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

时间:2022-10-05 06:15:50

浅析电影《刮痧》中的文化冲突

摘 要:当今世界快速发展,文化冲突时有发生。通过电影这一特殊的表现手法来研究文化或者文化冲突既比较新颖又容易激发研究者的兴趣。本文通过研究电影《刮痧》来探索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如何应对文化冲突,同时挖掘他们在冲突处理过程中蕴含的文化价值观。本文运用文化维度和和谐文化理论来解释分析电影中的冲突现象。

关键词:文化冲突;《刮痧》;文化价值

1.引言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中国家庭在美国生活遭遇到文化冲突的故事。男主角许大同的爸爸因为给年幼的孙子刮痧,身上留下的红色印迹被儿童福利局认为是虐待儿童的证据,大同的儿子丹尼斯被强行带走。在夺取儿子的听证会上,因为对各国文化的误解和对刮痧这种传统中医的治疗方法产生误解,导致了激烈的争辩和冲突。虽然影片最后以大团圆结局,但是由刮痧引起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深思考。本文的研究问题是:这部电影中含有哪些文化冲突以及这些冲突背后蕴藏着怎样的文化价值。

2.文化维度理论

本文运用Hofstede(1991)的文化表现理论(cultural manifestations)和文化维度(cultural dimensions)理论。在Hofstede对文化展示的阐释中,这个概念主要有四部分组成:符号,英雄,习俗和价值。符号代表了最表面的文化,而价值则体现了最深层的文化,英雄和习俗处在两者之间。同时,Hofstede(1991)还指出五个文化的维度。个人主义-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collectivism),不确定性规避(uncertainty avoidance),权利距离(power distance),刚柔性(masculinity-femininity ),美德-真理(virtue-truth)。每一个维度的两端都存在于所有的文化中,只不过某一端占据了主导作用。因此,在解释跨文化交际过程中遇到的差异时,有必要把这些维度考虑进去。作者运用该理论分析电影里的场景和主题来探索冲突产生的原因和冲突背后的文化价值。

3.文化维度的两端:中国价值观与美国价值观的比较

Hofstede(1991)说过,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values)。所以,价值观在文化冲突的形成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就是能解释问什么男主人公许大同虽然说着非常流利的英文(符号),在美国事业也非常成功,但是还是与美国人发生了激烈的文化冲突(价值观)。

解释价值观的第一个维度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Hofstede(1991)说过:个人主义所处的社会里,每个个体之间的联系相对松散:每个人只需要照顾他自己或者他的小家庭。而集体主义为主的社会里,每个个体都被融入在更大更有聚合力的集体中。这个集体会一直保护他们,同时他们也必须效力于这个集体。

中国人的价值遵循集体主义的原则,每个人有照顾他们自己和家庭的义务。在电影里,大同怕影响父亲的绿卡申请,就为父亲担罪,承认是他对丹尼尔刮了痧。因为在中国人的价值观里,孝顺是最重要的道义之一因为每个人有尊重和保护他们父母的义务。除了父母之外,还有当众教育孩子的权利。所以,也不难理解为什么许当着大家的面在颁奖礼上教训了丹尼斯。相反的,美国人遵循个人主义的原则。社会当中的每个人更关注他们自己本身,而公平在家庭成员和朋友中非常重要。责骂和殴打小孩在他们看来难以置信甚至是违法的。

权利距离这个维度在电影中也有重要体现。在高权力距离的文化中,成员们“比处在低权利距离文化里的人更关注面子”(Ting-Toomey and Kurogi, 1998)。因为超过两千年的封建统治,中国文化更趋向于高权力距离文化。在大同打达尼斯的场景中,大同认为他是一个员工有必要显示他对老板昆兰的尊重,所以在丹尼尔和老板的儿子发生冲突时,他没有多问冲突的缘由,直接当着大家的面教训了小丹尼尔。虽然这个场合并不是在办公室,但是高权利距离的影响已经根植在中国人的脑中,潜移默化地指导着许的行为。在传统中国人的思想里,即使是在家庭是在家庭成员之间也存在高权利距离,在昆兰看来,只有他们能有行为的能力,孩子也应当被看成和大人平等的人。所以,对权利距离的差异体现在家庭和工作的方方面面。

4.结束语

本文从跨文化交际的角度分析了《刮痧》这部电影。通过运用文化维度理论来探索电影中的冲突和冲突解决的方式。而这部电影大团圆的结局也似乎印证了Kim (1995)的论断:“跨文化中的适应是一个共同协作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文化新入者和接受新来者的环境都需要作出努力。”在这部电影中,如果昆兰先生不亲自到唐人街去尝试刮痧,他也不会明白刮痧其实是对健康有益的而不是虐待。所以,跨文化的沟通需要新移民和本土文化环境的共同协调努力。

参考文献:

[1]Hofstede, G. (1991). Cultures and organizations: Software of the mind. London: McGraw-Hill.

[2]Kim, Y. Y. (1995).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 integrative theory. In R.L. Wiseman (Eds.),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theory (pp. 170-194). Thousand Oaks, CA: Sage.

[3]Ting-Toomey, S. &Kurogi, A. (1998).Facework competence in intercultural conflict: An updated face-negotiation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22, 187-225.

上一篇:浅议中国古代逻辑学的缺陷 下一篇:从认知视角看网络语言变异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