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时间:2022-10-05 03:20:52

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摘 要: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自编《基本状况问卷》调查某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成因。结果显示,新生一类学生94人(占18.11%),二类学生137人(占26.40%),三类学生288人(占55.49%)。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的心理问题有所区别;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对录取志愿感到满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对录取专业感到不满意的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后的心理体验对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但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对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影响不大。锻炼后感到愉快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锻炼后感到不愉快的学生。

关键词:体育院校;大学新生;心理健康;UPI

中图分类号:G804.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0)04-0069-05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生活质量、人际关系密切相关,心理健康对人的健康成长、全面发展有重要意义。《心理学大辞典》指出:心理健康是指个体的各种心理状态(如一般适应能力,人格的健全状况等)保持正常或良好水平,且自我内部(如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自我体验等)以及自我与环境之间保持和谐一致的良好状态。作为推动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关心的焦点。

体育院校大学生作为大学生群体的一部分,既有大学生共同的心理问题,又应有其特殊的心理健康特点。从以上研究中我们可以看出,以往研究体育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学者普遍认为,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较好,相对于非体育专业而言,体育专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较高,但结论也有不一致。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研究明显不足,关注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就更少。那么新生中究竟有多少存在心理问题?他们又存在怎样的心理问题?体育院校大学生有其特殊的心理健康特点,其特点是什么,这与体育锻炼有何关联?本研究将采用适当的测量工具,考察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一步丰富有关心理健康的理论。同时,本研究将结合体育院校大学生的生活环境,进一步分析影响其心理健康发展状况的原因,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针对性的干预方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研究对象为北京地区某体育院校2007级新生,按照分层抽样的方法从8个院系共抽取557人,年龄从16~22岁,平均年龄(18.86±1.04)岁,其中男生326人(占58.5%),女生231人(占41.5%),体育专业334人(占60.0%),非体育专业223人(占40.0%)。

1.2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UPI和《基本状况问卷》。UPI即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直译为大学生人格问卷,以大学新生为测试对象,1993年由樊富珉等进行了修订,被证明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适于团体施测。根据UPI的评分标准,可将参加调查的学生分成三类。第一类是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密切关注的学生;第二类是可能有某种心理问题,但程度不严重,应引起注意的学生;第三类是心理健康、不属于第一、二类的学生。本研究对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量表的Cronbach a值为0.902,量表可靠。自编《基本状况问卷》用于收集学生的背景状况和参加锻炼的状况。内容包括性别、运动等级、每周运动次数、每次运动持续时间、参与体育运动的心理体验等。

1.3 研究过程 于2007年11月对调查对象进行量表团体施测。实际发放问卷557份,全部回收,剔除漏答问题和空白问卷等无效问卷38份,用于统计分析的是519份,有效率为93.18%。根据结果分析调查参与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成因。

1.4 统计处理 所有的数据都使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体育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总体状况

2.1.1 新生各类心理问题的人数根据UPI记分原则和筛查标准,参与研究的体育院校新生中,一类学生94人(占18.11%),二类学生137人(占26.40%),三类学生288人(占55.49%)。

2.1.2 新生心理健康项目统计 全体新生中选择率最高的10个项目如表1所示,男、女生,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学生中选择率在前10位的项目对比如表2所示。

从表2中可以看出,男生和女生所存在的心理问题有相同的方面,男、女生都对脏很在乎,在乎别人的视线。但他们所关注的问题也有不同的方面,男生更注意周围的人、过于担心未来的事情、认为父母期望过高,而女生更为犹豫不决而苦恼、情绪更容易被破坏、缺乏自信心。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学生也存在类似状况。他们都很在乎别人的视线、对脏很在乎、总注意周围的人,但非体育专业学生认为自己更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体育专业学生认为自己情绪更容易被破坏、爱操心。

2.2 学生基本背景状况对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

2.2.1 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对体育院校新生中男女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在全体新生、非体育专业新生范围内,男女生Ⅰ、Ⅱ、Ⅲ类学生人数无显著差异,但在体育专业新生中有显著差异,女生心理状况优于男生(表3-表5)。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体育专业Ⅰ类学生中,男生显著多于女生(y2=8.463**,p=0.004)。

2.2.2 体育专业、非体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经比较发现,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学生Ⅰ、Ⅱ、Ⅲ类学生人数无显著差异(表6)。

