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模拟试题(闭卷)

时间:2022-10-05 07:42:32

七年级历史模拟试题(闭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制造彩陶

D.会种植水稻

2.小宇同学通过对河姆渡原始居民的干栏式房屋和半坡原始居民的半地穴式的房屋进行比较,归纳出这两种建筑风格不同的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我国南北地域自然环境有重大差异

B.种植农作物的需要

C.为了弘扬个性

D.不属于同一原始居民

3.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的是()

A.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夏朝

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

C.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建立商朝

D.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4.恩格斯说:“农业是整个古代世界的决定性的生产部门。”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生产的发展体现在()

①铁器的使用,标志着社会生产力的显著提高 ②牛耕得到进一步推广 ③商鞅变法④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A.①②③④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5.中央电视台有一则广告语:“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四川旅游依然美丽。”反映了四川人民在灾后重建家园、发展经济的美好愿望。广告中提到的都江堰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青城山则被誉为是中国道教的发源地。据此推断,这两处人文景观分别最早形成于()

A.春秋、战国 B.春秋、秦朝

C.战国、西汉 D.战国、东汉

6.右图的秦代砖文为“海内皆臣,岁登成熟,道毋饥人,践此万岁”。其中“海内皆臣”所反映的历史信息主要是()

A.疆域辽阔,人口众多

B.国家一统,中央集权

C.法律严苛,覆盖全国

D.交通发达,经贸昌盛

7.在中国历史上,国家大一统的观念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基础,这种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开始于()

A.炎黄部落联盟的组成

B.尧舜时期“天下为公”的传说

C.儒家思想的影响

D.秦、汉巩固统一国家的措施

8.中国过去有种说法叫半部《论语》治天下,这种说法除了有对《论语》的赞美,还隐含有儒家思想被奉为中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意思。中国的读书人只有学习儒家思想才能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情况最早出现在()

A.秦始皇时 B.汉武帝时

C.秦二世时 D.汉高祖时

9.七年级(4)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老骥伏枥,志在千里——曹操故事”,情节安排错误的是()

A.在官渡,曹操亲率精兵出击

B.在赤壁,曹操中了诈降之计

C.在书房,曹操欣赏《兰亭序》

D.曹操题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10.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有关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C.创设了科举制度

D.开创了“贞观之治”的局面

11.“败家子”出现在寻常百姓家的严重后果是家亡,而出现在封建帝王中则是国破。下列封建帝王中,导致“国破家亡”的“败家子”包括()

①周幽王 ②秦二世 ③汉武帝④隋炀帝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①③D.②④

12.元代高明在《琵琶记》中说:“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句话反映的社会现象在中国最早出现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 B.隋唐时期

C.宋元时期 D.明清时期

13.某班同学围绕“唐朝开明的少数民族政策”这一主题进行探究学习,收集的相关史实中与该主题不相符的一项是 ()

A.玄奘和鉴真的事迹

B.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C.设置安西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

D.册封南诏首领

14.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转移的过程,至南宋时期最终完成。以下关于这一时期南方经济发展的原因,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南方为少数民族政权,政治清明

B.南方战乱相对较少

C.北方人南迁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

D.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15.“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元朝疆域空前辽阔,为对全国进行有效的统治,元朝主要实行 ()

A.分封制B.宗法制

C.内阁制D.行省制

16.小明想写一篇关于我国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小论文,主旨是体现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特点,论文的题目应是 ()

A.封建国家分裂,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

B.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C.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封建经济进一步向前发展

D.封建经济进入繁荣时期

17.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 ()

A.封建制度的完善

B.生活习惯的变化

C.社会文明的进步

D.君力的强化

18.许多人认为“世界海洋第一人”不是哥伦布、麦哲伦,而是600多年前从刘家港出发,远航30多个国家和地区,航程10万余里的航海家郑和。郑和远航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

A.红海沿岸 B.英吉利海峡

C.大西洋沿岸D.波罗的海沿岸

19.秦始皇“焚书坑儒”、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八股取士”和清朝大兴“文字狱”的根本目的是 ()

A.防止人民反抗B.压制知识分子

C.巩固封建统治D.统一思想

20.在历史课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它一定程度上起了自卫作用”、“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它使中国与世隔绝,远离世界潮流”……同学们评价的是 ()

上一篇:初中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教学简析 下一篇:实现五个转变有效提升初中作文教学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