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传播效果调查

时间:2022-10-05 01:40:44

【前言】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传播效果调查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为了保证抽样的科学性与结果的代表性,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首先,在网上发放问卷。在Spss上选取随机数,抽取150份样本,回收样本105份;其次是入户抽样。这里的户是指大学宿舍。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40份,主要以女生为主。这样,抽取样本总数是250份,实际收回样...

国庆60周年阅兵式的传播效果调查

【摘要】本文以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分析大学生在观看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的人口特征、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认知状况、态度以及情感状况、评价状况等,以了解阅兵式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传播效果

【关键词】国庆60周年 大学生 传播效果 问卷调查

一、研究目的与方法

2009年,一场规模宏大的国庆60周年阅兵式让许多人印象深刻。事后央视对国庆阅兵式直播效果进行了调查,观众的满意率高达98.42%。目前,还没有人对国庆阅兵式在大学生中的传播效果进行科学的测量与分析。本文选取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在他们眼里阅兵式是什么模样?是否通过阅兵看到了祖国的变化,抑或加深了对国家的认同感?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要指标有:(1)人口特征,(2)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3)认知状况,(4)态度以及情感状况,(5)评价状况。

为了保证抽样的科学性与结果的代表性,我们采取了随机抽样法抽取样本。首先,在网上发放问卷。在Spss上选取随机数,抽取150份样本,回收样本105份;其次是入户抽样。这里的户是指大学宿舍。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40份,主要以女生为主。这样,抽取样本总数是250份,实际收回样本数为145份。

本研究主要借鉴有关受众的“选择性接受”和“使用与满足”理论。据此,我们提出如下假设:

假设1、多数(占总样本比例>75%以上)大学生观看了国庆阅兵式的直播。

假设2、大学生对国庆阅兵式的总体评价是积极的。

假设3、性别与媒介接触具有相关性,且男生观看国庆阅兵式的比例要比女生高。

假设4、性别差异是影响对国庆阅兵标志事件认知程度的显著变量。

二、数据分析及发现

(一)总体描述

1、媒介接触和使用状况

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中观看国庆阅兵式的占87%;观看时间超过2个小时的有38%,平均值为1.744小时。在媒介使用渠道上,网络占30.5%,电视占27.3%,通过与他人交流讨论的占21%,报纸杂志、广播、学校活动约各占7%。(如图1所示)

图1:使用媒介情况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大学生对国庆阅兵式的关注度很高,但观看时间平均只有1.744小时,全程看完的并不多。主要是通过网络和电视收看,特别是网络。同时我们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很多大学生是通过与周围人的交流得到信息,也就是说,那段时间,有关国庆阅兵式的议程影响到他们,成为他们交流的一个重要话题。

2、对国庆阅兵式中的标志性事件的认知状况

对国庆标志性事件认知状况(如图2所示),问卷中涉及了6个变量:广场字样、民族团结柱、京V0200国产红旗牌检阅车、 女兵方队、空警2000预警机、红箭9反坦克导弹,这些都是国庆阅兵中的标志性事件,从不知道到非常熟悉之间用5个点来表示,6个变量认知程度均值分别是2.7;2.65;2.75;3.1;2.49.;2.25。

图2:对国庆标志性事件认识程度

我们发现,大学生们在观看国庆阅兵时的注意力的集中程度并不高。表明认知状况的6个变量的均值在2.1-3.1之间,即处于听说过,知道一点的程度上。也就是说大学生对国庆阅兵中的标志性事件的关注和认知程度并不高,还属于走马观花的状态。

3、态度、情感状况

本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观看国庆阅兵的态度和动机中,30.3%的人选择盼望已久,53%的人认为是国家大事,应该参与。在观看国庆阅兵的情感表现上,我们使用语义差异量表来测量,有5个相对变量:激动、自豪、感动、舒畅、有趣。最高7分,最低1分,平均值分别为:5.50,5.88,5.38,5.28,4.86。如图3所示。

