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水稻合理施肥原则的分析

时间:2022-10-04 08:37:04

关于对水稻合理施肥原则的分析

【摘要】水稻对养分的吸收与土壤的供肥往往处于不同程度的不协调状态,这就必须通过田间管理技术措施中的施肥来调整,以保证高产水稻生育所必需的有效养分的充分供应。

【关键词】水稻;合理施肥;原则分析

1.根据土壤的供肥性能确定施肥量

水稻一生中所吸收的营养元素来自两个方面:一是自然供给,主要来源是土壤,其次是灌溉水中溶解的各种营养元素和水层中藻类固定的氮素;二是当季肥料供给。在一般施肥栽培水平下,水稻一生中所吸收的养分,大约有2/3来自于土壤,只有1/3是当季施入的肥料。据N示踪法测定,水稻收获物中的氮素来自土壤的占吸收量的63.3%一66.8%。水稻对土壤营养的依赖程度与施肥量、施肥方法以及土壤肥力等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在确定稻田施肥量时,首先应根据计划要求的产量计算所需要吸收的肥料量(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中称为“以产定肥”原则),再在调查土壤的供肥量和肥料的利用率的基础上,用下式计算出其理论上的施肥量:

2.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施用到稻田的肥料,能被当季水稻吸收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因此合理施肥还必须注意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我国稻田化肥当季利用率的大致范围是:氮肥为30%一60%,磷肥为l0%一20%,钾肥为40%一70%。因而不同种类的肥料,其利用率高低差别较大。

(1)氮肥:据中国农业科学院原子能利用研究所等单位应用N示踪法测定,氮素化肥表施的利用率,硫酸铵为45.4%,尿素为34.8%,碳酸氢铵仅为26.8%。利用率低的原因是由于化学氮肥施入稻田后,在淹水土壤中经特殊的化学和生物转化过程后,有的为水稻所吸收,有的残留在土壤中,有的转化损失。用N测定的结果认为:稻田表施硫酸铵的氮素利用率为43%,残留在土壤中为22%,损失占35%。氮肥在稻田的损失途径主要是硝化和反硝化过程,以及氨的挥发等,因为铵态氮和尿素表施在稻田表土的氧化层,被硝化细菌转化为硝态氮,一部分为水稻吸收利用,另一部分下渗到还原层,其中大多数被亚硝化细菌转化为氮气逸失,称“脱氮”。一般这种“脱氮”损失约为10%一15%,高的可达20%左右。铵态氮施用后还可因氨挥发而损失,其损失率变幅很大,一般为5%一50%,特别是挥发性强的碳酸氢铵,在运输储存过程中,即会引起氨的挥发损失。此外,施入稻田的氮素也会因排水而流失,稻田施用化学氮肥后,若一天内排水,则损失率为10%一20%。至于稻田中的铵态氯因渗漏被淋失的量一般来讲是微乎其微的,因此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重点应是减少“脱氮”和挥发损失。在栽培实践中,常采用以下几项措施:稻田追肥尽量用硫酸铵、氯化铵、尿素等铵态肥料,忌用硝铵;提倡深层施肥(做成球肥,施入15cm根际);追肥后及时中耕,泥肥混合,施用氮肥增效剂等,抑制硝化和反硝化细菌的活动,提高氮肥利用率。

(2)磷肥:磷肥利用率与氮、钾肥比较起来低得多。水稻磷肥利用率变化幅度一般为8%一20%,平均为14%。磷肥施到土壤后,很快和土壤中的铁、钙和铝等结合成难溶性的化合物,即发生磷的“化学固定”作用,这是磷肥当季利用率低的主要原因。但从另一角度看,这种反应也有有利的一面,因为磷被固定后可以减少由于淋失引起的损失,固定保存下来的磷素是微溶性的,它可以供给后季作物的吸收利用。

