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角度的观“趣”模式

时间:2022-10-04 09:27:00

【前言】多重角度的观“趣”模式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乐趣,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乐趣。哪怕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只要能够引起旁观者足够的注意,都可以成为乐趣。而这些画面的捕捉,只有“平民视点”的编导记者才能做到。 奇趣,就是能够激起观众强烈知晓欲望的事情。我们在《帮女郎》的栏目里看到了:...

多重角度的观“趣”模式

要想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民生影像栏目,就要有打破常规的创新精神,要有“人无我有,人有我新”的创新意识,这样才能使节目更具竞争力。

笔者曾经将安徽电视台《帮女郎》里的部分DV节目拿到传媒大学的两个班里播放,未曾想反映最强烈的是子栏目《说话吧》。多名观众反映:能够将这样的“时尚表演”放在栏目中播出,真是种大胆的尝试。

《说话吧》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用DV监控录像的形式捕捉到一些有趣的瞬间,比如,我们在这个栏目里看到了六个不同年龄段的人在《说话吧》里把自己想说的话说了出来:“我很郁闷,我哥比我帅!”,“自考好难”,“房价太高了”等等,还有一个女孩“表演”了自己新学的新疆舞。这些画面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很难看到的。那么观众为什么会对这些感兴趣呢?这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观“趣”特性。尽管这些乐趣、奇趣、俗趣、情趣仅仅给观众以“一笑”或者“一想”,但笔者认为《帮女郎》捕捉到的这个瞬间,极大地丰富了该栏目的平民化特色,使其更易于贴近大众,更具有时代气息。

笔者在山东电视台生活频道的《生活帮》栏目里经常看到:火柴换公寓;俺家乌龟懂人话;小狗爱吃着火的烟头;水库捞出大别克;谁家鹦鹉学骂人等等短片。这些DV作品都是观众喜爱的经典之作。而这些内容恰恰是老百姓喜欢看的“趣味看点”,尽管个别的节目还是有很强的“猎奇”痕迹,或是题材与叙事方式“俗”了些,但通过“趣味性”的“帮助”形式,还是使该栏目基本扬弃了以往民生新闻中“星、腥、性”“新、奇、特”的市井化弊病。

那么如何观趣呢?这就要首先知道什么是“趣”:

乐趣,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一件事,都可以成为乐趣。哪怕是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只要能够引起旁观者足够的注意,都可以成为乐趣。而这些画面的捕捉,只有“平民视点”的编导记者才能做到。

奇趣,就是能够激起观众强烈知晓欲望的事情。我们在《帮女郎》的栏目里看到了:三只小狗吃青草,两只脑袋的巴西龟,一斤重的大螃蟹等等。这些短片都是百看不厌的佳作。

俗趣,更会勾起人们的注意力。比如《生活帮》和《帮女郎》中的上门,老公跪求老婆原谅,帮女郎帮助追赶偷狗贼,怕老婆的丈夫翻墙回家等等。这两个DV栏目的优势就是将这些俗趣的内容,报道的“通俗”而不“低俗”。

情趣,《生活帮》和《帮女郎》在栏目的后期创作上,常常运用抓拍到人们在不同场合的不同表情或者动作,通过幽默的解说词、拟人化的配音、搞笑的背景音乐、回放的陕慢动作等等,加强了节目的可视性,给栏目增添了无限的趣味。

上述这些“趣味”都是有“看点”的,尽管个别的“俗”了一些,也许是我们不该提倡拍摄的部分,但是它们共有的“趣味性”,还是会吸引观众大量的眼球。我们不会强调民生新闻的趣味性会越来越多地成为价值判断的中心,但是现实中,我们确实看到了传统的道德教育价值判断正在与趣味价值判断相互融和。

民生类栏目是以大众为基础的,对此《生活帮》和《帮女郎》有着清醒的认识,他们就是要打造出奉献给老百姓的具有本土化、贴近生和服务性的实用板块。《生活帮》和《帮女郎》是典型的大众民间影像传播,我们不会要求属于大众的《生活帮》和《帮女郎》都去拍摄“正气歌”式的、宣传性的“价值观”的东西;我们也不会把属于民生的DV栏目与央视、卫视的名牌栏目相比较。但是我们提倡《生活帮》和《帮女郎》的制作者们在制作这种面向大众的DV栏目的时候,尽量远离“低俗”趣味,把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趣味,尽可能多地呈现给观众。

上一篇:单反数码相机HD录像所引发的现象 下一篇:SDI+HDMI的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