护士如何防范护理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