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术后预防干槽症初步探讨

时间:2022-10-04 04:24:19

摘 要 关于干槽症病因看法甚多,多认为创伤及感染为主要原因,自1986年Granford报告本病以来,国内外发病率报道为10%~30%(国内14.1%)。作者在术中减少牙槽骨损伤,术后填入明海绵(经甲硝唑液浸湿),严密缝合,获得满意效果。

关键词 拔牙术后 干槽症 预防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下颌第一磨牙残冠40例,下颌第三磨牙高位,近中,垂直,水平阻生40例,低位阻生20例,分为两组,见表1。

手术方案1:①对照组:下颌第一磨牙残冠行局麻下分根,用三角挺等办法取出残根,术后压迫。②治疗组:仔细用根尖挺取出牙根,不破坏牙槽间隔,术后填入明胶海绵(经甲硝唑液浸泡)。

手术方案2:①对照组:下额第三磨牙行局麻下劈开法或去骨法拔除阻生齿,搔刮牙槽窝,让血液充满牙槽窝,严密缝合。②治疗组:方法同前,术后充填以明胶海绵(经甲硝唑液浸泡)严密缝合。

结果

下颌第一磨牙对照组中有2例继发干槽症,占10%,治疗组中无1例发生;下颌第三磨牙对照组高位阻生继发干槽症2例,低位阻生2例,分别占10%和20%,治疗组无1例发生干槽症,1例术后第2天疼痛肿胀较剧,经抗炎治疗后,创口Ⅰ期愈合。

讨论

干槽症的病因迄今未完全明确,多数学者认为创伤和感染为主要原因,对照组因使用三角挺等对牙槽骨损伤较大,使拔牙窝增大,增加了感染机会,更易引起干槽症,因此作者认为在拔牙术中应尽量少用三角挺等器械,减少对牙槽窝的损伤,对预防干槽症有重要意义。

干槽症的实质是骨创感染,因此术后隔离拔牙创具有重要意义,明胶海绵具有价廉且止血作用,可以被吸收,因此术后填入对隔离骨创效果较佳。干槽症的感染与厌氧菌有密切关系,甲硝唑对厌氧菌有着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故此加入甲硝唑液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丁旭.干槽症动物模型研究及治疗实验.中华口腔杂志,1983. 1:19.

2 干槽症预防及治疗的进一步观察.中华口腔杂志,1984,9:29.

3 张家柱,主编.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2:4.

上一篇:生活事件与恶劣心境 下一篇:综合医院门诊抑郁症就医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