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早拆技术

时间:2022-10-05 07:06:38

浅谈建筑施工中的模板早拆技术

[摘 要]模板早拆技术是建筑施工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该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大范围的使用,主要是因为该技术能够提高施工人员的施工效率,降低模板应用成本。通常情况下,建筑施工期间,模板工程费用比较高,但是施工人员通过大量的实践发现,恰当的应用模板早拆技术,对工程施工效率与施工成本都有积极的影响,为此,施工人员开始了大范围的应用该技术。本文首先对该技术的优势进行了介绍,其次对该技术的应用以及应用建议进行了探讨,希望有所帮助。

[关键词]建筑施工 模板早拆技术

中图分类号:TB48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04-0124-01

作为一种常见施工技术,模板早拆技术已经被广大的施工人员所熟知,但是我国应用该技术的时间并不长。建筑施工期间,因为该技术的应用,工程所应用的模板数量大为减少,并且模板的周转速度也相应的加快,在保证质量的同时,也降低了成本。该技术的应用重点就是时间的选择,如果未能找准拆模时间,施工工程很有可能会归于失败。正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都依据验收规范中规定的时间来进行拆模,即当板结构跨度不超过2m的情况下,待到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的一半时,就可以将模板拆除掉,既不影响质量,也能够加快工程效率。

1 模板早拆技术相关问题介绍

1.1 基本思路

目前建筑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开始应用模板早拆技术,该技术的优势比较明显,成本低廉、节约施工材料,便于模板周转。该技术的应用的基本思路有:第一,将长跨上的荷载逐步的短跨转移;第二,模板系统与支柱应该不能同时拆除,要分别拆除。建筑施工过程中,上下模板通常都是保持对齐状态,这样施工承重就会向下传递,通过一定的手段,待到模板达到相应的强度之后,模板即可拆除,并不需要一定要达到设计的标准强度。

1.2 优势

首先,该技术的应用,减少了模板的应用,进而降低了费用,使得整体成本减少,这对建设单位来说无疑十分重要;其次,该技术的应用,几乎不需要塔吊,因此该技术应用的是木方以及模板,通过人工转运即可,并不需要塔吊,因此降低了塔吊的损耗,进而降低了设备损耗成本;再次,该技术的应用,施工人员并不需要完全的依赖机械设备,有些辅助设备也不要使用,这样操作设备的人员可以从事其他施工项目,使得人员得到了最合理的配置;最后,该技术的应用,便于建筑工程进行模块化施工,而此种施工最大的优势就是缩短施工周期,与其他方法相比,至少要减少10天左右,同时施工成本大为降低,施工质量也能够保证。

1.3 主要技术指标与应用范围

该技术应用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技术指标,通过这些技术指标也能够看出其优势,首先,该技术能够节省模板配置量,大约是1/3-1/2,其次,该技术可以提高施工速度,与其他技术相比,大约提高30%;最后,能够提高模板的使用年限,节约费用,大约能够节省20%的费用。该技术的应用范围比较广,现阶段,主要应用在公共建筑、民用建筑的框架中,另外,很多市政工程,比如桥梁、涵洞等,这些工程中所涉及到的结构顶板施工也能够应用该技术。

1.4 主要技术内容

早拆模板可以采用竹(木)胶合板模板、钢框胶合板模板、组合钢模板和塑料模板等;支撑系统由早拆柱头、支柱、主梁、可调千斤顶等组成;早拆柱头有螺杆式升降头、滑动式升降头和螺杆与滑动相结合的升降头三种形式,宜推广使用螺杆与滑动相结合的升降头;支柱可以采用门式支架、碗扣式支架、钢支柱及扣件式支架等,宜推广使用钢支柱和门式、碗扣式支架;制定确保质量和安全施工等有关措施;制定支模和拆模工艺流程,早期拆模时间;采取“小流水段”施工方法,提高模板使用效果。

2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分析

模板早拆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依据是:在对混凝土楼板进行浇筑时,浇筑后的混凝土在3天后,强度就可达到其设计强度的一半,这时就可采用早拆柱头对模板进行拆除,单纯留下早拆柱头和其下的立柱支顶。待整个混凝土的强度能够支撑自身重量和施工负载后,在对其早拆柱头和立柱进行拆除。

