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养成的几种习惯

时间:2022-10-05 06:52:51

浅谈小学英语教学中应养成的几种习惯

【摘要】:身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在这教学工作的几年里,使我深刻的意识到学习习惯的重要性.学习要讲究一定的学习方法,英语学习更不例外。当我们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时,我们学起英语就会更容易,学习效果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然而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谈何容易呢?它是在长期的学习过程中慢慢养成的。它需要学生具有学习的恒心。那么,如何养成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呢?在此试论自己几点浅薄的看法并与大家一起探讨。

【关键词】:预习课堂学习反复学习坚持学习

小学英语是一门极为重要的基础学科。在进入新世纪后,随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融入社会的需要,英语学习被当作一件大事。英语教学在其中也就显得尤为重要。要想在英语教学中取得理想的效果,不仅要求教师踏踏实实地教,更要要求学生认认真真地学。要想学生认真学习,不仅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要培养学生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笔者不揣鄙陋,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和体会,进一步研究总结,整理了一些条目,虽有挂一漏万之嫌,但本着竭诚相见的原则,现分述如下。

一、养成翻检工具书的习惯

文字是语言的材料,工具书是学习语言材料的好帮手,教师应当要求每个学生都配备一本英语词典,如《英汉小词典》、《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等。向学生大致介绍查阅方法和相关的内容,让他们在预习中或阅读后经常使用工具书这位无声的老师,在它的帮助下做到会读、会拼写、会解释、会运用,不等、不靠、不放、不模棱两可。教师可以给学生举行“查词典”竞赛,看谁查词最熟练、最准确。通过反复操作训练,使之成为一种学习英语的基本技能。同时,还教给学生查阅、使用其他一些参考资料、文献资料的初步知识和方法。

二、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

英语首先是一门有声语言,学英语就要养成朗读背诵的习惯。朗读是形成语感的重要手段。只要情况允许,就要出声朗读。大声地朗读,就会全神贯注地沉浸在课文的境界中,能够一心一意、心无旁骛地投入进去。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朗读中理解意思,体味感情,加深感受,加强记忆。朗读时应做到声音洪亮、吐字清晰、顺畅无误、声情并茂,不加词、不漏词、不读错词、不吞吞吐吐、不平淡无味,还应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不知不觉增强了语感,牢记了单词、短语和句型,也就增强了理解能力。

三、养成做阅读练习的习惯

经常做阅读练习是提高并检查自己阅读能力的一个重要方法。在认真阅读文章之时,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文章中心、作者态度等,并在严格查对答案后认真思考出错的原因,努力寻找并总结阅读方法。做题时做到认清文体,“四联”(联系中心、联系段意、联系写作方法、联系上下文),“三不离”(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篇),积极动脑,敢答善答,总结答题方法。做的练习多了,答题水平自然就会提高。

四、养成课堂大胆发言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敢于开口说话的习惯,这个敢于说话不是指坐在位子上的窃窃私语,也不是上课插嘴叫一句、嚷一下。这是指学生能够站起来,甚至走到讲台上,姿态端正自然,不慌不忙,口齿清楚有条有理地说话,而且能说一整段的话。有识方有胆,敢于发言是课堂精力集中、积极思考的表现,也是锻炼口头表达能力和提高个人素质的重要途径。不仅要善于回答老师的提问,而且要善于提出问题,不仅同老师进行交流,还要与同学合作讨论。在互相问答中整理语言、交流思想,在你争我辩的过程中互相启发,获得更多的收益。发言时应态度大方、不卑不亢、声音洪亮,不要紧张,不人云亦云。

五、养成用心聆听的习惯

要养成学生留心听话的习惯,就是要培养他们听整段话的习惯。克服只听片言只语的习惯。听一段话要能讲出要点,要注意里边的词组、句型。许多成绩好的学生听的能力都比一般同学好,他们一般都能听整段的话,不会“听三落四”,能把握重点。而一般成绩差的学生听的能力都相对地差。他们往往听一句两句话,就拼命记,而整个意思却不知道,在上课时大声嚷嚷要老师再说一遍的都是他们。听,不仅在课堂上听老师、同学的话,还要善于聆听街谈巷议、电视广播。不仅听“话”,而且要听歌、听广告、听大自然美好的声音。让“听”成为我们获取知识、开阔视野、陶冶性情的一种有效途径。

六、养成修改文章的习惯

“文章是改出来的”,只写不改,写作水平就难以提高。修改时要严格运用修改符号,从主题、内容、结构、语法、单词拼写等方面逐一过滤,不放过任何一处,哪怕一个标点、一个措词,都要讲究,要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的精神和意志,写完就改,隔天再改,再三斟酌,反复修改,“语不惊人誓不休”。收集错误并分析是修改文章的重要一步。要求学生将自己作文中常犯的错误收集汇编,保留错误之处,用不同颜色的笔写上正确的修改并作相关分析。

七、养成积累运用的习惯

英语的工具性特征非常明显,要想学好英语,首先需要打好词句的基础,它们是构成文章的材料。词+词=词组,词组+词组一句子,句子+句子一段落,段落又聚合成为文章,因此,学习英语的核心应该落实到词句上面,这也是各种考试考查的重点。要充分地认识到打英语基础既是技艺之学,也是积累之学,是检测学生真正英语水平的习惯之学、根本之学。积累运用基础知识更是阅读、作文的一大前提,必须高度重视。要求学生课堂、课下要善于搜集整理老师讲授的或作业中的各种练习题、课外书中所包含的英语规律性知识,包括词组运用、词语辨析、语法修辞、典型句型等,牢记于心,并将这些知识灵活应用到句子仿写、排列句序、语言交际、阅读、写作中。

总而言之,方法不是什么难掌握的东西,讲一次、做一次都不难,但要培养成一种习惯,却是相当的难,难就难在严格要求,难就难在坚持到底。叶圣陶先生说:“语言方面许多项目都要经过不断练习,锲而不舍,养成习惯,才能变为他们自己的东西。”愿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习惯上也要发扬这股锲而不舍的劲头,使学生真正地获得自学自得的本领,达到叶先生所说的“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的地步,这才是我们英语教学的高境界。

参考文献:

[1]《现代教育行为心理学》

[2]《教师教育研究》2009,11

[3]英语周报•初中教师版 第21期(2009―2010学年)

上一篇:浅谈在新课改下对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改进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