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分析央视《科技博览》栏目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10-05 01:59:23

试分析央视《科技博览》栏目的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1-1413(2012)03-0000-01

中央电视台于1997年5月推出了《科技博览》栏目。该栏目以宣传“科教兴国”战略,倡导科技进步为已任,成为中央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名牌栏目。从艰难初创到不断调整提高,渐渐成长为一个口碑良好,颇有人缘,引领中央电视台科技栏目的龙头栏目。在电视栏目更新换代越发频繁的今天,《科技博览》以其经久不衰的地位赢得了各界的赞扬和推崇。但事实上,在鲜花和掌声背后,这个老牌栏目也一直面临着政策、形式、体制、人员等诸多方面的困境。

作为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一个缩影,《科技博览》的问题是极具代表性的。目前,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创作与研究整体上陷入迷惘与冷漠的境地。央视国际网站上的“电视批判”栏目,曾经邀请我国科普出版界、理论界、学术界的20余位知名专家,探讨“观众需要什么样的电视科普节目”这一主题。尽管该栏目内容丰富而深刻,但还是缺少系统的梳理、分析与升华。由此可见,如何推动我国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如何使电视科普节目获得全社会的重视与支持,开辟创作繁荣的新局面,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系统全面地研究《科技博览》栏目进而寻求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一、《科技博览》的发展历程

(一)顺应时代潮流,《科技博览》应运而生

《科技博览》是国家电视台科技宣传和科普教育的精品栏目,旨在将“知识性、趣味性、时效性”有机融为一体,引发广大观众对科学的爱好与兴趣,提高公众素养。为适应这一形势,中央电视台推出了《科技博览》栏目,于1997年5月在CCTV-1的黄金时段正式播出,广受欢迎,在中央电视台所有节目中,收视率仅次于《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

创办初期的《科技博览》在选题上涵盖各个科技领域,知识含量高,专业性强,反映高新技术的题材较多,对自然科学涉猎较少。在表现形式上,采用画面和解说词的方法阐述科技原理;在观众结构上,男性观众多于女性观众,城市观众多于农村观众,并且随着观众年龄的增长、文化程度的提高,收视率相应递增。这个时期,《科技博览》的主要任务是配合国家的各项科技宣传政策,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

(二)三次改版――由科技转向科普

《科技博览》播出一段时间后,由于栏目编制人员较少、节目制作量大且难度高、设备不足等因素,节目质量逐渐开始下降。同时,由于题材大量局限于科学和技术本身,形式单一,使观众渐渐失去了新鲜感。与此同时,中央电视台开始正式实行“末位淘汰制”,规定连续三个季度收视率排在末位的节目将被取消。播出时间的调整以及评价标准的变革,促使《科技博览》进行了创办六年以后的三次改版。

针对以往题材“过窄”、“过专”的问题,《科技博览》开始从“博”字上下功夫。在题材上,广泛涉猎科技探索与创新、科技与生活、科技与环境、科技与经济等各个领域,将大量的自然科学和科普常识引入节目。在表现手段上,加入了简单的动画和图示。改版后的《科技博览》强调大众化的科普,收视率一度有所提高,受到了以男性为主的知识阶层的好评。

在内容上,新版节目全方位地选取和剖析人们生活中不期而遇的各种意外,如刹车失灵、地震海啸、煤气中毒、触电溺水等。这些题材都与观众的生活息息相关,很容易吸引观众的注意。在形式上,《科技博览》第一次采取讲故事的手法,从人物遭遇险境开始,一步步地展现他在面对危情时的做法,引导观众学习和掌握在灾难降临时如何化险为夷、转危为安以及防患于未然的方法,充分体现了电视科普节目应当具备的人文关怀。

改版后的《科技博览》获得了骄人收视效果,甚至创造了中央电视台有记录以来这个时段的最高收视率。

二、《科技博览》的问题分析

(一)节目自身的缺陷与不足

1.缺乏可视性

从内容上看,在《科技博览》创办的前六年中,纯粹的知识性节目占据了大壁江山。例如:某一科学概念的具体含义是什么?某个科学原理如何解释?某个高科技设备的工作流程是怎样的?节目中还常有些许枯燥的数字或两三个深奥难懂的专业术语,它们需要观众正襟危坐、努力思考。但对普通电视观众而言,劳累了一天,谁还愿意在家里听讲课?当时许多观众反映,节目很难看懂,大批普通观众被拒之门外。

