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

时间:2022-10-05 02:25:32

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

摘 要 面对学习困难的学生,不要放弃他们,嫌弃他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矫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多关心鼓励他们,了解他们学习障碍的症结,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解决学习困难的办法。

关键词 中职语文 教学思考

从目前中职学校招生的情况看,大部分学生进校时各科基础都普遍较差,在进校的摸底考试中,语文成绩只考十几分、几分、甚至零分的学生有相当一部分。这类学生大多对自己缺乏信心,对学习有一种恐惧的心理。他们对老师和家长的责怪比较敏感,自卑心理较强,抵触情绪也较强。有时表面看他们很好强,其实他们的内心往往是比较脆弱的,他们到学校来大多是报着应付家长和混日子的态度,心中没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作为教师,面对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做的是:不要放弃他们,不要嫌弃他们,要帮助他们克服心理上的学习障碍,矫正他们厌学的态度,对他们要“特殊问题特殊处理”,在教学上对他们要适当放低要求,降低标准。比如,要求他们准备一本字典,每次课中,只要求他们认识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弄懂生字生词的意思,能读通顺一段课文,能说通顺一句话,能写通顺一个句子,能用对一个标点符号就行。由于这样的要求并不高,学生是可以做到的。当他们做到了这些,并得到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时(这种学习上的表扬对他们来说或许是平生第一次),他们就会有一种成就感和荣耀感(这样的感觉对他们来说或许也是第一次),就会从心里感到一种获得成就和荣耀的快乐和幸福,这正是引导学生树立学习信心,克服畏难情绪,激发学习兴趣的良好开端。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融入集体活动之中,尤其是语文活动。比如诗文朗诵活动、演讲活动、口语对话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充分展现自我,在展现自我中感受集体的温暖和享受参加活动的乐趣,使他们在心理上萌生一种通过学习活动再次享受快乐的愿望,只要有了这样的愿望,他们就会从主观上自觉的、积极的参与学习活动。曾经有一位学生,刚进校时语文考试是28分,属于基础很差的学生。上课时从不听课,也不记笔记,总趴在桌上打瞌睡,常常是无精打采,衣冠不整,一副懒散邋遢的样子。对此,老师并没有教训和责怪他,而是和颜悦色、不厌其烦的叫他回答问题,答对了,老师带头鼓掌,答错了,不批评,并给予鼓励。因为每次课老师都要点他回答问题,每次回答问题时都会得到老师的表扬和鼓励,慢慢的他开始认真听课,并改掉了上课打瞌睡的坏习惯。特别是在一次班级的演讲活动中,他一出场就得到了全班同学热烈的掌声。因为站在大家面前的他,皮鞋光亮,衣服整洁,长发剪成了短发,一改往常无精打采、懒散邋遢的样子,他完全是以新的形象出现在大家的面前,他在演讲中诚恳的反思自己的许多不良行为,并表示一定要痛改前非,努力上进。由此,不难看出,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只要老师多一点耐心和爱心,多一点鼓励和表扬,是可以感化和改变学生的。

总之,作为中职学校的语文老师,要能够面对现实,及时调整教学思路,因势利导,因材施教。对学生,尤其是基础差的学生,不要轻言放弃,不要讽刺挖苦,要循循善诱,了解学生学习障碍的原因,从而帮助他们找到解决的方法,从真正意义上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信心,使他们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将来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真是每一位中职教师的崇高职责和神圣使命。

上一篇: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策 下一篇: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情感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