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营创意阅读三策略

时间:2022-10-04 04:19:41

经营创意阅读三策略

摘 要:语文新课标提倡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多角度、有创意地阅读。结合新课标理念要求,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进行创意阅读,在这里,笔者主要就经营创意阅读的策略与大家进行分享。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意阅读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12B-0011-0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创意阅读包含两层意思,一方面是指阅读内容有创意,另一方面是指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把阅读过程变成富有创意的活动过程,从而使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走向深入,创意阅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阅读,学会想象,学会创造。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在善于经营创意阅读上下工夫。笔者认为,经营创意阅读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一、“视觉化”策略――让文字变成画面

所谓视觉化阅读,就是指学生根据语言文字提供的语言、动作、人物、场景等信息自觉地在头脑中形成画面的过程,这种阅读方式可以使语言文字还原成鲜活的画面,有助于学生想象力与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提高学习效果。

如在教学《只拣儿童多处行》一课时,课文主要通过作者细腻的笔触为学生展现出了一幅少年儿童欢快活泼的画面,少年儿童这种开朗、乐观、旺盛的生命气息深深地感染了作者,字里行间表现出了作者对孩子们的喜爱、对儿童的赞美。在教学时,为了使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这种生命气息,笔者主要让学生说一说读了课文,自己眼前好像浮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有学生说道:“我看到了穿着各种颜色衣服的儿童,有的站着,有的坐着,有的围在一起,叽叽喳喳地说着自己刚才的见闻。”有学生说“我好像看到了一群朝气蓬勃的小朋友,他们相约在知春亭湖畔猜谜、对诗、作画等,以不负这美好的春光”。……在学生尽情地描述与表达中,他们把自己看到的文字用线条视觉化,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各种各样精彩的画面。

由此可见,为了使学生的创意阅读落到实处,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结合自己的理解与认识,再造想象。在想象中,一个个人物仿佛活了起来。此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认识得到了升华。

二、“整合化”策略――让文本主干凸显

所谓整合化阅读,就是指学生在阅读时根据课文内容的提示,找出文本主题、思路,以帮助学生找出主干,理清顺序,从而使隐藏在文本背后的信息凸显出来,这样的阅读教学,可以帮助学生拨开教学的重重迷雾,把握阅读的本质,从而为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奠定基础。

如在教学《詹天佑》一课时,笔者是这样教学的:在板书课题之后,让学生先说说自己从课题中读懂了什么?然后,让学生回想一下自己在习作中描写人物时一般会采取怎样的写法,接下来,让学生自由阅读课文,让学生说说作者这样描写与自己想象中的有什么不一样。在学生对课文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帮助学生梳理出文章的主干:詹天佑――修路原因――修路困难――克服困难――完美竣工――令人赞叹。经过整合,学生对照阅读文本,自然会心中有数,从而,在阅读的过程中获得对课文深刻的认识。

由此可见,在阅读过程中,对聪明的学生来说,并不是被动地从文本中获取信息,他们更重视的是从文本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去判断,去思考,去验证,去获取答案,在这个学习过程中,文本的主干逐渐明朗,为学生的深层阅读奠定了基础。

三、“讨论化”策略――让学生思维碰撞

对小学生来说,讨论这种学习方式是很受欢迎的,在讨论中,既避免了学生独自思考学无所获的无效局面,在讨论中学生又可以实现合作交流达到共赢。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善于抛出优质的话题让学生讨论交流。需要指出的是,为了达到目的,教师一定要做好讨论前小组成员的编排、讨论内容及讨论规则的制定工作。

如在教学《放飞蜻蜓》一课时,为了实现学生思想的交锋与碰撞,笔者是这样安排学生讨论的,小组编排:4人为一小组,学生如果以ABCD为代号,在讨论时,做记录的学生A先发言,B主持讨论,C整理意见,D做小组汇报。讨论规则:人人发言。讨论内容:陶行知教育孩子的方法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或者说你觉得陶行知是一个怎样的人?在明确小组分工、讨论内容及规则的基础上,鼓励学生把自己的认识与看法说出来,与大家分享,在这样的阅读氛围中,人人有事可做,为深化阅读效果奠定了基础。

教学实践经验证明,在阅读教学中,采取讨论的方法可以使课堂呈现出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在这个学习交流讨论的过程中,你会发现学习会像坐碰碰车一样好玩,有趣,每个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经过思想的交流与碰撞,都能获得属于自己的思想,从而使学生的阅读走向深处。

总之,在阅读课堂上,鼓励学生创意阅读很有必要,当然,创意阅读的方法还有许多:自我监控,启动先备,预测求证,修正等等,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指导,从而使学生由阅读扁平化走向全身感官积极投入的立体活动,这样学生的阅读将会显得更加迷人。

参考文献:

[1]林丽珊.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J].小学教学参考,2011,(34).

[2]胡德方.创意阅读教学突破口的选择[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5,(1).

上一篇: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下一篇:语文教学,别给“负能量”开门