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生动的美术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

时间:2022-10-04 06:10:40

上生动的美术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

【摘 要】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并不是人天生就懂得美,既而去欣赏美、理解美。中学阶段是学生对“美”的认识的重要阶段,所以在中学的美术学习中,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生成审美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因此,美术课堂教学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即课堂的生动性。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上创造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识。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之时,又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目标;生动性;课堂;美术;审美

爱美是人的天性,但并非人天生就懂得美,既而去欣赏美、理解美。“美术”这们学科是一门专门涉及到“美”的教学,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是一条由浅入深的美术教学之路。但在这里针对的是专业的美术教学,特别是在我所任教的学校――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是以专业的美术教学为主要发展路线的学校,所以对美术的教学尤为重视。

一、上好美术课的重要性和存在的问题

我认为中学阶段是学生对“美”的认识的过渡阶段,所以在中学时期,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培养学生生成审美能力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建立正确的审美标准,对于学生的人格生成,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每一个美术教师都有责任引导学生确立积极健康、高尚优雅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全面的艺术修养。但问题是,学生甚至个别教师对美术这一学科仍然报有看法:小科、无用、枯燥。那么其他什么都不用谈了,因为我们只不过是在做一些无用功。因此美术课堂教学在学到知识的同时,必须注重学生的兴趣、爱好,即课堂的生动性。

二、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教学目标

一节成功的美术鉴赏课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并且还能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以此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我在这里还是要强调:美术毕竟不是语数外,它没有明确的对错之分,对于他们敢于表现自己的思想除了鼓励还是鼓励。

上好美术鉴赏课,并不一定非得要教会学生画什么、做什么。这一阶段的美术课也并不以培养多少个特长生为第一目标。美术课意义的关键在于学生是否因此而培养了情操,受到了教育,增长了能力,愉悦了身心,得到了他们在其它课上得不到的东西。如果是这样了,美术课便发挥了其巨大而深远的意义。

三、上好美术鉴赏课,把课堂还给学生

教师要上好一节生动的美术鉴赏课,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需要有足够而充分的准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课堂。

要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首先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设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地、探究性地学习美术这一课程。作为美术教师就必须从满足学生需要的角度出发,从学生的角度去设计课堂教学,良好的教学模式中必须有体现学生主体性的教学设计。

在一节课开始时,教师总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即发挥无意注意的作用。导语的内容要尽量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与学生多沟通。教师如果对学生的喜好很清楚的话,相信导语这一部分必定很精彩。在这里必须提到的是注意的大小也与课堂的纪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吵乱的课堂上,无论教师的导语有多么精彩,学生也不会被调动起来。因为学生在吵乱的课堂上从老师身上找不到能引起他们注意的东西。但是课堂纪律的维持不只是靠教师的管理的,教师最应该考虑的是怎样让学生自觉的遵守课堂纪律。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班级工作中注意培养良好的班风。我们都知道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班级的班风对学生的学习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四、教师的上课质量还与自身对工作的态度有关

虽然自己明白上好一节生动的美术课应当注意哪些问题,但要把现实与理论联系起来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它需要多次的实践和积累,对于我来说最缺少的,更多就是实践。与此同时,还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素养,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水平,做一个合格的老师。因此我认为对于一名教师而言,上好一节生动美术课姑且重要,其次重要的就是教师对自身的职业从始至终保持的态度。

总之,要上出生动的美术鉴赏课需要美术教师多方面知识和技能的积累。我们不能只把时间放在教学课本上,而且要在课外知识的多方面学习中使自己的知识面得到提高,把能帮助教学的知识内容与美术课结合起来,但是又不能忽视我们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从而上出生动且又符合课程标准的美术鉴赏课。我们要在美术课堂上创造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并在参与过程中尝试、发现、体验、感悟、获得新知识。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之时,又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实践,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的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主编.教育学[M].星河印刷有限公司,2004.

[2]王聿泼主编.心理学[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3]范梦主编.美术概论[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

[4]庾宗庆主编.艺术本体论――情感与生存[M].重庆出版社,2001.

上一篇:被“绑架”的是儿童还是教育? 下一篇:团队就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