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视角中的新新闻报道

时间:2022-10-04 10:15:51

多重视角中的新新闻报道

【关键词】多重视角 新新闻报道

新新闻报道是西方非常标新立异的报道类型。它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强调以小说笔法写新闻,由于兼具文学与新闻两种元素,因此它既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也被新闻界视为反传统的新闻流派,故有“新闻小说”、“非虚构小说”、“文学新闻”等别名。新新闻报道传入中国并影响新闻界与文学界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至今它对当代新闻报道故事化手法的运用以及电视界“新新闻”的出现仍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从不同视角探究新新闻报道的丰富内涵,对我们把握当代新闻报道的发展态势将大有裨益。

哲学视野中的新新闻主义

新新闻报道的独特形态实质上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的某种反映。作为一种国际性思潮,存在主义大大超出了哲学范畴,扩展到了文学、艺术、社会学、道德、教育、宗教等各个方面。存在主义者总是把个人的精神存在作为出发点,认为这种精神存在并不是人的理智,而是感受、体验等非理智的因素。在存在主义看来,理性不足以引导人的生活,人是情感和意志的动物,必须充分参与生活,直接体验存在,方能找到存在的本质。

这些观念对新新闻报道产生了很大影响,这种影响从新新闻报道的倡导者美国记者汤姆・沃尔夫于1973年推出的《新新闻学》(又译作《新新闻主义报道》)一书中可见一斑。在书中沃尔夫把新新闻报道的艺术特点概括为以下四方面:

一、一个场景紧接着一个场景的结构,用生动的形象反映事实;

二、以第三者的观点观察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跟人物一起体验当时当地的真实感情。报道者不仅要仔细观察行为,还要理解和解释动机,也就是说在新闻报道里要有对人物的心理描写;

三、使用精辟的对话;

四、要有匠心独运的细节描写。①

――新新闻报道重感性体验的描写、对记者主观性的强调、对人物心理展示的注重,均显现出存在主义对非理性主义的追求。

新新闻报道强调形象、解放感性的表现手法对当代新闻报道的写作产生了深远影响。人物、情节、细节、对话、场景、形象这些新新闻报道中必有的元素也成为当代新闻报道故事化写作中不可或缺的手段。

文学视野中的新新闻主义

新新闻报道的文学与新闻元素杂糅的典型特征可在文学视野中给出注解,其体裁模糊的面貌充分体现出后现代派小说的特色,即超越了艺术与现实的界限、打破了文章体裁之间的分野,甚至跨越了不同学科的分界。

新新闻报道的代表作有杜鲁门・卡波蒂的《残杀》(1966年)、诺曼・梅勒的《夜幕下的大军》(1968年)、《刽子手之歌》(1977年)等。《残杀》与《刽子手之歌》分别被其作者冠以“非虚构小说”和“生活实录小说”的名号,它们都以罪犯为题材,以真人真事为蓝本,通过对真实案件的详细描绘,反思导致主人公无故杀人的冷血性格的社会动因,以通俗的题材和手法表现了严肃的主题,充分显现了后现代派小说与非小说、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相结合的边界模糊的特质。曾获1968年普利策非小说奖和全国图书奖的《夜幕下的大军》描写了1967年美国民众为抗议侵越战争在夜间进军华盛顿五角大楼的示威游行,作者本人也参加了此次游行。全书分为两卷,副标题分别为《作为历史的小说》和《作为小说的历史》,“显然作者把这本书既看作历史,也看作小说。历史是建立在事实基础之上的,而小说则可以虚构。”②梅勒以社会历史学家的宽阔视野和小说家的叙事技巧把事实与虚构结合了起来。在叙事话语上,新新闻作品也呈现跨体裁特征,熔散文、诗歌、杂文、报道、评论于一炉。

新新闻报道跨越传统体裁边界的后现代特征提示了当代新闻报道的一大发展走向,即传统界限的消失。这一走向在民生新闻以及新闻娱乐化热潮中充分显现了出来。一是新闻和生活的界限的消失,伴随着报纸都市新闻、电视民生新闻的出现,新闻已不再像过去那样是一个唯上的、远离百姓生活的领域,它急剧地扩张出来,成为大多数人的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二是新闻与娱乐的界限的消失,故事性、趣味性、消闲性已成为当代新闻报道的突出特征;三是新闻与各种艺术、不同学科的界限模糊了,当代新闻报道融入了更多其他艺术、学科的成分:戏剧、影视剧、书信、绘画、音乐、表演、电脑语言……,甚至出现了反体裁的倾向,一些报道的体裁特征很难明确界定为消息、通讯或特写;四是私人话语和公共话语的界限的模糊,一方面,公众的表达欲望空前地被大众传媒诱发出来,在意欲窥探他人私生活的同时,另一种欲望滋长出来:不断地向他人展露自己的生活。于是,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甚至个人的隐私化的家庭纠纷,婚外情等也借助媒体向世人公布。新新闻报道乃至当代新闻报道对传统界限的消解,虽然可以丰富当代新闻的报道内容、角度、表现形式与手法,有助于增强报道的感染力,推动当代新闻的民主化与大众化,但对传统界限的极端背离,也会削弱乃至消解新闻的基本属性。

