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时间:2022-10-05 08:50:30

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打造高效课堂

【摘 要】当今世界,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资讯的速度越来越快,面也越来越广。利用网络作为辅助手段来传递教学信息,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改革中学教学的传统模式,应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速率加快的节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由此,我校作为实验校,参与了《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着重研究学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对比研究网络教育教学和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整合两者的长处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建立了网络教学模式的基本模型,分析其不足及确定今后工作方向。

【关键字】网络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课题研究

当今世界,随着电脑的日益普及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获取信息和资讯的速度越来越快,面也越来越广。利用网络作为辅助手段来传递教学信息,具有综合性强,声、像、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特点,是传统课堂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因此,改革中学教学的传统模式,应对网络技术的发展和信息传递的速率加快的节奏,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的。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逐渐地渗透到教学方面。有了互联网,学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进行的学习就不再是“人――机”之间的单机学习,而是可以通过网络在一个虚拟的集体中学习,这种集体不限于一个班级、一个学校或者某一个区域,它可以是一个国家,甚至全球范围的集体。在这样的集体中,所有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讨论,学生得到的是动态的,多方面的解答。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强了他们与人交流、合作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兴趣。教师的备课也因网络上的各种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而变得容易,方便,图文并茂,生机勃勃。通过网络,教师可以和学生及其家长进行方便的交流和沟通,无论距离有多远,我们可以不用担心昂贵的电话费用,而且甚至还可以达到“面对面”交谈的效果。在这个广泛的海洋中,学生可以择其所好,学其所欲,更加有利于他们的个性化发展,真正达到主体性教育的目的。

由此,我校作为课题的实验校,参与了《网络教育教学模式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的优势互补研究》课题的研究,旨在研究过程中结合我校的实际,着重研究学校网络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与使用,对比研究网络教育教学和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整合两者的长处为我校教育教学服务。

我们在充分了解学生情况的基础上,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和学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合理的参与空间,为学生提供利用网络进行充分的主动学习机会和条件,运用现代教学理论,通过教学改革与实验,探索网络教育教学与传统教育教学的优势互补的整合理论和方法,全面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下适合中小学未来发展的创新教育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侧重教师的教,强调通过教师的讲授、板书等传递知识来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教师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主宰,学生则处于被动的位置接受知识。随着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传统的教育模式日益显现出它的弊端,一种新的以学生“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正在形成和发展。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以 “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同;它是围绕如何帮助学生的“学”而展开。它强调在教学过程中,是学生处于中心的位置。以 “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包括两个方面:

(1)关于学习环境的设计即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等有机的结合起来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大脑处于兴奋的状态,思维活跃。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有关信息技术方面知识的培训,包括如何有效获取各类信息资源,对获取的信息资源进行存储、分类、加工,重点进行计算机相关操作的培训,提高教师独立自主开发教育教学资源的能力。

(2)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自主学习策略的设计是要通过有效的教学策略来激励学生,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我们对全体教师进行了教育教学理论培训,有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

计算机辅助教学强调学生通过把计算机作为一种学习的手段来使用,通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计算机辅助的有机整合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本课题的研究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教会学生计算机相关操作的同时,重点培训学生网络应用技术,使学生会学习,会主动学习,学习好本校课程的同时,利用校校通工程,利用其他学校优秀的教育资源,加强本校同学间、师生间及跨校同学间、师生间的交流与合作。

1网络教学模式的建立:

1.1基本模型

2开展课题研究以来对学校、教师产生的影响及作用

2.1教师观念转变

80%以上的教师能够把握传统教育教学模式与网络教育教学模式各自优缺点,并有效将两种教育教学模式相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实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

2.2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课堂上接受老师的“言传身教”的同时,利用先进的教育教学工具,在理清老师讲授知识脉络的同时,利用本校的网络教育教学资源,丰富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还可利用校校通工程,共享到其他学校的优秀的教育教学资源,极大发挥主观能动性。

2.3辅射作用

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深入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切实落实到实际行动中来,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应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服务于教学的活动。教师掀起了学习制作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热潮,学校组织进行集体学习,教研组内结合本学科的特点互相讨论学习。

现在学校80%以上的老师都能独立制作与自己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服务的课件,多次参加国家、省、各级的各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

3 研究中发现存在的问题:

3.1网络教学的开放性与课堂教学完整性的矛盾

网上资源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略本节课要学习的内容,使网络课堂教学客观上存在一定的松散性和不确定性。我们学校一节课40分钟,虽然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过程,对每个教学环节的教学时间有一定的预见性,但由于学生在自主探索过程中有不确定性因素,要使学生在40分钟内完成整个模式的教学流程,是非常紧迫的,在平时的教学实验中,教学有时难以完整。

3.2 网络环境要求进一步重视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及监管

网络教学带来了全新的教学手段,同时也带来了网络安全的隐患。学生可以通过无限广阔的互联网资源获取信息,极大地扩展学习视野和知识储量。但是,游戏、聊天,在自主探究性学习过程中,没有人监控的情况下,部分学生不能自觉地运用网络学习,而把精力和时间耗费在娱乐上,无聊信息,如何加强网络临近力度,提高学生学习效率,需要我们思考。

3.3 网络环境下教学的推广与普及不够

由于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对教育技术的依赖性很强,需要付出很多时间和精力,教师自主开发的精力有限,教材也在不断更新,往往使我们投入了大量精力系列开发的资源过时,无法有效地再次推广和使用。

目前教育考试评价制度下,依旧重课本知识,没有更多体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网络环境下教学与现实评价制度仍然存在着一些矛盾,影响了网络环境下教与学的深层次的发展。

4 今后工作侧重的方向:

4.1 进一步学习和研究网络环境下的教育教学理论,提供理论水平和科研水准。

4.2 深化网络资源与新课程整合的力度。加强基于新课程的资源库建设。

4.3 一步完善教育教学资源库管理系统,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

4.4 在学校校本教学资源库建设完成新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后,对外开放,形成有特色的社会化资源,扩大教育的影响力和辐射面。

参考文献:

[1] 余文森.教育博客:教师专业成长的航程[M]福建: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 李艺.书写智慧 共同成长――全国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大赛优秀作品与点评[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 王荣良,高淑印.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案例发展点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4] 姜荣奎.教师如何与学生沟通[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5] 杨伟洲.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与范例[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上一篇:优化教法,提高英语课堂效率 下一篇:让《小学硬笔习字》成为书法家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