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观鸟活动在初中生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时间:2022-10-05 09:31:07

利用观鸟活动在初中生中开展环境教育的研究

摘要 本研究探讨以生物老师为主要的指导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观鸟活动,有目的地对初中生开展环境教育。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在校园里开展的日常观鸟活动”等与观鸟有关的系列活动方案。学生在有序、持续地参与一系列的活动后,经过亲身的体验,深入自然,认识自然,接受了环境教育。实践表明:利用观鸟活动在初中生中开展环境教育是生动、有效且可行的。

关键词 观鸟活动 初中生 环境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越来越多的国家已经把环境教育列为基础教育重要的内容,并将其视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价值取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各国进行环境教育的目标、方式和途径不同,收到的效果也就不一样。我国在1979年首次建议在中小学进行环境教育,经过了三十多年的发展,环境教育不断完善,理论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对环境教育实施状况及对策研究不多,特别是对环境教育实施过程的关注不足。下面讨论如何利用校园观鸟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的实施过程及策略。

1 环境教育

1.1 环境教育的目标和必要性

1975年的贝尔格莱德会议将环境教育的目标分类概括为意识、知识、态度、技能、评价能力、参与等。环境教育的目标从根本上就是培养人们的环境意识。

从各国各地区环境教育的开展来看,中小学生环境教育是一个最为重要的和最为活跃的领域,具有战略意义。中小学阶段是人生价值观、道德观形成阶段,具有极大的可塑性,因此在这个时期开展环境教育会更集中、覆盖面更广,对培养青少年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道德观意义重大。

1.2 国内、外的环境教育

活动教学是欧美各国环境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其实施环境教育的重要途径。英国环境教育顾问John Baines曾说,环境教育的一个关键是在环境中进行环境教育,这是环境教育中最有吸引力和最成功的地方之一。在美丽的大自然中,让学生亲身体验,使学生对环境产生热爱之情,有了环境情感,就易产生环境意识,就能产生发自内心的保护环境的行为。

我国的中小学生的环境教育,经过了近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差强人意。主要原因是:我国的环境教育形式单一,侧重于环境知识教育;环境教育的基点定位在环境知识和环境技能层面上,忽视学生的感受和情感体验。刘绍锋认为:大多数学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理智上是认识的,但若在情感上不愿意付诸行动,势必难以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态度。环境教育教学中要实现对学生能力、参与意识、良好环境行为的培养,就必须实施一种能够体现学生广泛参与,重视学生之间的经验和交流,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 观鸟

2.1 世界和中国的观鸟活动

观鸟指人们利用望远镜等光学设备,观察在自然状态下的野生鸟类。观察内容包括观察鸟类的形态、鸣叫等特征,并据此辨别鸟的种类;观察鸟类的取食、栖息、繁殖等行为,了解鸟类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观鸟最初起于18世纪的英国和北欧,早期是一项纯粹的贵族消遣活动,当今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比较普及,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户外运动项目之一。

观鸟传入我国内地的历史较短。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的鸟类专家赵欣如和首都师范大学的鸟类专家高武通过“自然之友”、“绿家园”等民间环保组织,开始尝试在民间普及观鸟活动。他们当时想组织一些活动来增强民众的环保意识,最后想到了观鸟这种参与式、体验式与自我教育式相结合的活动形式,让人们通过观鸟走进自然,欣赏鸟类,认识生态,关注环保。

2.2 观鸟的意义

香港观鸟会会长林超英先生认为:观鸟是生物多样性教育的最好切入点。观鸟活动使人喜爱动物的天性得到发挥,同时也提高了观察事物的能力,培养了热爱自然、关注环境的好品质。观鸟是有效的人格教育方式,许多国家将观鸟列为青少年儿童的人格教育课程,学生一旦懂得爱护鸟类,就会有爱心,善待自然。观鸟还无形中训练了观鸟者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

3 研究过程

环境教育的全部意义在于它的实践性。研究探究发挥观鸟活动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在校园里成立观鸟社团,生物教师为主要的辅导老师,利用本地的自然资源,以鸟类观察为主线开展环境教育活动。学生在参加观鸟活动中不断实践,亲身去体验,实现“在环境中教育”,从而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在开展研究时,设计了一系列与观鸟有关的活动,在学校里定期、有计划开展,具体活动如下:

活动一:在校园里开展日常观鸟活动。

学校的观鸟社每年都吸引很多热爱自然,喜欢鸟类的学生。活动初期,教师在观鸟社固定的活动时间里,对观鸟社学生进行观鸟基本技能的培训,内容有望远镜的使用、常见鸟种介绍及特征等。学生还在活动中练习使用《中国野鸟图鉴》、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中国野鸟图库等资源。课余,学生分组在校园内观鸟,练习使用望远镜,辨认鸟种。活动开展一段后,大部分的学生可以辩认校园的常见鸟种。观鸟活动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对鸟类的情感。

活动二:到学校周边环境开展观鸟活动。

指导老师在课余或节假日时间组织学生到学校周边的佛山林科所、佛山的中山公园等地进行观鸟,让学生观察自然状态下的鸟类,提高观鸟的技巧。通过活动,学生大都能熟练使用望远镜、鸟类折页、图鉴等工具,认识的鸟种的数量也大大增加。实践活动帮助了学生提高观鸟技能,激发了他们观鸟的热情,还增加了其对家乡的认识。

活动三:在校园里开展观鸟活动的宣传。

观鸟社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出版观鸟墙报和举办观鸟讲座、组织观鸟游园活动,还开展了“我最喜爱的校园鸟种”的投票、“小塘中学观鸟社图标”设计和评选等一系列活动,向全校师生宣传观鸟的意义、观鸟的基本技巧,并进行校园常见鸟种的介绍等。观鸟社成员还到学校周边的社区开展观鸟的宣传,分发观鸟折页等。这些活动让更多人了解观鸟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观鸟、爱鸟的行列中来。

活动四:参加南海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到2011年,观鸟社的师生共在“中国观鸟记录中心”上上传了近80份鸟类观测记录。学生们根据日常的观察、记录及研究,写了多篇鸟类的科技小论文,获南海区的“詹天佑”杯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优秀实践活动的奖。2009年观鸟社的成员还参加了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与中国科技部联合举办的气候酷派活动。活动期间,学生们在校园里开展一系列观鸟的宣传活动,并在SOHU上创建观鸟博客,宣传鸟类的生态作用、观鸟的意义、观鸟的技巧等,这让更多人从关注鸟类到关注气候,关注生存的环境。学生们在活动中培养了合作精神,锻炼了勇气和胆量,并保持了对观鸟活动的热情。

活动五:与外界的交流活动。

几年来,观鸟社的成员多次与广州、佛山、深圳、香港等地的观鸟爱好者进行交流、相互学习、同时获取更多的支持和帮助。在这些活动中,师生开阔了眼界,观鸟技巧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认识的鸟种大大

增加了,还出版了观鸟墙报、“小塘及周边环境常见鸟种”的书签和折页,发给周边的学校,进行观鸟活动的宣传。在与外界的交流中,知道了自己的特色,也找到了今后活动的方向。

4 研究结果

4.1 开发环境教育的校本课程

新的课程结构改革方案将“开发具有本土化特色的环境教育校本课程”列为未来环境教育任务之一。本研究根据我校的特点和开展的一系列观鸟活动,编写观鸟的校本课程,用于对学生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学生环境意识。

4.2 对学生的环境意识的影响

本研究把观鸟社的学生作实验组,与其同一年级,各方面水平想当的学生作对照组。参考王民编写的《中国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表》,开展观鸟活动两年后,对两组学生进行环境意识问卷调查,结果见表1。

从表中可以看出,两组学生在问卷得分都有增加,说明学生在两年里环境意识有了提高,实验组学生的得分比对照组学生提高得更多。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实验组学生环境意识显著高于对照组(P

4.3 对学生行为方式的影响

学生在参加观鸟社后,都爱上了观鸟,爱上了鸟类,同时对鸟类的生存、本地区的环境状况也十分关注。在课余时间,学生们还在校园的观鸟点指导老师和同学观鸟,让更多人爱上观鸟,爱上鸟类,关注环境。学生们还写下了大量的观鸟感想,从学生的感受看到:观鸟活动触动了学生的内心,让他们对鸟、对大自然产生了发自内心的爱。

