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

时间:2022-10-04 09:12:17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设计

摘 要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职业能力,其中最为显著的特点是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程序、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等因素相一致。依据这些特点,专业教师应着重于教学内容设计、课程教材开发、教学模式设计等环节;在实施过程中,重点落实工作任务的确定、工作情景的创设、工作角色的分配、工作任务的分解、工作过程实施、总结与评价等等。

关键词 工作过程 中技 商务礼仪课程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chnical School Business Etiquette Courses Teaching

Design Based on Working Process

HUANG Binyu

(Foshan Gaoming District Technical School, Foshan, Guangdong 528500)

Abstract The technology business etiquette course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of market-oriented, focusing on students' job vocational ability, the most notable feature is the realization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working procedures, learning contexts and work situations, learning tasks and tasks such factors as relative consistent. Based on these characteristics, professional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course materials development, design and other aspects of teaching mod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focusing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identified tasks, decomposition job creation scenarios, assign job roles, tasks, implementation of the work process, summarize and evaluation and so on.

Key words working process; technical school; business etiquette course; teaching research

目前,不少中技学校人才培养受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教学思想、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等陈旧,重商务礼仪知识教学,轻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教学资源开发方式单一,实践教学资源开发能力薄弱;忽视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两条线,出现与市场需求相脱节的现象。“我们以往的教学模式是理论知识加上技能点的训练,知识和技能是割裂的,培养的学生表现出工作能力的缺失。”①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必须要进行突破,尝试构建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提升学生职业能力与市场竞争力。

1 基于工作过程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模式及特点

1.1 基于工作过程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模式

“所谓工作过程是指实现确定目标的生产活动和服务活动的顺序,包括工作的方式、内容、方法、组织以及工具等诸多方面。”②基于工作过程课程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职业能力为教学目标,以商务礼仪典型岗位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完成商务礼仪工作环节为抓手,以岗位工作过程规范、标准为评价标准,打破传统商务礼仪课程体系,根据商务礼仪岗位工作任务需要,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线,突出学生商务礼仪职业技能培养,构建“教学做”三位一体教学方式,实现开放、实践、岗位等多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职业成长。

1.2 基于工作过程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特点

基于工作过程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最显著的特点是以工作任务为载体,在课程内容设计上将商务礼仪理论知识教学渗透在工作程序中,实现理论知识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从而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平行结构形式。因为课程教学不是传统教学内容与工作过程的简单叠加,它以工作过程为载体,又高于工作过程;按照工作程序组织实施课程教学,教学组织以工作程序为序,在推进工作过程中实现商务理论课程教学目标的达成,最终以任务的达成度来评价课程教学目标,实现学习过程与工作程序、学习情境与工作情境、学习任务与工作任务等因素相一致。

2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构想

2.1 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内容不再是脱离具体工作情境和工作过程的点状(岗位)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而是反映某一职业(专业)最重要的职业能力的、综合性的‘典型工作任务’,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③教师在设计课程教程内容时,要遵循以商务礼仪这一职业为载体、以市场为导向的原则,一改传统商务礼仪课程特点,从理论知识教学重点向实践转变,将学生学习内容与工作岗位紧密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知识、合作学习、专业创新等职业能力。通过在学校实训室的模拟教学,帮助学生熟悉工作程序与工作环境,将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教学内容设计不提倡求全,学生够用为度。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善于取舍,要善于将教学内容与工作程序有机融合在一起,保证教学内容的知识衔接与知识梯度,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2.2 课程教材开发

教材是实施课程教学的载体,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需要相应的教材与之相适应。教师要合理地进行课程教材开发与教学资源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优化教学内容,选择典型工作任务,编写出更适合实际工作岗位的校本教材。而教材资源开发要从培养学生商务礼仪岗位技能、职业能力为出发点,结合工作情境与工作过程渗透知识点与技能培养要点,遵照学生学习规律与知识层次、梯度等开发课程教材,教材形式不限,可以是讲稿,也可以是课堂学案,在经验成熟之际可以编订成教材。

2.3 教学模式设计

为了确保教学与工作过程的一致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采用工学交替、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教学模式。例如通过工学交替形式,借助企业真实的工作情境,以工作任务为引领,将课堂与工作环境合二为一,在真实的工作过程中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训的有机融合。对于商务礼仪基本知识教学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过程灵活进行渗透。例如“工学交替”形式可以先进行系统的理论知识教学,保证实训的真实效果;“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模式可以在工作过程中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根据工作过程实施情况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借助教材、现代化学习平台与互联网络等平台,自主学习相关商务理论,完成从理论实践理论的有机循环。

