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风险因素测评

时间:2022-10-04 05:17:31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的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风险因素测评

摘 要: 随着证券市场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步伐加快。虽然,国有企业整体上市能够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实现规模效应,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减少关联交易等,但是不能盲目开展,要认真分析整体上市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理清风险因素,构建科学的风险因素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综合评定,实现对企业整体上市风险因素的科学评价与判断,确保整体上市工作有效落地。

关键词: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风险因素;模糊综合评判

一、引言

2004年以前,国有企业进行的以上市为目的国有企业改制一般采取“分拆上市”的方式,即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将旗下某块主要业务的优良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并推向一级市场交易,而集团则成为改造后成立的股份制公司的第一大股东。这种模式在国有企业上市中普遍运用。如今,在中央企业改革的长期探索中,“整体上市”已成为国资委推动央企上市的主要方向。所谓整体上市,是企业集团的整体上市而非只是操作下属公司进行上市,或是将企业集团的主营业务进行整合从而达到主营业务整体上市而非只剥离出优良资产进行股份制改造。国资委在强调国有大型企业实现产权多元化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向不变的同时,表示将会创造条件让更多的中央企业实现整体上市。可见,在中小型国有企业改革接近尾声,国有大型企业步入攻坚阶段的时期,“整体上市”是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着力点。

推进国有企业整体上市有利于发挥企业集团的产业优势、产品优势与管理优势,降低企业与市场的交易成本,进而有利于提升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与产业整合功能,提高运行效率与运行质量。但是“挑战与机遇并存”,整体上市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目前,对整体上市风险性的判断主要依赖于人们的主观意识和经验理论,具有很强的模糊性、综合性,难以用数据指标进行量化。因此,本文在全面分析国有企业整体上市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的基础上,建立风险因素多级模糊综合评判模型,提高风险评判的准确性、规范性,为管理者认清企业整体上市风险大小并做出有效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风险因素实证分析

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由新兴际华集团有限公司和新兴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出资,于2009年6月26日设立的。经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于2010年8月16日,际华集团(601718)A股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截至2013年底,员工总数近4万人, 2户分公司,41户二级全资或控股子公司、26户三级全资或控股子公司、4户参股三级子公司,分布在全国2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资产规模超百亿。是中国最强最大的军需品生产保障基地,中国最强最大的职业装研发生产基地,中国最强最大的职业鞋靴研发生产基地。

现以际华集团为例,经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影响其整体上市的风险因素可归纳为五个方面:政策风险、市场和经营风险、管控风险、财务风险、其他风险,遵循指标体系构建的科学性、有效性、系统性、客观性等原则,笔者建立了多层次、多指标的际华集团整体上市风险因素测评体系。

际华集团重组上市风险因素及权重表

三、风险因素模糊综合评价模型构建

1.建立综合评价指标集

根据建立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描述整体上市风险因素的评价指标集U,设指标集U中有m个因素,则,代表表1所示的一级评价指标。对,设是如表所示的二级评价指标集。

2.测评指标的权重确定

权重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是针对某一指标而言。某一指标的权重是指该指标在整体评价中的相对重要程度,是被评价对象的不同侧面的重要程度的定量分配。在此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运用T.L.Saaty教授提出的1-9比例标度法,根据际华集团整体上市风险因素指标体系,构造两两比较矩阵,再用方根法或和积法求矩阵的特征向量和特征根,满足一致性的判断矩阵对应的特征向量的各分量即为各指标对上层的权重(见表)。

3.建立评语集

评语就是对评价对象优劣程度的定性描述,评语集对各层次指标都是一致的。设是一个评语集,表示由高到低的各级评语。评语集各级名称和数量可依据实际情况及计算量的大小来确定。在这里我们采用李克特(Likert)五分量表,把风险划分为五个等级(风险很大,风险大,风险中等,风险小,风险很小)。

4.风险因素综合评判

对于,对每一组二级评价指标和评价等级之间的关系,即从Y到V的模糊关系,可用模糊评价矩阵R来描述:

其中表示对第i个评价指标做出的第j级评语的隶属度。

利用模糊矩阵的合成运算,得单因素评价模型,其中,

。表示与比较取最小值,表示在的几个最小值中取最大值。若则采用“归一化”处理, 。

经过多层次模糊综合评判,得到向量B是一个具有5个数据集的评价指标集,笔者已经对际华集团上市风险因素进行了实际计算,得出了合理结果。这些数据反映了整体上市风险等级出现的概率,概率的大小最终决定了风险大小。

四、结论

国有企业实现整体上市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其重要性与必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部分问题值得思考:一是中央企业整体改制上市虽然是国资委首推模式,大部分央企也在积极探索,但真正一次性实现整体上市的仍然较少。二是上市风险评价体系是一个多级递阶结构,系统复杂,本文构建的风险因素评价指标体系并不能用于所有企业,具有局限性,各企业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适合本企业的风险因素评价模型。综上所述,国有企业整体上市道路复杂曲折,需要运用科学理论和方法进行指导,在推行重组上市之前,做好可行性分析和风险因素分析至关重要,有利于管理者做出科学决策,推动整体上市工作有效开展。

参考文献:

[1]陈水利,李敬功,王向公.模糊集理论及其应用,科学出版色,2005.9

[2]瑞银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际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意向书

[3]张蕾.浅议国有企业整体上市[j].东方企业文化,2013,(21):112

上一篇:影视美术的兴起对于美术研究的挑战 下一篇:乌珠穆沁羊生长过程中肌内结缔组织中Ⅲ型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