4.4 对学生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影响

观鸟社的学生在认识校园、本地区的常见鸟种,在了解鸟类的生存状况后,大部分的学生对鸟类仍有浓厚的兴趣,他们有的选择校园或居住地的常见鸟种中的一种或几种进行详细的观察、记录,收集详细资料;有的回到社区开展鸟类情况调查,进行爱鸟、护鸟的宣传。几年来,观鸟社的学生们根据自身的观察及思考撰写下了多篇科学小论文,如《用心灵聆听鸟》、《佛山市林科所与横溪村鸟类调查》、《关注鸟类,关注农村》等。观鸟活动锻炼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的能力,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得到了加强,环境意识得到了提高。

5 讨论

5.1 充分利用本地区的环境资源开展环境教育

德国、瑞典等国家中小学环境教育成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鼓励学生实践其中,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环境责任感,从而达到进行环境教育活动。

笔者所在学校校面积大,植物类型多样,周边生态环境良好,这些为校园提供丰富的鸟源。在学校开展以观察鸟类及其生存环境为主线的观鸟活动,学生们有一个较为全面的环境视野,他们常能在真实的环境中,通过观察鸟的形态特征、聆听鸟的叫声等最直接的方式接触自然,亲身体验、真切地去感受。学生在亲身的体验中,陶冶了身心,培养了热爱自然的品德,从而形成良好的环境行为习惯和爱护环境的态度,实现了从行为的积累到情感的升华的过程。

5.2 深入、持久地在校园开展现鸟活动,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

在校园里开展观鸟活动时,老师最好能要照顾学生的兴趣和需求,让学生在活动中既学习了知识又提高技能,给学生更多的机会去体验、去感受。在学生掌握了观鸟技巧、熟悉了校园常见鸟种后,老师指导学生开展一些较深入的研究,如观察、记录学校及周边环境鸟类的变化,校园某一鸟种的观察和记录,到社区开展鸟类情况调查等。通过参加一系列观鸟活动,学生对鸟类有了感情,产生从更深层次上去爱鸟、护鸟的责任感,接受“在环境中教育”。在校内开展观鸟活动宣传时,要注意有序,有计划,这有助于观鸟活动的持续开展。

5.3 利用观鸟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的思考

5.3.1 老师需不断提高自身的环境素养

在本研究开展以来,笔者和观鸟社的指导老师常利用周末和课余时间,到学校周边观鸟,了解本地观鸟地点的分布和环境,记录鸟种的情况及变化,掌握了大量的资料。笔者还多次到广州、深圳、香港等地参加观鸟活动,开阔眼界,学习经验,教师自身的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教师环境素养的提高,是观鸟社能健康发展、观鸟活动能持续开展的动力之一。

5.3.2 辅导教师最好能多元化

观鸟活动涉及许多有关生物、天文、地理等综合的科学知识,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探求精神。如果活动的辅导教师除了生物老师外,能有其他学科的教师加入,那么学生不仅认识了鸟类,认识了丰富植物、动物的知识,还可以学习地理、天文的知识,了解当地的历史等,培养学生多方面的技能。这样,观鸟活动的内容会更丰富,更有生命力和吸引力,能吸引更多的学生加入到活动中来。观鸟活动的环境教育的效果会更明显、有效。

5.3.3 学校、家长的支持,是观鸟活动顺利、持续开展的保障

观鸟活动是一项实践性较强的课外活动,作为一项课外活动,学校、家长的支持是观鸟活动得以顺利、持续开展的保障,也更好地发挥观鸟活动的环境教育作用。

综上所述,利用观鸟活动开展环境教育,符合环境教育的道德性、实践性的特点,弥补了传统环境教育偏重于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情感体验的不足。观鸟活动以其独特的魅力使环境教育生动、有效且可行,是开展环境教育的良好途径。

参考文献:

[1]程文忠.中小学开展环境教育的几个问题[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王民.环境意识及测评方法研究[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21

[3]方淑荣.中学生物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教学模式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论文,2004

[4]周华荣.中小学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与思考[J].江西教育,2004,7:7

[5]欧亚.中国观鸟的十年[J].World Vsion,2007,6:36―37

[6]孙大真.享受自然的全新方式一观鸟[J].中国林业,2005,4A:17

[7]韩联宪,杨亚非.中国观鸟指南[M].昆明:云南教育出版社.2004

[8]王燕津.概念演进的探寻与透析[J].比较教育研究,2003,1:18-22

[9]廖晓东.把观鸟活动引入中小学环境教育[J].广东教育,2005,2:43―44

上一篇:浅谈给力初中生物课堂的几种类型 下一篇:生物实验题的命题蓝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