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以及管理策略

时间:2022-10-05 07:00:34

分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以及管理策略

摘 要:伴随着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城市生活垃圾数量在不断增多,目前,应用最多的方式就是填埋、焚烧以及堆肥,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收效,但是,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依旧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对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行了简要整合,并对其运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展开了讨论,并集中阐释了项目的优化策略,旨在为项目管理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建议。

关键词: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10-0014-02

1 案例分析

石河子市地处我国西北位置,垃圾成为了困扰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工业化发展进程较为迅速,利用生活垃圾进行发电,由于当地生活垃圾中有机物含量、热值含量较高,但是水分含量较低,结合高位填埋处理技术,进一步优化了垃圾资源化处理效果,升级了分类回收机制的实际效果。

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应用现状

城市生活垃圾是城市日常生活中避免不了的固体废物,我国城市垃圾的增长速度惊人,达到了每年8%到9%,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人均产生生活垃圾的量约为500千克。我国垃圾处理问题在近几年已经有所突破,无论是数量还是技术的有效程度,都获得了相应成效,然而,还是难以应对生活垃圾问题,在处理机制建立过程中,相应的垃圾产生量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生活垃圾的处理速度。生活垃圾若是不能及时得到清理,不仅仅侵占大量的土地,也会出现“垃圾围城”的恶性现象,对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严重的影响。从清运数量的统计分析中,2015年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效率约为75%,若是综合考量相关因素,则会得出相应的结论,城市生活砑按理技术要趋于无害化,才能顺应时展的趋势和具体要求[1]。

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

3.1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之环保意识混乱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应用方面,由于人们思想意识和公众环保理念的缺失,造成垃圾处理项目整体质量的落后,由于生活习惯以及日常教育机制,民众并没有养成较为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环保意识较差,且生活中随意丢弃垃圾的问题也比较常见,尽管一部分人对于其他人的污染行为心有不满,却往往忽略了自身的环境污染问题。究其原因,就在于民众的环保意识较为淡漠,没有建立环保理念,生活日常习惯也并不好,就导致垃圾处理问题愈发困难。

3.2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之收集机制混乱

目前,我国较为常见的垃圾处理机制就是混合收集机制,尽管混合垃圾处理项目能节省一部分垃圾处理的时间,具有一定的市场利用价值,但是,在实际处理项目中,混合处理机制落实不到位以及管理松散却是非常严重的问题[2]。(1)在混合垃圾中,依旧存在一些具有利用价值的物品,能进行直接回收,若是一味处理,则会导致资源出现严重的浪费,垃圾处理量增加也就导致整体处理成本增大。(2)混合垃圾中含有一些较为危险的废物,其中包括日光灯管和废旧电池,会增加无害化处理的难度,若是处理不当,则会导致其出现严重的浪费。

3.3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之管理机制混乱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管理机制不健全是非常关键的因素,主管城市生活垃圾收集以及转运处理的单位,往往都是社会公益事业单位,无论是监督和管理都是由政府进行,而环卫部门只是监督机构,这就导致生活垃圾基础监督体系中出现了“自己监督自己”的尴尬,政企不分也就导致监督机制和竞争机制丧失,严重制约了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有序发展和运行。

3.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之资金机制混乱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资金管理机制上非常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资金不足的问题屡有发生。由于垃圾处理是城市公用事业,经费往往是由地区政府发放,也就是说,在城市生活来垃圾处理项目中,资金都是由政府承担,长期的财政压力会导致资金链锻炼问题,由于相关管理项目的实际效果不能符合来及产量的处理需求,就导致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和资金管理机制之间存在难以管控的问题[3]。

3.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问题之法律法规混乱

在城市生活垃圾处理项目中,垃圾处理法律以及相关管控措施不健全是较为突出的问题,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以及《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等,对于相关行为控制模型和处理机制已经有了初步的定论,但是,其原则性规定的产生并没有辅以有效的落实措施。实施细则以及配套法规项目在运行过程中还存在相应的问题,整体法律体系的实用性并不强,这也就导致整体运行框架中,依法管理模型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并且,对于违规行为也没有非常明确的标注,分类原则、法律责任、具体建议等都是相关制度结构中的盲点。

4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管理策略

4.1 优化民众环保意识

要想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处理效果,民众环保意识的提升是最根本的路径,相关部门要强化宣传力度,借助网络公共平台、报纸、书籍等提高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力度,从根本上提高民众的环保意识。政府要结合新闻媒介,对环境保护项目和生活垃圾处理项目的运行价值和具体要求进行深度分析。值得一提的是,政府部门可以在街头分发一些环保知识宣传手册,并实现全面素质优化,积极建构有效的奖惩机制。只有保证宣传的长期性,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宣传效果,积极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控制维度和管理要求,从而建立健全系统化的社会发展和控制机制[4]。

4.2 优化生活垃圾分类收集机制

在垃圾处理机制建立和落实过程中,要着力解决末端处理措施,而是要将收集机制转化为源头控制措施,促进源头的减量,积极应用更加系统化的收集措施,对垃圾进行控制和维护。在社会中要积极践行垃圾分类处理机制,实现可利用的资源回收机制,确保垃圾资源化以及减量化,也为整体控制模型的优化奠定坚实基础。从经济发展和经济目标出发,要践行保护资源以及环境处理机制,真正实现环保体系的综合性优化,提高资源回收效率,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控制措施。

4.3 优化生活垃圾管理机制

在实际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要积极践行更加系统化的控制措施和管理维度,要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管理效率,结合实际问题建构系统化的策略,也就是说,要优化改革现有的管理体制,建构更加具有实效性的控制模型,不仅仅要明确划分相关门的职责范围,也要对职责进行有效划分和综合处理。在管理模型和管理机制建立过程中,职能部门要结合自身需求和职责,落实相关的管理行为以及管理策略。在管理控制体系建立和运行过程中,实行地方责任制,真正明确地方管理职责,从而有效优化管理项目的实际价值,真正建构更加系统化的控制和管理力度。

4.4 优化生活垃圾资金控制机制

相关部门要结合实际情况建构有效的收费体系,强化垃圾处理费用的管理效果,补充政府的资金缺口,也能有效减轻当地政府在环保项目上的负担。也就是说,相关地方政府要在实际管理体系建立过程中,加快建立健全垃圾收费体系。并且,在实际管理结构建立过程中,积极运行“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制定规章制度,对不良的生活垃圾处理费的行为给予严厉的处罚。

5 结语

总之,在垃圾处理项目推进过程中,要积极建立完善垃圾分类处理的专门法规,引导民众进行垃圾分类处理,对于一些发展速度较快的城市,要践行可回收分类处理措施,进一步推进垃圾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包红.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13(15):435-436.

[2]王国安,刘伟,田国华,等.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及焚烧炉渣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江苏建筑,2014(06):96-98.

[3]王志强,李黎,罗海霞,等.层次分析法在四川省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案选择中的应用[J].宁夏农林科技,2013(03):104-107.

[4]屈志云,王敬民,刘涛,等.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方式的选择[J].环境卫生工程,2016(03):58-60.

上一篇:浅谈煤矿自动化的未来发展状况和趋势 下一篇:改性离子交换树脂除砷方面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