3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实施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在实施过程中以典型的商务礼仪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是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能力本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④在工作过程中,将相关知识与职业能力培养渗透在工作过程中,具体包括以下几个过程:

3.1 确定工作任务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工作任务由课程教学目标决定,工作任务确定要服务于商务礼仪知识与技能目标。以“商务宴请活动礼仪”为例,这一工作任务是由商务宴请活动涉及的礼仪知识与技能决定的,包括熟知商务宴请的常见形式、应酬准备礼仪、赴宴礼仪等,可以细化为了解商务宴请的规格,以及根据宴请对象、宴请目的决定的宴请形式,宴请需要做好的准备工作,包括仪容、仪表等,宴席中的礼仪,包括就餐、言谈举止等。教师在设计工作任务时,必须要充分考虑工作任务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与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等。

3.2 创设工作情景

文秘专业的各门课程实训性很强,教师根据自己在企业实习的经验,结合企业的真实工作任务,在任务驱动模式的驱动下,为学生创设工作情境。因此,工作情境创设要与实际工作情境高度一致,工作情境越逼真达到的效果越好。教师为学生创设工作情境的途径有以下几种:它可以是多媒体模拟的实训情境,也可以借助实训室进行,也可以在现有的条件下与企业相结合,将学生置于真实情境中,或通过观摩模拟工作过程,或亲身参与工作,真实体验工作过程,掌握商务礼仪相关知识与技能等,使学生能够胜任未来就业的岗位需求。

3.3 分配工作角色

工作情境确定后,需要对学生进行工作角色分配,例如“宴请礼仪”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根据宴请对学生进行分组,分成主客两组。主人这一组要细化参与宴请的角色对象,根据宴请目的,明确角色在宴请中的地位;宾客这一组也要明确参与宴请的角色,以及他们在宴请中地位等,不明白的角色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进行猜测。在进行角色分配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角色,使学生全面地了解不同角色岗位特点,获取全面体验,全方位提升学生职业能力。

3.4 分解工作任务

完成角色分配后,紧接着需要对学生进行工作任务分解。在分解任务时,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根据工作过程中的角色分配,自主了解涉及到相关商务礼仪知识以及注意事项,可以安排学生进行工作前的讨论,也可以引导学生教材与查阅互联网了解相关知识,获取相关资源,不能以教师大包大揽代替学生的自主学习。工作任务分解要具有可操作性,便于学生展开工作,不能是笼统的概述,应该让学生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以实现教学目标,完成工作任务。

3.5 实施工作过程

工作实施过程也是教学过程,教师要根据教学需要以多重身份参与工作过程。因为,教师是学生工作过程的指导者,随时关注任意一个小组的工作过程,对学生难以解决的问题及时进行指导;教师可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为了更好地引导工作过程或者进行引导,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成为工作过程中的一个角色,这不仅可以实现对工作过程的动态引导,也可以拉近师生距离,创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此外,教师也可以是观察者、推动者、裁判等,无论充当什么角色,都要有助于推动工作过程,保证工作过程的目标朝向“教学做”一体化方向发展。

3.6 总结与评价

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的最后环节是工作总结与评价,这是形成学习成果的重要环节。工作过程完成以后,不能将工作任务终结作为学习的终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对工作过程进行总结与反思,总结可以是工作报告、工作反思、工作体会等;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工作进行反思,包括工作成果与存在不足,尤其要注意引导学生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提出优化方案,强化课程学习成果,完成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的循环。工作评价要突破传统评价形式,综合自评、师评、互评等多种评价形式,将定性评价与量化评价相结合,对于学生的自评与互评,教师要进行科学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商务礼仪知识进行针对性评价。

4 结语

总之,基于工作过程的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研究,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工作场景,营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构建了“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方式,真正体现了以岗位为导向,充分激发学生学习潜能,真正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这必将为中技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切实解决了中技学生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实问题。

注释

① 刘茹敏,杨灵芝,刘海明.基于工作过程的专业课程研究[J].职教论坛,2009(14):38-39.

② 邱静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评价体系构建[J].教育教学论坛,2012(1):238-240.

③ 王学东.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3(27):132-133.

④ 崔秀敏,李显宁.构建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高职课程体系[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02-103.

上一篇:高职院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实践教学的思... 下一篇: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高等农林院校基础化学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