图3:观看情感

从以上数据我们发现,大学生观看国庆大典的动机(超过80%的人)都是比较积极的。在态度上大多数(超过70%)人认为国庆阅兵式是有必要举行的。同时,在情感表现上,自豪和激动最为突出,平均值都在5分以上。

4、评价状况

(1)形式及内容评价

本调查数据显示,对国庆阅兵式的解说词,41%的大学生认为饱含深情,信息量丰富;47%的人认为有一定的信息量。对于拍摄的角度和效果,38.6%的人认为画面挺好的,47.6%的大学生觉得画面一般,13.7%的大学生认为画面质量很差。

(2)总体印象及影响力评价

对国庆阅兵整体的印象评价,用语义差异量表来测量,有5对变量(最靠近左端的分数记为7分,最右端的是1分,以此类推):气势恢宏――短促狭隘、典雅崇高――平庸世俗、丰富多彩――单调贫乏、积淀深厚――新近浅显、创新――保守。每一对的平均值为6.28;5.69;5.59;5.68;4.78。(如图4所示)

图4:对国庆的整体印象评价

我们认为,对国庆阅兵的总体印象,大学生群体的评价是积极的,平均分为5.60(满分为7分),认为国庆阅兵总体上是恢宏、典雅崇高、丰富多彩、积淀深厚的。超过90%的大学生认为国庆对于自己加强国家认同感是有积极影响的。

(二)相关分析

1、人口变量与媒介接触状况

经过卡方检验,测定性别与媒介接触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学生对国庆大典的媒介接触率达到87%,那男女性别不同是否有差别呢?见表1:

表1:性别与观看与否交叉

经过卡方检验(如表2所示)0.029

表2

2、人口变量与国庆标志事件认知程度

大学生对国庆阅兵中的标志事件的认知程度与性别相关吗?经过对各个变量进行卡方检验,发现性别变量与国庆标志事件认知程度没有相关性。

三、结论及建议

1、结论

第一、大学生关注国庆阅兵

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大学生观看了阅兵式,并对其评价积极、正面。观看动机主要是期盼已久和作为大学生有必要去观看阅兵式。也就是说,大学生观看国庆阅兵并非一时兴起,而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另外,大学生对于国庆阅兵的态度、情感及总体评价也都是积极的。

第二、实际的信息接收效果欠佳

从大学生对于国庆阅兵中的标志性事件了解程度可以看出,信息接收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这与大学生对于国庆阅兵的热情关注、积极评价存在一定的分歧,即信息传播与最终信息的接收有较大的差别。

2、讨论

第一、对国庆阅兵的关注是一种集体热情

近年来,由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奥运会胜利召开,国民的民族自尊心、自强感、自豪感日益高涨。因此,收看国庆阅兵大典对于国民来说是一种群体性的爱国主义情感爆发所驱动的行为,无论大学生还是普通民众,对国庆阅兵的热情都是一样的。

第二、观看阅兵最基本的需求――情感需求

基于一种最本能的民族情感,举国上下对阅兵保持着高涨的热情,阅兵对于国民就像是一场盛大的民族狂欢仪式。人们在观看阅兵大典时,更多的是享受一种举国欢腾的氛围。目前,由于社会转型所暴露出来的社会矛盾日益凸显,而国家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社会压力,增强了社会安全感,这也是国庆阅兵作为一场媒介仪式,取得良好传播效果的心理基础和成功关键。■

参考文献

①张国良、胡薇:《上海“世博”主题的传播效果实证分析》,《新闻大学》,2008年第4期

②王英,《媒介仪式:国庆60周年庆典及其媒介呈现探析》,《新闻记者》,2009.12

③曾鸣,《新闻传播效果定量分析的基本方法》,《记者摇篮》,2008.11

④王海洲,《作为媒介景观的政治仪式――国庆阅兵1949-2009的政治传播学研究》,《新闻与传播研究》,第16卷第4期

⑤赵志刚,《论我国电视军事新闻宣传传播效果优化的嬗变及发展》,《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

(作者单位: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

责编:姚少宝

上一篇:国内报纸对抑郁症患者的形象呈现研究 下一篇:《良友》画报建构的上海都市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