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对小班打击乐器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时间:2022-10-04 04:35:57

浅谈对小班打击乐器幼儿节奏感的培养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节奏是音乐的第一要素,是音乐的生命力之源泉。我们提出了《运用打击乐对小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研究》的课题,旨在通过实践与研究,探索出符合我园实际的幼儿节奏感培养的方式方法,让幼儿真正体验音乐节奏、喜欢节奏、表现节奏,在节奏中感受音乐的美妙,理解、领悟音乐节奏元素并且提高对音乐欣赏的能力。同时提高教师们的音乐素养和音乐教育教学能力,进而提升我园整体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教研水平。

二、研究目标

1.在音乐打击乐中,实践探索小班节奏教学的有效方法、策略

2.建立打击乐活动的常规,合理使用打击乐器

3.提升教师的音乐专业技能和音乐素养,加快教师专业成长

三、研究方法与过程

在课题中我们主要采用的研究方法有:

问卷调查法:为了解现状,为研究提供客观可靠的基础性材料,将采用问卷调查法举行研究。

行动研究法: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研究和确立幼儿园打击乐活动中幼儿节奏感培养的研究方案,确立研究步骤,对小班幼儿节奏感进行前期测试等研究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就研究的目标和存在的问题,不断调整研究的思路,方法和策略,把活动的重点放在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循环中,为最终的目标服务。

四、数据分析

为培养小班幼儿在打击乐器中的节奏感,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分成了实验班和对照班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课题研究。

实验前期测试结果对比表:

从以上五个表中可以看出,在实验开始之前,对照班能力强的幼儿达到了97.22%,而实验班只有了88.89%,对照班幼儿对音乐节奏感的掌握明显高于实验班的幼儿。

随着时间的流逝课题已经完成,现在就让我们来看看实验之后的成果吧!

实验后实验结果对照表:

从表1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能随着老师的琴声有节奏拍手的幼儿只有16.66%,明显少于对照班的33.33%。但在实验之后,实验班整体都有了提高,特别是能力强的幼儿从原先的16.66%提高到了73.33%,但是还有13.33%的人能力较弱,原来在活动中,我们只是一味的关注了能力较强的幼儿,帮助他们提高,而忽略了能力较弱的幼儿,其实,我们同样应该加强对能力弱的幼儿的关注。

音乐是幼儿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也喜欢随着音乐而扭动着自己的身体,从表2中可以看出,实验前,实验班只有26.67%的幼儿听到音乐会扭动身体,对照班则有40%的幼儿,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就由原来的26.67%上涨到了90%,都高于对照班。

模仿是幼儿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往往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而动物的叫声是幼儿们生活中都能听到的,也是他们最喜欢模仿的,不同的动物叫声都不同,如猫――、狗、小鸡等等。从表3中可以看出,活动前实验班能有节奏地模仿动物的叫声的幼儿,能力强的有23.33%,能力一般的有56.67%,能力弱的有20%,对照班能力强的有40%,一般的有43.33%,能力较弱的则有16.67%,实验班幼儿的能力明显低于对照班的幼儿,但在实验之后,两个班好中差的人数都持平了,虽然都进步了,但相对来说实验班还是进步的更多一些。因为在平时的活动中,实验班经常融入关于动物的叫声这一内容,如在音乐活动中,我们会以《动物怎么叫》作为练习的乐曲,从而发展幼儿的表现力等。

打击乐中最重要的就是节奏感的培养,在活动前实验班的幼儿能力强的有33.33%,能力中等的40%,能力弱的人有26.67%。相比之下,对照班能力强、一般、差的幼儿分别是33.33%、53.33%和13.33%,与实验班水平差不多持平,但对照班能力强的幼儿还是却是高于实验班的。在进行打击乐活动中,我们的形式太过单一,没有与音乐一起融入,从而导致幼儿们进步不大。

打击乐演奏是儿童表达音乐的一种最直接的工具,要想更好的进行打击乐活动,愿意使用打击乐器演奏那就是最重要的一步了,只有幼儿真正喜欢了,他才愿意去学、去探索。从表5可以看出,活动开始之前,实验班的幼儿大部分都不喜欢使用打击乐器演奏,而在活动之后,喜欢打击乐器的幼儿从原来的40%提高到了93.33%,且热衷于用乐器进行演奏。在活动开始的时候,我们班就增设了一个打击乐区角,让幼儿们知道各种乐器应该怎么玩,在玩中学,在玩中激发乐趣。

五、研究方向

课堂是课题研究的主阵地,离开教学实践,课题研究就会失去生命力。因此,我们始终把常规教学与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使课题研究牢牢扎根在课堂这块肥沃的土壤之中。

(1)明确研究方向,调整教学方法和形式。打击乐器是幼儿感受、掌握节奏的一种手段,不能把幼儿框死、限制在一种形式上。单一的节奏训练不能长时间进行,幼儿的兴趣度会逐渐降低,学习的效果会受到影响。因此,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逐渐改变教学的方法和节奏练习形式,把节奏的训练融入到音乐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2)加强反思,对研究情况进步实事求是的评价、总结。

(3)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多思考,紧扣目标,要适合小班的年龄特征,循序渐进。

上一篇:导入方式对美术课课堂氛围的影响 下一篇:初中美术课堂培养学生创造力摭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