2.曲高和寡,人气不足

《科技博览》栏目播出时间由CCTV-1晚间黄金时段改为次黄金时段,之后又挪到16:00―17:00这一时段,腾出了时间和空间为其他高收视节目让路。与新闻、娱乐的几个重点栏目相比,《科技博览》的各项指数明显处于落后地位,同时,与同类节目《探索发现》和《走进科学》的差距也在逐年扩大。

3.创作队伍素质有待提高

科技传播是一门学问,具有特殊的内在规律。但“很多电视科普节目制作人员缺少必要的专业训练,既包括必要的科学知识素养,也包括对传播学知识的了解、对传播形式的研究以及过硬的跨文本写作能力”。[1]

(二)外界环境的限制

1.观众需求与“宣传窗口”的矛盾

制作电视科普节目和评估节目优劣应该以“意图为指导”还是以“效果论英雄”?“在传统科普观的支配下,我们习惯于用意图来衡量电视科普节目,认为它的作用主要是知识传播。在西方,则是用“效果”来衡量科教节目,主张电视科普节目的作用是传播科学精神,唤醒或激起人们对科学的热爱”。[2]

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常常肩负过重的宣传使命,要将科学界取得的科学发现、科技成果、科学政策、科技活动等向外,有时不管选题多不适合做科普节目,都要尽力而为、密切配合有关部委要求,观众能否明白、是否关心、是否会感兴趣就难以保证了。但是,是否选择收看是观众的权力,这与收视率有直接关系,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就形同自缢。

2.经费短缺限制发展

电视科普节目作为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窗口,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需要赢得更为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仅依靠国家拨款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面向市场,借助社会资金来补充经费不足。事实上,很多国家电视媒体采取了这样的做法,比如企业资助、节目交易、广告营销等,这些社会资金供给保证了节目的正常运转。国外的科普节目,如《探索》一小时的制作费是80万到400万美元,相比之下,《科技博览》平均一期的节目费用仅为1.5万元。由于经费的限制,队伍规模很小,为了保证播出,节目制作周期需要被压缩,导致节目制作“短平快”现象十分严重。

三、《科技博览》的发展对策

“科教兴国”国策的提出、《科普法》的颁布、国家科技大会的召开足以证明国家对科普工作的重视程度。在这样的背景下,《科技博览》如何克服自身缺陷摆脱上述困境,走出一条更加广阔的道路,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创作与运营观念的转变

所谓观念就是具体行为的指导思想。只有用正确的创作观念和运营观念指导具体实践,才能在节目制作手法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寻求突破和创新,将节目真正推向市场,真正实现高收视率与高满意度。

1.从科学普及到科学传播

在一个国家教育落后的国度里,从社会改造的角度出发,科学普及具有很强的启蒙色彩,它既是一种社会责任,也是一种社会理想。所以,很多人更喜欢、留恋科普这个概念。它有点像扫盲,任务一旦完成就很有成就感。科学传播的概念比传统科普的概念内涵更广,包括了对低素质国民进行科学启蒙的使命。

从理论上讲,“科学传播”比“科学普及”更容易形成一种有内涵、有张力、产生主动观看与良性循环的新型“科普”模式,因此用科学传播取代传统科普是一种观念上的提升。

2.以内容为王,观众为本

长期以来,由于技术条件和传统收视习惯的限制,《科技博览》一般采取单向传输形式,以电视播出为中心,节目创作和制作比较简单。“我播什么,观众看什么”。在“以观众为中心”的传播时代,可供观众选择的信息获取渠道增加了,评价传播效果要以受众能否接受和喜欢为出发点。因此,要在正确舆论导向的前提下,以平民化的视角关注生活,根据观众的兴趣设置话题。从经营角度看,真正的客户是观众而不是广告厂商,广告的投入是由观众的关注度来决定。在新技术条件下和开放的市场环境中,随着新型业务、新型传输、服务手段的不断登场,这种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也必将发生变化,“内容为王,观众为本”将逐渐变成科普节目的核心运营指导思想。

