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学校道德教育审视

时间:2022-10-05 01:21:36

基于苏霍姆林斯基德育思想的学校道德教育审视

摘 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将德育置于“全面和谐教育”的核心位置,认为其发挥主导作用。他的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对我们今天进行道德教育,再次从道德教育的目标、容、实施方面来审视和反思现存的问题,仍有其重要的启示意义。

关键词:道德教育;目标;内容;实施

中图分类号:C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09)-05-0114-02

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一贯将道德教育置于首位,从小学、中学到大学都开设了专门的德育课程,在学校其他各学科中,均注重渗透道德教育,学校的各项工作也注重育人。然而,即使这样,学校道德教育的效果仍然不理想,差强人意,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这就不得不令我们再次反思学校的道德教育,问题到底在哪里?由此,本文将以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思想为基础来审视现今学校德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探讨如何更有效地实施德育。

苏霍姆林斯基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提出了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论并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认为学校必须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而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渚项教育中,他将道德教育置于核心位置,充分凸显了其重视道德教育的思想。这对处于新世纪的学校开展道德教育无疑会带来些启示。

一、造就现代公民一道德教育目标的重新厘定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学校的道德教育,他清楚地指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在他看来。德育在全面和谐的教育中占着主导地位。因为“人的所有各个方面和特征的和谐,都是由某种主导的、首要的东西所决定的……在这个和谐里起决定作用的、主导的成分就是道德,”从学校里培养出来的人。不论他将来从事什么工作,都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另外,他认为,学校培养出来的全面发展的人、合格的公民、有用的人才、有道德的人,归跟到底应当是“精神生活极其丰富”的人。重视学生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是他德育思想的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他的教育思想的核心所在。

反观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标的设定:定位过高,缺乏层次性和渐进性,把道德教育理解为要把学生都培养成为高尚完美的人、纯粹理想的人,把理想目标当作现实目标,事实上这是不可取的。因为不能要求每个人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不能以“一个模式”、“一种标准”要求所有人。另外,在实际的道德教育实践中,设定的目标既虚又空,是对成人观点的简单复制和嫁接,不予考虑青少年学生的成长规律和他们的兴趣、爱好,又与现实社会生活相脱节,使学生对其既不可望又不可及,当然也不可能附诸于实践,目标的实现就落空了。

既然这样,就要重新厘定道德教育的目标一培养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设定。应是着眼于远大目标,立足于现实生活,实现二者的完美统一。以往道德教育之所以成效不佳,原因之一就在于把这种宏大的近乎完美的道德摆在德育的起点和核心位置,使得道德教育成为培养圣人的德育,而这种道德追求距离学生的生活太远,让学生感觉不到与自己有任何的关联。一味宣扬至真、至善、至美的大道德往往会让学生感到空洞甚至反感,真正要做的是设定具体可行的、普通人的道德目标,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关注每一个生命个体,是每个人都能实现的。当然,这并不是说道德教育目标的设定只能是这样的一利,标准,而是期望在这样一利,基本标准和要求得以实现的基础上,再对学生提出高要求,设定高一层次的标准,最终的着眼点还是诚如苏霍姆林斯基所提出的一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精神生活的丰富,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公民。

二、回归生活世界一道德教育内容的重新建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道德教育内容主要包括: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感,建立坚定的道德信念,树立高尚的道德理想。

在我国传统的中小学德育教材中,教材的内容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过于空泛、过于高深。例如。从小学、中学到大学一直都开设有专门的课程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但所选的题材都是些英雄人物的光辉事迹或者名人的丰功伟绩,让人可望不可及,没有考虑到大多数人还是普通的人、平凡的人。这样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太遥远。产生不真切的感觉,其教育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学会生存》曾指出20世纪的学校教育,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为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通过某利,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从根本上说,这是由于道德教育割裂了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因此,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选材时,一定要贴近现实生活,因为道德源于生活,为了生活,所以,道德教育的内容也要源于生活,以活生生的生活为素材,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如果脱离了生活世界,变成了纯粹的道德知识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没有很大的意义了。另外,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从学生的生活实际中选取典型事例,或创设发生在学生身边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就容易产生真实的的情感体验。这样,通过鲜活的事例、生动的素材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在现实生活中辨别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做事。简言之,我们的德育要触及学生的灵魂,不能为了德育而德育。