(3)钾肥:钾肥的当季利用率主要受土壤对钾的固定能力的影响,土壤对钾的固定能力主要取决于土壤粘土矿物类型和土壤酸碱度等。PH值高的碱性土壤固定钾的能力弱小,pH值低的酸性土壤固定钾的能力强。因而,钾肥的土壤固定率变化很大,一般在11%一77%,其利用率也会随之有很大变化。这一情况水田和旱田相似。水稻田经常淹水和干湿交替是否有利于钾的释放,目前的研究结果尚不完全一致,但较多的研究结果认为淹水和干湿交替可增加土壤溶液中的钾。

稻体中的钾绝大部分是水溶态,因此,水稻成熟期遇雨,稻株中的钾会大量淋洗入土中,这是稻田钾素循环的一个途径,但影响对水稻钾吸收率和钾肥利用率的准确估算。此外,钾在土壤中的移动性虽比硝态氮小,但比磷大,所以也有一定的淋失性。

3.配合施用各种肥料

(1)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不仅对土壤的有机质平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能有效促进营养元素的吸收循环和平衡,是提高土壤肥力和调节当季水稻营养条件相结合的一种施肥模式。(2)氮、磷、钾肥配合施用:由于各种养分对水稻生长发育具有不同的作用,因此在水稻施肥上,必须重视化学肥料间的配合使用,使各种营养元素之间的比例协调,互相促进,实现高产。

水稻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比例大致是1.9:0.5:0.8—1.5,但在实际应用上,需考虑到当地土壤中磷、钾的供应能力,以及各种肥料施入土壤后可能被水稻吸收利用的情况而作适当的调整。

4.因地制宜选择不同的施肥力方式

在水稻生产实践中,一般将水稻全生育期的施肥划分为三个时期,其中以水稻移栽至有效分蕖终止期作为前期,有效分蕖终止期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期为中期,以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后为后期。合理的施肥方式就是要按照各地的生态条件、土壤性能、品种特性、施肥水平和肥料种类,决定各个时期肥料的合理分配比例。我国传统的稻田施肥以有机肥为主,在施肥方式上自然也形成了“施足基肥、普施面肥、早施追肥”的一般原则。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稻田施肥水平不断提高,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和施肥水平差异较大,以及对各个产量因素的主攻方向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的施肥方式,其差异主要表现在基肥、追肥的比重及其追肥时期和数量的配置上。

(1)“前促”施肥方式:也称“大头肥”施肥法,其特点是将肥料集中在水稻生育前期施用,采用重施基肥、早施攻蕖肥的方式。就氮肥而言,一般基肥占20%一30%,分蕖肥占70%一80%,后期求再追肥。在施肥和产量水平较低的条件下,这种施肥方法有利于保证一定的穗数而取得较高产量。但当施肥量和产量水平提高以后,这种施肥方法常造成过早封行,无效分蕖多,导致病虫害加重,抗倒伏性降低。一般情况下,对于全生育期短、前期气温较低的稻作类型如东北地区早粳稻、华北地区稻麦茬稻、南方早稻,可采用这种施肥方式。

(2)“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方式:在重视前期施肥的基础上,其最大特点是强调中期控氮,后期适量补氮。这种施肥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前重施肥法的不足,是保证水稻全生育期较合理氮素供应的一种施肥方法。在保证足够穗数的基础上,主攻穗大、粒饱。需要指出的是,“前促、中控、后保”施肥法也只是一个施肥时期与数量的总原则,具体促、控、保的程度仍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具体运用时,“前促”是在有效分蕖终止期前施促分蕖肥,即施足基肥、早施蕖肥;“中控”即达到预定穗数后至穗分化期以前,—般停止追肥,结合水层浅、湿、搁管理,控制无效分蕖,使已形成的分蕖中储藏较多的碳水化合物.促进根系发育;“后保”是指孕穗期以保花为主,施用穗肥,抽穗前后酌施粒肥,提高饱粒数、结实率和干粒重。

参考文献

[1]徐玲,张杨珠,曾希柏.不同施肥结构对稻田土壤肥力质量的影响[D].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4).

[2]竟丽丽,崔权仁,武文明.不同类型肥料及耕作制度对土壤肥力的影响[J].现代农业科技,2011(15).

上一篇:关于对接地装置的安全技术探讨 下一篇:谈配电网当地控制方式的馈线自动化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