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时间:2022-10-05 01:51:24

浅谈物理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虽然初中新课程改革已经过去近八个年头,但课堂教学中大多还是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地学,学生的学习欲望激发不起来,教师的精彩表演换来的是学生的厌倦和疲惫,教学质量难以提高。据统计,几年来,八年级物理科段、期考成绩,全校平均分都在40分以下徘徊,最低的还不到20分。有时候教师觉得很简单的问题,学生老学不会,究其原因就是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灌输,学生听过就忘,难以掌握。正因如此,我校从2010年寒假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的培训,并在2011年春季学期开始实施。所谓“合作学习”是指在教学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学生通过组内或组间的合作、探究、交流获得新知。通过合作学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欲望,提升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一、设计实验导学案,在实验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

传统的物理实验教学,是教师先把实验步骤一五一十地说一遍,学生再根据步骤一步一步完成。这对学习欲望不大的学生来说,也许可以机械地操作,但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做,往往是实验热闹,考试不妙。实施合作学习后,学生可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例如,在刻度尺的使用实验中,教师先不把步骤说出,而是让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完成教师给出的导学案并在小组中交流、讨论,初步得出小组的实验方法。在操作过程,各小组成员(6人)明确任务,一人口头表述、一人操作、一人监督、一人记录、一人到别组观察、一人展示。这样通过组内讨论、组外交流的形式,让学生在自己操作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因为自主参与学习,从而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在快乐中学习新知。

二、设计习题教学导学案,让学生合作学习

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作为教师,不要学生一出现问题,马上就帮助学生解决,要让问题回到小组再讨论,在关键处给予必要的搭桥。让学生经过认真思考,然后自行克服困难,解决问题。这样,学生才可能较好地理解掌握有关内容。许多科学理念正是在“批判”旧理念中确立的。让学生在自主探索阶段经历一些“挫折”,不仅不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反而会促进学生进一步反思,促使学生开展物理合作学习,从而积极探求规律和方法。例如,在解决一道关于液体压力、压强的问题时,在各小组展示完成之后,点评时发现一个问题:先算液体产生的压力再算液体产生的压强和先算液体产生的压强再算液体产生的压力结果不同,但又解决不了,这个时候教师不应急于解释。应把问题再返回给小组,适当点拨(注意观察容器的形状),在小组中再讨论解决。这种合作学习,必将丰富学生的物理活动经历,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有利于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三、实施合作学习应注意的几点

1.导学案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精心设计导学案中的所有问题,都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方式。

2.导学案要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往下学习,要能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要能帮助学生诊断错误。

3.导学案要能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

4.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各小组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展开互动式的评价。评价应采用描述性,特别是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不应简单地说“好”或“差”。尽管是较差,也不要直接否定,可采用描述性评价。如,你的判断是从某某角度来说明的,不错。还能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明吗?如果从这个角度说明会不会更好或更恰当些?这样既让学生知道错在哪里,又不觉得受到打击或被歧视。由此建立起平等、融洽、互动的师生关系。

经过两年的实践,在课堂上我们着力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发现,上课睡觉的学生少了,游离课堂之外的学生少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在常规测试中,学生的成绩有了明显的进步。更重要的是,师生间、同学间的关系融洽了,班级的精神面貌也为之改变,学生变得敢说、乐学、好问和勤思考。

上一篇:“动态分组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下一篇:物理教学中“探究性学习”的实施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