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儿童舌下腺囊肿疗效观察

时间:2022-02-04 04:57:53

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治疗儿童舌下腺囊肿疗效观察

摘 要 目的:探讨平阳霉素(PYM)、地塞米松(DXM)联合注射治疗儿童舌下腺囊肿的效果。方法:2003年6月~2007年6月共用PYM+DXM治疗20例儿童舌下腺囊肿。结果:20例随访半年以上,治愈率85%,组织学观察见部分囊肿内皮细胞水肿、变性,部分腺泡萎缩。结论:PYM+DXM用于治疗儿童舌下腺囊肿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关键词 舌下腺囊肿 平阳霉素 地塞米松 儿童

舌下腺囊肿是临床常见病,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为手术摘除。我科2003年6月~2007年6月根据平阳霉素(PYM)能够治疗面颈部囊状水瘤及口腔小黏液腺囊肿的基础上,采用平阳霉素(PYM)联合地塞米松(DXM)囊腔内注射治疗儿童舌下腺囊肿20例,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20例儿童舌下腺囊肿,年龄5~12岁,平均8.5岁。男13例,女7例。囊肿范围1.5cm×1.0cm~3.0cm×2.0cm。

治疗方法:用2%利多卡因3ml溶解平阳霉素8mg,加入1ml地塞米松备用。用量多少根据患者的年龄、囊肿的大小和囊液的多少而定。患者取座位,常规消毒,先用5ml注射器从正常组织内将针头刺入囊腔,尽量抽尽囊液。然后固定针头将已配制好的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混合液注入囊腔。注入量大于抽出的囊液量,至囊肿突出肿胀为度。拔针后针眼处以棉球加压10分钟,防止药液外溢。注射后局部软组织轻度肿胀可在2~3天内自行消退,无须特别处理,必要时7天后可重复注射1次。

组织学变化:舌下腺囊肿经PYM+DXM联合注射7天后手术摘除,然后用福尔马林固定并制备5μm厚组织切片。经脱蜡、脱水、染色后中性树胶封化,光镜下观察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后病变的组织变化。

疗效标准:①治愈:经2次注射治疗后囊肿消失,6个月内无复发;②无效:经3次注射治疗后囊肿未消失。

结果

治疗结果:20例儿童舌下腺囊肿经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治疗2次后获得得痊愈17例,随访半年未见复发。另外3例经3次注射治疗未痊愈,而采用手术摘除囊肿。治疗过程中未发现局部溃疡、坏死。5例病人出现一过性发热,体温38.6℃,1~2天后体温恢复正常。所有患者治疗后6个月复查胸片未见肺纤维化。治疗前后血常规检查未见异常。

组织学观察:光镜下见经平阳霉素+地塞米松治疗后部分囊肿内皮细胞水肿变性,连续性不完整,囊壁胶原纤维增多,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

讨论

舌下腺囊肿常用手术治疗,多数患儿对手术存在恐惧心理。采用药物治疗可消除患儿恐惧心理,易被患儿接受。平阳霉素联合地塞米松注射疗法与其他囊腔注射疗法相比具有局部反应轻而疗效无显著差异的优点。

平阳霉素(PYM)是一种广谱抗肿瘤抗生素,成分与BleomycinA5相似[1],与博来霉素相比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和较轻的并发症[2]。平阳霉素囊腔内注射后部分囊肿内皮细胞变性坏死,囊壁胶原纤维增多,腺泡部分萎缩,导管部分增生、阻塞,间质胶原纤维增多。平阳霉素治疗机制可能为:①囊肿上皮衬里被破坏,囊壁胶原纤维增多,使瘤体纤维化。②平阳霉素使腺泡破坏萎缩,从而失去分泌黏液的功能,而达到治疗舌下腺囊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张义峰,钟林生.平阳霉素瘤内注射治疗血管瘤.口腔医学纵横,1995,11(2):100.

2 薛春生.新药临床指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9:603.

上一篇:非营养性吸吮对早产儿胃肠功能及体重增长影响7... 下一篇:生活事件与恶劣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