2.2.3 录取志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录取志愿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响。本研究将学生对录取志愿的满意度分为六个层次,分别为:非常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无所谓。由于部分类型存在人数小于5的现象,统计时予以合并。结果显示,对录取志愿满意度不同的学生Ⅰ、Ⅱ、Ⅲ类学生人数差异达到显著(表7)(y223.377,p=0.016)。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Ⅰ类学生中,对录取志愿满意度不同的学生人数差异显著(y2=11.106*,p=0.049),对自己的录取志愿感到满意的学生心理状况优于对自己的志愿不满意的学生,前者I类学生的人数显著少于后者:对UPI总分进行统计后发现,对录取志愿感到满意的学生的总分低于对录取志愿不满意的学生的总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3,475**,p=O,002)。

2.3 体育锻炼与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相关

2.3.1 体育锻炼次数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 本研究将学生每周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分为1~2次、3~4次、5~7次三种。结果显示,参与锻炼次数不同的学生Ⅰ、Ⅱ、

Ⅲ类学生人数差异不显著(表8)。

2.3.2 体育锻炼时间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 本研究将学生每次参与体育活动持续的时间分为30 rai‘n以下、30~60min、60min以上三种。结果显示,在这三种模式下,Ⅰ、Ⅱ、Ⅲ类学生人数无显著差异(表9)。

2.3.3 参与体育活动后的心理体验与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

本研究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之后的心理体验分为很愉快、没感觉、不愉快三种。由于部分类型存在人数小于5的现象,统计时予以合并。结果显示,运动后感觉不同,Ⅰ、Ⅱ、Ⅲ类学生人数差异显著(表10),运动后感觉愉快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感觉一般和不愉快的学生。

进一步分析发现,在l类学生中,运动后感到愉快的学生明显少于运动后感觉不愉快的学生(x2=4.049**,P=0.001)。对UPI总分进行统计后发现,运动后感觉愉快的学生的总分低于运动后感觉不愉快的学生的总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F=17.668**,p=0.000)。

3 讨论

从结果2.1.1看,体育院校新生的,即可能存在严重心理问题需要密切关注的学生的检出率为18.11%,Ⅱ类学生。即有某种心理问题,但程度不严重,应引起注意的学生的检出率为26.40%。以往研究发现,在大学新生中,Ⅰ类学生占新生总体的7.4%~29.2%,Ⅱ类学生占新生总数的13.2%~41.12%[6-8]。本研究的结果在此范围内,说明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大学新生群体相似。

从表2中选择率排在前面的项目看,体育院校的新生主要的心理问题有:人际关系问题,表现为在乎别人的视线、总注意周围的人等;情绪性格问题,具体症状为过于担心将来的事情、爱操心、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为犹豫不决而苦恼、情绪容易被破坏等;强迫症状,如对脏很在乎、记忆力减退等。这些心理问题普遍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他们所处的生活、学习环境有关。在中学阶段,学生的人际交往内容比较简单,进人大学之后,学生的人际交往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内容和关系的复杂程度上都超过以往,处理好人际交往中的问题,也成为他们的重要课题。大学新生不断地体会着这种变化,但由于他们并没有完全适应这种变化,缺乏交往经验和技巧,在人际交往过程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这样就会存在人际关系问题,这也是人际关系问题成为新生主要心理问题的原因。同时,大学生自我情感体验十分丰富,注重独立、个性,但是他们在生理、心理、社会性上的发展不平衡,使他们的情绪不稳定,易冲动和波动,所以大学生很容易产生情绪问题,感到“情绪容易被破坏”。大学生的个性发展趋于成熟和稳定,自我意识进一步发展,他们更多地把目光由外部世界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注重内心体验,力图了解自己的心理,渴望得到尊重和理解,十分注重塑造自己的形象。所以他们“在乎别人的视线”、“总注意周围的人”,同时也对自己的变化或不足较为敏感,觉得自己“缺乏耐力”、“记忆力减退”。随年龄增长,大学生开始关心自己的未来,并规划自己的人生。当代社会竞争激烈,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大学生不断感受到这种上升的压力,就会出现“过于担心未来的事情”的情况。对于大学新生来说,他们中的大部分都要在短时间内适应从被照顾到独立生活的变化,从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种突然的变化可能是导致某些强迫症状的原因。值得注意的是男生、女生,非体育专业学生、体育专业学生所关心的问题并不相同。这与社会对他们的期望不同、自身的心理特点不同和日常的学习生活的侧重点不同有关。在传统文化中,男生被认为更应该有成功的事业,承担起家庭的责任,所以他们体会到更多来自家长的压力,更多担心未来;而女性通常不被赋予更多权利,能力得不到重分体现,她们比男生体会到更大的压力,所以她们更容易感到缺乏自信心。有研究表明,女性对情绪的变化体会更敏感,所以她们更多认为自己“情绪更容易被破坏”。非体育专业学生以文化知识的学习为主,所以他们更容易体会到跟学业有关的问题,例如缺乏耐力、思想不集中等;体育专业学生要同时参与专业训练和文化学习,面对双重压力,所以更容易感到情绪被破坏。

