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时间:2022-10-04 06:36:34

浅谈幼儿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

【摘要】合作交往的能力是生活在社会人所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合作交往能力的培养应该从小抓起,这样一来幼儿园成了培养幼儿这种基本能力的主要阵地,那么教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积极有效地去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就成为了摆在我们幼儿教师面前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主要从培养幼儿的合作交往的兴趣,营造合作交往的环境,创造合作交往的机会,注重培养的方法,提高幼儿交际的素质,让其体验交际的乐趣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但是也要清醒的认识到培养孩子一种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这就需要教育者长期的坚持。

【关键词】合作 交往 培养 幼儿

在现在社会中,不管是经济活动还是文化活动,都需要人们进行广泛的交往,相互合作,相互依存。可见,交往对于一个人来说多么的重要。然而现在的独生子女比较多,受其家庭环境的影响,普遍表现出:胆小,任性,自私,霸道,不合群,缺乏合作意识,以自我为中心等等。这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交往能力的发展,如果不加以改正的话,将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不仅是孩子智力发展,健康成长的需要,更是他们日后生存和发展的所必备的品质。

那么怎样培养孩子的交往能力呢?

一、兴趣是培养幼儿合作交往能力最好的老师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深深的知道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要想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合作交往的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和人交往的兴趣,激发他们和人交往的欲望。让他们在交往中体会到乐趣。

二、为幼儿提供一切适合交往的条件

(一)提供自由轻松的心理氛围

一方面家长要转变传统观念,发挥幼儿的小主人翁的精神,放手孩子,大胆的让孩子走出家门;或把别家的孩子,社区的人们请进来;在公共场合把幼儿主动的介绍给其他的孩子,引导幼儿主动与人接触;一方面是教师,只有当教师走下神圣的讲台,来到幼儿中间,贴近他们的心灵,与他们进行心与心的交流,幼儿合作交往的欲望才会被激发。特别是教师要尊重幼儿的看法、爱好,维护幼儿的自由权利,才能够使幼儿敢于交往、乐于合作。

(二)提供利于幼儿合作交往的空间

《纲要》指出:“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游戏和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物质环境是幼儿进行合作的媒介。环境能美化、装饰幼儿的生活空间,更重要的是发挥出教育功能,对幼儿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多为幼儿提供合作的机会

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首先要为合作能力的培养找到生根发芽的土壤,创造其发展的物质条件,这是培养幼儿合作能力的前提,现代社会独生子女问题使幼儿合作能力在家庭中得不到很好的培养和发展。同时独生子女的霸道,自私、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等现象比较严重,这使幼儿在合作能力的培养受到了一定的不良影响。所以为幼儿创造合作的机会就尤为重要。

四、教会幼儿正确的交往方法

幼儿因为年龄特点可能不能意识到合作的需要,也可能不知如何去合作。这就需要教师教给幼儿合作的方法,对幼儿的合作进行必要的指导。

(一)提高幼儿语言的表达能力

经常为幼儿提供自由宽松的语言交流环境,支持、鼓励并吸引幼儿积极参与,在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的同时,还培养幼儿注意倾听和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在交往时学会使用适当的礼貌语言。

(二)教幼儿在交往的过程中处理好与别人的关系

在学习协商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教给幼儿一些简单协调关系的方法。

(三)在交往的过程中寻找经验

如,幼儿要共同搭一座房子,进行一场比赛,开始他们都在埋头各自干自己的事,缺乏交流合作。最后失败了。于是第二次,他们吸取了教训,在游戏开始时他们就明确分工,积极地合作,很快别墅建成了!看着自己的作品,彼此脸上露出了愉快的表情。幼儿通过实践学会了合作的方法,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

(四)培养幼儿化解交往矛盾的能力

现代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孩子在家庭中都是“小皇帝”“小公主”所以多数孩子就形成了以我为中心、霸道、自私、攻击等性格特征。在合作过程中幼儿大多遇到矛盾时不懂得和平解决,不是告状就是吵闹。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和平解决。教师要根据孩子自身的特点采取一种幼儿喜欢并乐于接受的方式,不要伤害幼儿的心灵。

五、注重孩子良好素质的培养

(一)认真的倾听是交往的基础

认真倾听他人讲话,是尊重他人的一种表现,是人际交往中良好素质的表现。所以,我们不仅要求孩子认真倾听父母,邻居,伙伴讲的话,还要孩子在幼儿园倾听老师的讲话,在集体活动,先要倾听别人说的话,等人家说完之后,自己在说;为了培养孩子爱认真倾听的好习惯,教师可以放录音故事,歌曲,大自然的风声,雨声,河水声,有时还可以和他玩听说游戏。

(二)善于了解别人的需求,给予他人及时的帮助

要让孩子学会尊中他人,在帮助他人之前先要征得别人的同意,了解他人的需求,因为只按照自己的意愿帮助他人会伤害他人的自尊心,违背别人的意愿,干涉他人的活动自由,“好心”办“坏事”。

六、在积极地引导下,让孩子愉快主动地交往

幼儿在与别人的交往中逐渐掌握了交往的技巧和方法,并从中感受到了交往的快乐,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就会产生继续和人交往的欲望和主动和人合作的态度。教师的积极鼓励会提升他们的合作意识,对提高幼儿的合作品质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

[2]庞丽娟、秦旭芳:《幼儿合作意识与能力的培养》

[3]孙云晓、郑新蓉:《21世纪教师与父母必读》

[4]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5]《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

上一篇:新生习惯养成,探究实效方法 下一篇: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