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

时间:2022-10-05 03:33:21

食品检验检测中技术应用分析

摘要: 食品安全不仅是"量"的保证,也是"质"的保障,所以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因此食品检验检测技术必须充分发挥其效能,才能保证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本文主要介绍了食品检验检测的重要性,并对检验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食品安全 检验技术 重要性

近些年来,食品的质量安全一直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从目前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因素分析,主要是来自食品生产、加工、贮运、销售等环节,其中农药污染长期以来一直是食品污染的重要因素。目前,激素污染也开始成为我国食品污染的新趋势,同时人为造假也是食品的污染原因之一。食品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关系着全民的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因此,如何通过有效的检测检验技术,保证食品的安全已成为国内食品产业值得重视的问题。食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食品的安全是重要的保障,但在实际检测过程中,检测检验结果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仪器、技术、人员操作、环境等都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因此为了保证检测检验结果的准确性,确保食品的安全,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我们需要做好控制工作,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准确可靠。

1、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检验检测技术是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有力保证, 食品安全技术的运用首先体现在检测技术上, 它是保障食品安全最为有效的手段。如果没有检测技术,就无法得知食品是否有不安全因素,更无法得知这种不安全到什么程度。食品质量关系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因此,要想解决食品的安全问题,也就是要减少食源性疾病的问题,要知道疾病是和食物中的哪种因素有关,少了检测技术是不可想象的。

可见, 衡量食品是否安全必须依赖于检测技术和科学技术等手段,可以说食品安全是不能离开检测技术的。作为食品检测技术支撑的食品检测技术的研究已引起我国的高度重视。近年来,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被不断推出,以便适应新的国际形势下的发展。为获得准确的检验结果,应从检验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加以控制。一般来说,在分析过程中,由于分析所使用的仪器、采用的方法以及分析时的环境条件和分析者的观察能力等多方面的限制,分析所得到的结果往往与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有着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有仪器不准、试剂含有杂质、蒸馏水质量不佳以及采样不能代表平均成分,操作过程中杂质的引入、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的误差等系统误差,也有由于环境(气压、温度、湿度)的偶然波动或仪器的性能、分析人员对各份试样处理时不一致所产生的偶然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直接关系到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安全中的各类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监测。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已将食品安全检测列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目前在食品安全检验部门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PCR、氨基酸测序仪等大型仪器来完成食品检验中化学源性项目的检测任务。这些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检测手段,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检测方法研究,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样,传统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存在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时间长、对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高,通常都在专业实验室内使用,难以用于需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实时快速监控的场合。食品安全检测具有样品数量大、检测种类多的特点,样品的分析测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类操作简单、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以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分析的需求。

2、食品检验技术

食品检验的方法大致可分为感官检验、理化检验和生物学检验三类,感官检验较为简单,随着食品生产中新技术、新原料的使用,其已不能适应现实的需要。前常用的理化检验技术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气相色谱法(GC)、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电化学法等;生物学检验技术主要有酶联免疫分析(ELISA)检测技术、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技术、生物传感器技术和蛋白质芯片技术。

2.1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法)

HPLC法在60年代后期发展起来的一种分析方法,今年来在食品分析上广泛应用。其流程为贮液瓶中的溶剂由泵吸人色谱系统,然后输出,经流量与压力测量之后,导入进样器。被测物由进样器注入,并随流动相通过色谱柱,在柱上进行分离后进人检测器,检测信号由数据处理设备采集与处理,并记录色谱图。

主要检测内容有:(1)食品添加剂的检测,如食品中的山梨酸、苯甲酸的测定,食品中的糖精钠的测定,合成着色剂的测定,栀子黄的测定,抗氧化剂的测定,乳酸、柠檬酸以及人工合成甜味剂的测定等。(2)营养强化剂的测定,如食品中的牛磺酸的测定,维生素A、D、E和维生素K的同时测定,食品中的叶酸、烟酸、泛酸和氨基酸的测定等。(3)保健食品,如芦荟苷、红景天苷的测定,DHEA的测定,异秦皮定的测定,冬虫夏草中腺苷的测定等。(4)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如粮、油、菜中西维因的测定,水果在单甲脒的测定,大豆及谷物在氟磺胺草醚的测定,乳品中速灭威、异丙威的测定等。

2.2 气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是一种以气体为流动相的柱色谱分离技术。目前在普通食品、保健食品、食品添加剂、水的450项分析测试项目中,气相色谱法测试项目占125项,占总检测项目的28%,已成为食品检验中必不可少的检验方法之一。其在食品检验中的应用主要有:(1)食品中农药残留及环境污染物的测定,如食

品中的辛硫磷残留量的测定,稻谷在敌百虫、久效磷残留量的测定,食品中马拉硫磷、氟氯菊酯残留量的测定,水果、蔬菜、谷物中有机磷农药多残留的测定等。(2)食品添加剂含量的测定,如食品中山梨酸、苯甲酸、丙酸钠和脱氢乙酸的测定,面粉中过氧化苯甲酰含量的测定等。

2.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它是基于原子对特征光吸收的一种相对测量方法,基本原理是将光源辐射出的待测元素的特征光谱通过样品的蒸气时,被蒸气中待测元素的基态原子所吸收,在一定条件下,人射光被吸收而减弱的程度与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呈正相关,由此可得到样品中待测元素的含量。主要用于食品中铅、镉、砷、汞、铜、铝和铬等元素含量的测定。此外,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也可用于以上元素含量的测定。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食品安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同时为了百姓的饮食健康及食品的出口贸易等,作为食品安全监测的食品检测技术已受到业内人士的高度重视,一些新的检测技术和改进后的检测技术已不断的得以推出,并广泛的应用到食品检测检验工作当中,确保了检测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因此作为一名食品检测检验人员,更应在食品检测工作中控制好每一个环节,确保检测工作能真实的反映食品质量的真实情况,从而保证食品的安全,保障百姓的健康,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提供积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刘北辰. 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体系概览[J]. 包装世界. 2007(01)

[2]李广明,黄立平,詹锦川,朱轶峰,闵新力. RFID在食品安全追溯中的应用[J]. 科技与管理. 2007(01)

[3]水小溪,蔡乐,赵宝华. ELISA技术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J]. 生命科学仪器. 2008(10)

[4]倪晓丽. 食品安全呼唤标准物质[J]. 中国计量. 2002(10)

[5]袁俊. HACCP管理体系与食品安全[J]. 大众标准化. 2005(04)

[6] 罗峰. 亟须加强食品安全速测仪管理[J]. 中国计量. 2007(10)

[7]美国国家食品安全与技术中心选择Thermo scientific质谱检测三聚氰胺[J]. 仪器仪表标准化与计量. 2008(05)

上一篇:三方面探讨完善危险驾驶罪的立法 下一篇:电动汽车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