第一是施工流水段的划分。依据流水方向划分为两类。一类是同一楼层的平面内水平流动方向的流水段。一类是自上而下垂直流动的流水段。一般来讲,最佳的流水手工方案是先水平,再垂直,这就延长了一层楼板浇筑的循环时间,在对上层楼板混凝土进行浇筑时,下层楼板的强度上去了,混凝土龄期增加了,支柱反而减少了。

第二是布置和规划早拆模板和支撑体系。合理处理模板、支柱和楞之间的关系。支柱支撑楞,楞支撑模板。在布置时,应尽量避免对简支梁的搁置,优先选用连续梁进行支撑,其两端悬臂能够起到均匀承载的作用。

第三是确定拆模时间。在早拆模板的施工过程中,把用来临时支撑楼板的支柱间距当成是楼板的结构跨度。其拆模时间根据相关规范规定,当结构跨度在两米之内,混凝土强度到达设计强度的一半时,就可对模板进行拆除。

第四是对后拆支柱配置层数进行计算。当对上层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时,新浇的混凝土模板、自重及支柱重量都通过支柱传达到该层的楼板上。这时,当层楼板的混凝土强度还不合格,这就要求承重的负荷在龄期设计负荷之上,来把下层支柱传递到下一层的楼板上。如果当一层楼板的实际承重大于其龄期设计荷载,这时,就需要增加支柱的层数,来增加一层楼板浇筑混凝土的循环时间。

第五是对支柱的承载力进行计算,超过国家标准时,需对整个系统的支柱布局进行改变;随后依据后拆支柱上下两端的混凝土冲切承受力参照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对后拆支柱传递的荷载进行计算。

3 早拆模板技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建议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应当依据建筑结构尺寸设计来配模,对支撑位置进行合理的确定,并实行科学的模板排布;在不同的楼层采取相同的早拆模板,最大限度地较少早拆支撑件和模板的使用量;模板安装之前,应当对立杆、早拆柱头及横杆等部件仔细地进行检查;应根据早拆模板的设计对立杆距离进行确定;在对施工荷载进行设置时,应当尽量缩减立柱附件模板所承受的荷载;在横杆安装完毕之后,应用铁锤把上碗口敲紧,防止立柱失稳现象的发生;在模板达到设计强度一般以上时,才可进行拆除,早拆柱头上的上翼板应继续保持其支撑作用;模板早拆时应按照由上到下的顺序进行,上下层的早拆立柱位置需要对症,来确保整个结构的安全。施工及其注意事项按设计要求先支好垂直支柱,其上面安装楞,然后铺模板。在支垂直支柱时,沿楞方向应用系杆将垂直支柱联系好,以防失稳。拆模时就按设计的拆模顺序进行,先松动垂直支往,在一定的安全保护措施条件下,再拆除支承楞和模板。如果采用普通支模方法,又想实现提早拆除模板然后再加支柱施工时,必须逐排进行,并边拆边架支柱。严禁将模板全部拆除后再架支柱。

4 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模板早拆技术的应用具有非常大优势,不仅能够节约施工材料,减少施工成本,同时也能够为模板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但是在应用该技术的时,应该遵循相应的原则,比如拆模的强度要达到标准的一半,拆模的顺序应该是先上后下。由于模板早拆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时间还比较短,因此其优势还未真正的发挥出来,待到该技术更加的成熟,其应用范围必将更加的广泛,应用前景也必将更好。

参考文献

[1] 杨维.现浇楼板早拆模施工技术[J].西部探矿工程.2004(09)

[2] 施炳华.早拆模板支承柱间距与板厚度的关系[J].施工技术.1997(03)

[3] 任正荣.浅谈模板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J].商品与质量.2009(S5)

[4] 夏可.房建结构施工中模板工程质量控制探讨[J].技术与市场.2013(07)

[5] 骆最第.浅议模板工程降低成本方法――基于中建五局大同古城项目的思考[J].经济师.2014(02)

上一篇:浅谈汽车维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一篇:浅谈刮板输送机存在隐患的解决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