结果2.2.1显示,在全体新生和非体育专业新生范围内,男女生Ⅰ、Ⅱ、Ⅲ类学生人数无显著差异,与之前研究所得出的结论较为一致。但在体育专业新生中,男女生Ⅰ、Ⅱ、Ⅲ类学生人数却有显著差异,女生心理优于男生。研究者认为,这与体育专业学生所处的具体环境有关。在体育专业院系中,男生相对较多,在争取好的学习、训练成绩时会比女生体验到更强烈的竞争,这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较大影响,所以显出了比女生严重的心理问题。不同院系之间,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存在显著差异。虽然不同新生所要面对的问题会在某些方面有所不同,但新生要面对的最主要问题都是如何去适应大学生活,去适应环境变化造成的影响,对大学生活的适应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同的问题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产生影响,但并没有造成显著差别。

结果2.2.4显示,对录取志愿的满意度不同的新生,Ⅰ、Ⅱ、Ⅲ类学生人数差异达到边缘显著,UPI总分差异达到显著水平,l类学生的人数也有显著差异。对录取志愿感到满意的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对录取志愿感到不满意的新生,这也与之前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一致。对学校、所学专业不满意的新生往往存在消极抵触心理,讨厌学校、厌恶上课和训练,即使出席也不认真参与,所以对录取志愿的满意度直接影响新生的心理状态。

本研究的结果显示,参与体育活动之后的心理体验与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有显著关联。锻炼后感觉不同,Ⅰ、Ⅱ、Ⅲ类学生人数差异显著,UPI总分差异显著,感觉越愉快,心理健康程度越好。在其余两方面,并没有发现类似的关联,从这个结果可以看出,体育锻炼并不是频率越高、持续时间越长越好,重要的是锻炼之后的体验。体育活动有助于培养积极的情绪情感,能使抑郁、慌乱等不良情绪得到合理宣泄;运动有助于缓解躯体、认知、情绪的不良反应,有利于改善人际关系。如果体育锻炼之后的心理体验不愉快,就会使体育锻炼积极的影响效果大打折扣,甚至使积极影响变为消极影响,进而影响心理健康的水平。这种影响效果是运动频率和运动持续时间所不能达到的。

以上研究结果部分的证实了研究假设,即在总体上男女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无显著差别,但是体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非体育专业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假设没有得到验证。经常参与体育活动并感觉愉快的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不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新生的假设也得到部分验证。

研究结果说明,体育院校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一般,男、女生,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虽无显著差别,但所存在的心理问题不同,这提示我们要做有针对性的指导。新生阶段是大学生从中学生到大学生的转变和适应期,这一时期做好新生的心理教育是十分必要的,学校可以开展心理知识讲座,对心理方面表现出困难的学生应对所存在的问题给予有针对性的、适当的心理辅导和干预。在新生中建立心理档案,开展定期检查和心理咨询工作。体育锻炼后的心理体验与新生的心理健康有很大关联,这提示我们,学校在体育课的开设项目和上课方式上应尽量丰富并征求学生的意见,尽量多开设学生感兴趣的课程,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学校应鼓励学生参与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之中去,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他们在运动后体验到愉快的情绪,进而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去积极影响。

总的来说,本研究的突出之处在于把体育院校的新生作为一个整体予以关注,研究他们的心理健康情况并作比较。影响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因素很多,体育锻炼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也很复杂,在本研究中,只能体现出其中的一部分,而且本研究是一个浅层次的研究,对于所涉及到的问题没有做更深层次的剖析,这是本研究存在的问题,也是后续研究中应该关注的部分。另外在本研究对体育锻炼的调查中,没有限定所要关注的时间,可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也是本研究的局限之一。

4 结论

1)新生中,男、女生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但关心的问题有所区别;非体育专业、体育专业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没有差异,但所关心的问题不同。2)对录取志愿感到满意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好于对录取专业感到不满意的学生。3)参与体育活动后的心理体验与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显著,但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和每次活动持续的时间与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不大。

上一篇:体育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下一篇:一元\二元训练理论的哲学辨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