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2例临床总结

时间:2022-10-05 06:34:11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92例临床总结

摘要:目的:探讨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共92例,将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6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进行中西药结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4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24例(52.2%),好转19例(41.3%),无效3例(6.5%),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18例(39.1%),好转13例(28.3%),无效15例(32.6%),总有效率为67.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结论:中西药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良好控制,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 不稳定型心绞痛 中西医结合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11.546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4)11-0323-01

不稳定型心绞痛是冠心病患者群体中多发的急性心脏病症,是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间的中间综合征 [1]。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程较长,临床上多采用西药疗法进行治疗,患者的预后质量普遍较差。我院将中西医结合疗法应用于冠心病不稳定型心脏病的临床治疗中,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92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WHO中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排除标准 [2]:①合并重度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急性心脏疾病;②合并重度肺功能损伤、肝肾疾病等。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46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22例,患者年龄51-78岁,平均年龄(64.3±1.4)岁,病程4-29天,平均病程(16.3±3.1)天;对照组患者男性23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49-77岁,平均年龄(62.9±2.0)岁,病程7-21天,平均病程(18.0±1.9)天。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等一般情况对比上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西医疗法:根据患者情况酌情采取吸氧治疗,并实时监测患者的心电图变化情况,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在此基础上给予β-受体拮抗剂、硝酸酯类药物、他汀类药物及阿司匹林等药物治疗。患者心绞痛发作时立即给予舌下含化硝酸甘油,必要时可静脉注射1-3mg吗啡缓解痛感。

中医疗法:使用通脉活血药剂进行治疗,药物组成包括:丹参14g、当归18g、白芍16g、三七粉(冲服)4g、生山楂12g、降香12g。在此基础上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酌情加减药物,例如气滞者加枳壳12g、柴胡15g,痰浊者加半夏15g。所有药物以水煎服,早晚各服用一次。

对照组只采取西医疗法,观察组运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即在西医疗法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疗法。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

1.3 疗效判断标准 [3]。显效: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基本消失,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心绞痛发作的频率、痛感及持续时间等水平明显降低,静息心电图有所改善;无效:经过上述治疗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和静息心电图均无明显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取率(%)表示,组间率对比采取X2检验;对比以P

2 结果

将本次研究所选取的92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接受上述治疗后,比较治疗效果。观察组46例患者在接受上述治疗后,显效患者24例(52.2%),好转19例(41.3%),无效3例(6.5%),总有效率为93.5%;对照组患者中痊愈患者共18例(39.1%),好转13例(28.3%),无效15例(32.6%),总有效率为67.4%。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治疗效果比较具有明显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药物治疗效果综合比较分析[(n)%]

3 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发病率较高的心血管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高危疾病之一,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人们饮食结构的变化,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升高的趋势。而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发生心源性死亡和严重缺血的可能性较高 [4],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极大威胁。因此,医务人员应积极探究新的治疗方法,使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得到有效改善。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远高于对照组患者,中西医结合疗法的优越性得到充分体现。此外,中药的药性温和、副作用小,具有“温养”的功效,能够有效改善西药所造成的身体机能损伤情况。中西医结合治疗不仅能充分发挥西药的即时治疗作用,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还能使中药的温养功效得到充分发挥,从根本上控制病症。综上所述,应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能够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提高治疗安全性和预后质量,可在临床上大力应用。

参考文献

[1] 徐文津.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70例临床总结[D].辽宁中医药大学,2012

[2] 赵祥桂,施昌富.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3,17(03):41

[3] 徐文津,王凤荣.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39例[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11,10(14):67-68

[4] 邓江华.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1,12(06):13-14

上一篇:内科组织危重患者护理查房的实践与效果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