3.从市场化转向产业化

虽然我国已经引入欧美“公众理解科学”的创作及运营新观念,强调平等、交流、互动,也部分引入市场概念,强调通过市场手段吸纳资金,发展壮大电视科普节目规模,但这种运营观念的转变仍然不够到位,不够彻底,尚未形成以“观众”为中心、以“支付”为前提、以“交易”为目的的科普节目产业格局。

既然发展电视科普节目意义重大,且不能完全倚赖国家的扶持与投入,那么从“神圣的科学殿堂”步入市场,使科学从少数人拥有变成被多数人所理解和喜爱,真正达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二)优化人才

电视科普节目的制作,是在科学素材基础上的再创作和升华,而不是科学家观念的翻版,最终的节目作品是否优秀和创作者本人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这就需要媒体引进专业人才,从业人员常常要接触各种领域,需要当杂家。电视科普队伍对人才的要求更为严格,良好的科学修养与人文素质都需要具备。如果能够培养并选拔出这样一批思路开阔、知识全面、具有较强写作能力和科学鉴赏能力且文理兼优的科学传播人才,充实到《科技博览》栏目的制作岗位,必能给节目创作带来新的生机。

(三)完善政策法规

1.政府及媒体加大扶持力度

在许多发达国家,电视科普节目的播出量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号称‘科学立国’的日本便通过立法形式,明确规定了电视节目中科技内容必须达到的播出比例,规定电视科教片不能少于15%。在美国,科技类节目的时间已经占到了20%。”但在我国,电视科普节目播出量的比例还达不到2%。

2.通过政策倾斜形成资金投入多元化局面

英国和日本是从每部电视机中收取收视费,然后划拨到电视机构(如英国的BBC、日本的NHK等)作为节目(包括电视科学节目)制作费用和运行费用。而另一些国家(如美国等)则靠各种基金会资助电视科普节目。“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科普预算已占到基金会总预算的1.3%,即每100美元的预算中就有1.3美元用于支持科普。基金会还将非正规教育经费的一半投入到电视科学类节目的制作上,专供商业电视台和公共电视台播出。”[3]

美国许多部家喻户晓的电视科普系列节目,如《比尔・奈――科学人》、《神奇的学校汽车》、《阅读彩虹》、《科学奥德赛》等都是以此种方式资助的。这些节目影响深远、广受好评。高投资确实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科技博览》尽管有来自科技部的专项资助,但全年经费不超过100万,急需加强。

结语

从国际国内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趋势看,《科技博览》栏目要想在电视科普领域稳固其经久不衰的地位,就要把竞争的压力变成现实的动力,进行全面改革在各个方面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科技博览》以及中国电视科普节目能够获得高收视率和高满意度,成为深受大众关注和喜爱的节目。

注释:

[1]张建奎.如何当好科普节目记者[J].中国电视,2002年(增刊):58.

[2]李大光.中外科普创作比较研究阶段性研究报告(国外科普创作部分)[R].北大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科学传播,2003-10-23.

[3]张义芳,武夷山.2000年度―国外科普状况调研报告[R].科普研究,2000,(6).

参考文献:

[1]沈英甲,薛守仁,邢立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二)――科普与大众的距离[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8-11.

[2]翟杰全,任福君,罗石曼.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四)――科普电视节目的发展现状[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8-30.

[3]王谷岩,胡亚东,罗石曼.如何利用电视媒体提高公众科学素养(之七)[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9-17.

[4]刘华杰,刘兵,邢立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八)――科普节目如何改进[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9-22.

[5]王一方,张青叶,田松.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科普节目(之九)――“科学传播”与“科学普及”的概念阐释[DB].央视国际电视批判论坛,2004-9-27.

[6]陈斌.我们也要让观众“知识并娱乐着”[N].东方早报,2004-11-4.

[7]陈力丹.传媒对科学的误读[R],“灾难与科普”高层论坛,2003-7-12.

[8]石顺科.英美等国科普传播机制[R].中国科普研究所,2004-11-10.

[9]熊为民.科学传播人才培养是关键――吴国盛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N].科学时报,2003-1-3.

[10]赵致真.中国电视和中国科普[R].2000年中国国际科普大会上的发言.

上一篇:沥青公路施工技术之我见 下一篇:论劳动合同法中口头合同的法律规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