三、注重体验实践一道德教育实施的可行之道

现今学校的道德教育,存有以下问题:第一,理念上的偏颇。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教师以一副准道德的形象示人,常常采用说服、规劝、纪律、训诫、品德评价等外在的灌输教育方法来教育学生,没有考虑到学生才是主体,看其意愿和想法,而将成人的标准强加于学生身上。第二,方式方法的单一化,学科教学中偏重单向灌输。长期以来,我国都是通过开设专门的课程这种主要方式来进行道德教育,加上一些课外活动为辅的方式来开展。而在专门的课程教学中,又主要是以教师的课堂教学为主,且以说教的方式来展开,这样,教师似乎已经习惯了把灌输作为培养道德个体的最佳途径,生搬硬套地将一些知识灌输给学生,往往通过简单的一问一答、说服教育、奖励惩罚等手段,将一些“假、大、空”的道德规范传授给学生,期待他们掌握道德知识从而形成所期待的道德素质,而学生却甚为讨厌这种说教的方式、枯燥的内容,产生逆反心理,效果就不尽如人意了。第三,范式上:比较封闭,局限于课堂,局限于学校,不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即使开展了也是大多流于形式。例如: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一种说法“雷锋叔叔三月来,四月走”,这就充分地说明了学校开展的德育活动过于注重形式。

通过反思现存的问题,再结合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可以得到以下启示:

首先,理念上:将学生视为道德认知主体、道德实践主体。尊重受教育者的个性,把受教育者看作是一个主体,而不是单纯地看作一个教育对象;受教育者感到自己是自己精神世界的主人;而教师实际是一个指导者,是学生进行自我教

育的催化剂,这是苏霍姆林斯基的道德教育的一条主要原则。也就是说教师要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体验者,即让学生自己在真实的道德情境中体验。而后按照自己的真实意愿作出判断、选择,惟有这样才能正确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潜能。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教师重在指导学生面对问题的思考方法,不是以自己的意愿代替学生的分析或选择,不是试图在道德领域的问题上确立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在开放的心境下,倾听和反思自己心中真实的想法和意愿,然后在实际生活中去行动。要充分信任学生,引导他们,在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挖掘他们的潜质,激励他们从小事坐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最终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公民。

其次,方法上:实现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的的转变;实现单一化一多样化、个性化的转变。在学科教学方式上,要实现从单一,枯燥的说教、灌输方式转向讲课、讨论、案例教学、创设情景和讲座等多种形式的结合,并根据不同阶段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有针对性的选择和组合。另外也应与对俱进。有所创新,结合时代特点,用网络、电视、报刊等现代媒体对传统德育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赋予新的形式。

重视德育必须以实践为主要方法,教师要结合学校和学生的实际,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如创设具有道德问题的游戏、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之中,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科学调查等进行道德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体会、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成长。

再次,范式上:由封闭走向开放,由学校走向社会,注重开展实践活动。德教育在抓好课堂教学的同时,也要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让学生在纷繁芜杂而又鲜活生动的社会生活中接受道德知识,进行道德体验,开展道德批判,强化道德信念,实践道德行为。

综上所述,由于在学校的道德教育中,目标空泛、定位过高,内容脱离现实生活,在实施中存在方式、手段单一等这样一些问题,造成了假大空、说教意味浓的道德教育,造成德育效果的背向。有人曾这样不失事实而又尖锐地批评到:中国学校教育中最失败的教育就是道德教育。这样就促使我们从这些方面重新审视和反思学校的道德教育,给予全新的认识和定位。在21世纪社会的今天,我们需要造就的是现代公民,具有责任感,勇于承担、乐于奉献等优良品质的人,且真正能体现在实践中。

上一篇:论市场经济体制与伦理道德的关系 下一篇:论高职“全程就业”模式下的毕业实践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