新闻学视野中的新新闻主义

新新闻报道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传入国内后,影响较大的有《北京人》(张辛欣、桑烨合著,系列口述实录)、《一百个人的十年》(冯骥才著)、《绝对隐私》(安顿著,口述实录),而《北京青年报》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也推出了“口述实录”专版,体现出鲜明的新新闻报道的感性化、故事化、情感化的特色。

在新闻学的视角中,新新闻报道的缺陷主要在于真实性与时效性方面。新新闻报道常常突破事实与虚构、现实与想象的界限。不仅记者在描写事实时掺杂自己的观察和想象,采用各种象征手法,而且有些记者或不恰当地借用意识流小说的技巧对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以描述,给人物增添无法证实的思想感情,或插入作者想象出来的对话,或将几个真实人物的特点综合到作品中一个人物身上,极大地损害了新闻的真实性。在时效性方面,绝大多数新新闻作品的完成都至少需要一年时间,《残杀》用了整整六年时间采访,因此当作品问世时,新闻事件早已成为历史。之所以需要如此费时的采访,是因为新新闻报道特别强调大量的场景、对话、心理和细节描写。比如梅勒在《夜幕下的大军》中写人物时总是把人物的身材、容貌、肤色、头发、神情、举止、衣着作细致入微的描写。女主人客厅中的陈设,墙、地毯、桌布、窗帘的颜色,油画和雕刻品的风格也在他描写之中。

新闻界对新新闻报道的局限有所反思,在其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文学性新闻报道便是反思的产物。文学性新闻报道沿袭了新新闻报道灵活的写作手法和生动的语言,有所改进的是进一步明确了采写规范:不得合成场景;不得在时间上措置;不得编造引语;除非采访对象说过他们有那些思想否则不得将思想强加给他们。这样的完善使得文学性新闻报道既坚守了新闻的品格,又焕发出文学的魅力,因此在历年来的普利策新闻奖获奖作品中都不乏此类文学性新闻报道。

新新闻报道也有一些对当代新闻报道颇有借鉴意义之处。一是其细致深入的采访风格。在新新闻报道记者看来,深度访谈是发掘事实本来面目的重要手段,唯有仔细观察并详尽了解众多采访对象当时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做了什么,说了什么,乃至一切关于颜色、声音、嗅觉、大小、形状等所有细节之后,才能把消息来源变成一个个人物角色,并对新闻事实进行最大限度的还原。二是其大胆挑战传统的创新思维以及个性化的叙事技巧。新新闻作品无论是篇幅容量、情节结构还是语言风格都与传统新闻报道迥然不同,均彰显出浓郁的个人写作风格。三是其自觉的媒介竞争意识。新新闻报道的诞生从某种意义而言是纸质媒体应对电子媒介挑战的结果。新新闻报道诞生的60年代正是美国的传媒新势力电视大领之际,报纸杂志的传播受到极大影响,于是纸质媒体巧妙地借助文学的力量来实现突围。

在数字化的今天,网络的影响力日益强劲,传统的电视与纸质媒体的危机感也与日俱增。在相似的竞争形势下,新新闻报道以一种顺应时代要求的新面貌出现,这就是去除了“报道”二字的“新新闻”。

“新新闻”在电视领域以湖南台的《晚间》为代表,它将流行文化和趣闻佚事结合在一起,主要有以下特征:其一,将新闻和娱乐叠加在一起,其二,更重视地方性和区域性,其三,强调参与性,鼓励受众参与。③“新新闻”所主张的新闻娱乐化、新闻本土化、新闻大众化已经不折不扣、实实在在地被新闻界实践着,并成为一股无法回避的热潮。

对新新闻报道的思考还可以尝试从美学、叙事学、创意学等视角切入,这里囿于篇幅就不再一一阐释。

穿越历史的尘埃以透视现在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从不同的相关学科切入来解读新新闻报道乃至当代新闻报道的独特面貌,这便是本文的写作初衷。希冀这多重视角背后的广度能引发深度的思考。■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度校基金面上项目“多重视角中的当代新闻报道”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①杜鲁门・卡波蒂,《残杀》,陕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序第1页;

②诺曼・梅勒,《夜幕下的大军》,湖南文艺出版社,1990年,序第2页;

③黄海光:《新新闻:又一个电视样式星光初露》,《视听界》2005年第1期,第67页。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上一篇:报刊整顿历史研究 下一篇:试析新闻传播研究中“伦理”和“道德”的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