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04 06:32:0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言

随着国内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开展,中小学教育工作者逐步探索出了小组合作这一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将其广泛应用到不同年级的课堂教学之中,初中美术便是其中之一。并且随着该模式的不断探索、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优越性逐渐显现。相比于传统的教师为主体的授课模式,合作学习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习效率,并且帮助学生培养良好团队合作能力。然而,这种正处于“萌芽期”的学习模式目前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尚不完善,只有经过不断的尝试与改进,方能使其更好地适应初中美术教学的需要。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优势

1.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如今的初中美术教学中,教师越来越注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培养起学生对课堂的兴趣,则教学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通过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大大增强,同时还得到了更多表达自己观点以及与同学交流的机会,这使得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兴趣变得更加浓厚。特别是在初中低年级的美术课堂上,教师普遍发现通过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分小组完成任务的学习方法,使得学生更加乐于参与到课堂之中,成为了美术课堂的主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较之前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2.有利于帮助学生培养团队合作能力

团队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是学生应该自幼培养的重要品质,并将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初中美术课堂上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恰是为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美术作品欣赏”相关课程时,教师可以首先将学生划分为若干小组,并在课前一周布置“说说我最欣赏的中国传统美术作品”的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此种情况之下,便要求学生进行合理的规划、分工,并随后汇总、形成最终成果。这一过程恰是对学生团队合作能力的考验。通过不断设置此类学习过程,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3.有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

小组合作的学习模式相对于传统教学理念是十分不同的。国内传统的教学主要以教师讲课、学生听讲的灌输模式为主,此种模式之下,教师为课堂的主体,学生参与度低,师生间互动少,易于造成学生兴趣低下、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而通过分小组学习的方法,针对课堂中遇到的问题教师可以鼓励各组学生自行讨论并尝试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并且与教师间的互动显著增加,从而帮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趣味性及自身角色在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学习效率自然会不断提高。

三、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1.依据学生情况合理组建合作小组

学习小组的组建是合作学习的第一步,也是教师应该十分重视的一个环节。若小组成员组合不科学,则可能会影响组员之间的互相鼓励与促进,甚至出现彼此干扰的现象。为此,教师在分组之前首先要充分了解每位学生的美术学习基础及性格特点,在划分小组时秉持兼顾、均衡的原则。例如,将全班36名学生划分为6个小组,每个小组尽量安排一到两名美术成绩较好的学生在组内学习中起到带头作用。此外,小组划分时还应兼顾组员性格,班内特别活泼或特别内向的学生都不适宜集中安排在同一个小组,力求使得积极开朗的学生带动内向安静的学生主动参与,遵守纪律的学生提醒活泼好动的学生共同维持小组良好的学习氛围。只有这样,方能确保小组学习科学、高效的开展。

2.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美术课堂的学习手段而非目的,因此,在组建起科学的学习小组后,教师应循序渐进的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学习。而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合理引导便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首先帮助学生设定一个合理的学习目标,例如在学习“绘画的构图”章节时,首先要求学生分组讨论常见的构图共有哪些形式,各种形式的代表画作都有哪些,并要求学生在二十分钟的讨论后展示小组结论。在目的确定后,教师又应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方法展开讨论、探究。例如,每组两名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分析,两名学生负责重点分析课本内容,其余两名学生负责把握时间并汇总成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目标明确、科学合理的展开合作学习,并确保每名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之中,真正做到有所贡献、有所收获。需特别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时往往较为兴奋,因此容易出现课堂秩序混乱或讨论内容偏离课堂主题的现象,这便要求教师及时发挥引导作用,对学生既要放手,又要有所控制,将课堂学习氛围调整到最佳状态。

3.重视合作学习中的评价环节

评价环节是小组合作学习的最终环节。这是一个十分容易被教师和学生所忽略的环节,尤其是在素质教育大力推广的今天,部分教育工作者过分强调学习中过程的重要性,并出现了“结果怎样并不重要”的错误思想。帮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培养合作能力固然重要,但教会学生美术知识与技巧更加重要,是课堂教学的核心所在。学生美术素养是否有所提高、能否掌握足够的知识技巧,这需要通过最终的评价环节得出结论。由于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类特殊的教学模式,其学习成果评价同样可以从传统的教师评价及小组同学间互评两个方面展开。例如,在学生就“三原色与三间色”的小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时,教师可鼓励其他小组同学作出评价,说出做的好的地方,同时对于不足的地方提出自己的认识。这一过程不但可以帮助汇报小组更加充分地审视自己的成果,同时也给予其他小组以表达自身观点、认识的机会。此外,教师亦应对于学生作品及时作出点评,鼓励学生发挥优势,并对不足之处积极改正。只有通过这样的方式,方能确保学生美术课程的学习效果不断优化、不断提升。

四、结语

总之,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学生在初中美术课堂中的参与度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提升,学生在参与中收获了乐趣,也逐步培养起了学习的兴趣、团队合作的能力。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更加因材施教地组建合作学习小组,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因势利导、讲评结合,则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定能在初中美术课堂中取得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作者:杨凤娟 单位:山东省单县龙王庙镇初级中学

上一篇:小学美术教学中民间美术资源引入 下一篇:生物化学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